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魚池鄉的結果 展開

魚池鄉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尚志市魚池鄉

魚池朝鮮族鄉是尚志市的兩個民族鄉之一,地處尚志市東南部100公里處,張廣才嶺西麓老爺嶺下,東依聞名於世的杜草鐵路隧道連通海林市,西鄰亞布力鎮,南鄰石頭河子鎮,北與亮河鎮接壤,距離省城哈爾濱市220公里。位於尚志縣城東南部100公里處的濱綏鐵路線上。1985年,面積450平方公里,人口13 022人,其中朝鮮族人口4 000餘人。鄉轄14個村,24個自然屯。魚池鄉原屬亞布力鎮。東北淪陷后,日本侵略者將500多戶朝鮮族農民遷入本地,設5個村落,仍歸亞布力管轄。新中國成立后屬亞布力區,1956年自亞布力鎮分出新興朝鮮族鄉和新開道鄉,1958年初兩鄉合併為興開鄉,1958年7月撤興開鄉,仍由亞布力鎮管轄。1975年,再由亞布力人民公社分出,設魚池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魚池鄉。魚池鄉系因駐地在魚池火車站而得名。全鄉有中學1所,小學10所,衛生院1所。黑龍江省國營亞布力林業局在境內有兩個林場,每年有大批木材外運。

地理環境


全鄉地勢東高西低,中部為平川。山區氣候顯著,地處第三積溫帶,無霜期為105—120天,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年積溫為2300—2400℃,適宜中早熟作物生長。全鄉地勢東高西低,中部為平川。境內山高嶺陡,林深樹茂。尚志縣最大河流螞蜒河即發源於本鄉東部的螞禿頂山。

自然資源


魚池鄉
魚池鄉
境內山高嶺陡,林深樹茂,尚志最大的河流螞蟻河即發源於本鄉東部的禿頂山。地理概況為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區鄉。山區資源豐富,蕨菜、蘑菇等純綠色無污染山野菜品種多、產量大;人蔘、五味子等天然藥材儲量豐富,山核桃、山棗、葡萄等野果應有盡有。冷涼的山區氣候極有益於細鱗、虹鱒等冷水魚類養殖。天然草場資源豐富、泥炭產品出口至韓國、日本等國家。優質水稻、食用菌為本鄉主導產業。全鄉耕地面積27 020畝,糧食產量792.2萬公斤,其中水稻494萬公斤。全鄉有大中型拖拉機20台,小型拖拉機55台,有大牲畜2 335頭(其中黃牛2 109頭),生豬存欄1 571頭。全鄉荒山面積大,有發展林業的優越條件,現有人工林面積近1萬畝。鄉辦企業有農機修配、煙花、焊條等廠。全鄉人均收入507.8元。

行政區域


魚池朝鮮族鄉轄區面積460平方公里,現有7個行政村,24個自然屯。其中:朝鮮族村有4個、7個自然屯。轄區內有4個鐵路站所,2個國營林場。

人口民族


全鄉總戶數3563,總人口11741人,朝鮮族人口2730人。朝鮮民族風情濃郁。

區域特點


濱綏鐵路與301國道橫穿腹地,交通運輸極為便利。

產業發展


全鄉耕地總面積為40356畝,其中水田16590畝。食用菌生產以筒子溝村為基地,輻射其它各村。全鄉的地栽木耳為主的食用菌生產量達4500萬袋,年創收4500萬元。2008年人均收入6651元。
魚池鄉現有七家固定資產500萬元以上企業,全部以木材加工為主業;以防風、北沙參、茨久、甘草板蘭根等五種藥材為主的基地種植規模已達到2000畝;五味籽種植面積達到500畝。全鄉建有魚池、筒子溝、開道三個奶牛小區和奶站,奶牛存欄總量892頭,日產鮮能6.5噸。全鄉以優質水稻等生態糧食為主,食用菌為輔的農業大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