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城鎮

靈山縣靈城鎮

靈城鎮,隸屬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位於靈山縣中部,地處縣城,中心位置為東經109°35′,北緯22°36′,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是桂東南沿海地區經濟開放點,經濟開發區,工業衛星鎮。常住人口10760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靈城鎮面積為176.45平方公里,由3個社區和24個行政村構成。

2010年末,靈城鎮農業總產值5.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14.6億元。其中農業投資完成額2100萬元,城鎮居民及農村私人建房完成2.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60元。

建制沿革


原靈城鎮在清康熙九年(1670年)稱永寧坊。
光緒十四年(1888年)至民國15年(1926年)稱東圩練,后改為東圩鄉,再改為附城鎮。
1958年稱三海人民公社。
1961年6月稱靈城人民公社。
1978年12月改稱靈城鎮。
1984年9月撤銷人民公社,恢復鄉建制,改稱三海鄉。
1994年1月全縣實現鎮建制,改稱為三海鎮
2005年8月併入靈城鎮。

行政區劃


2010年,靈城鎮由3個社區和24個行政村構成,政府駐靈城鎮鍾靈大道。
社區:中山、六峰、雙鶴
行政村:附城、三海、三勤、獨嶺、新大、石龍、大塘、枚埠、旺圩、梓木、流屋埠、十里、三多、梓崇、前進、白水、白木、譚禮、新垌、那銀、黃膳、英爪、蘇屋、棠梨。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靈城鎮面積為176.45平方公里,地處宜昌東郊,地處東經109°35′,北緯22°36′。東與佛子鎮接壤,南與檀圩鎮、新圩鎮相交,西與那隆鎮煙墩鎮相接,北與豐塘鎮相鄰,西北與平南鎮相連。

地形地貌

靈城鎮大部分地處平原,小部分屬半丘陵地帶。東、南面平坦,北面有些高山,西面有低矮山嶺連綿。水田主要為瀦育型水稻土,山(坡)地為磚紅壤性紅壤土。

氣候

靈城鎮地處低緯度,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氣候溫和,夏長冬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春季有間歇性寒流入侵。年平均氣溫21.7℃,極端最高氣溫38.2℃,無霜期平均為348天,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2008年,全鎮林業用地面積9827.6公頃,森林面積9655.6公頃,其中果樹種植面積4436.47公頃,水果總產量3.48萬噸;採伐林木面積55.13公頃;森林覆蓋率54.1%,綠化率98.3%。2010年,林地面積9438公頃,採伐面積90.74公頃。

植物資源

靈城鎮盛產荔枝,桂味、香荔、糯米糍。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0年民族,靈城鎮總人口為16.3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57萬人,從業人員7.3萬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靈城常住人口10760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民族

到2010年底,靈城鎮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等民族分佈。

經濟概況


綜述

2010年末,靈城鎮財政收入為1.5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44家,總產值21.8億元;農業總產值5.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60元。

第一產業

2008年,靈城鎮耕地面積3746.53公頃,其中水田2863公頃,糧食總產量8.03萬噸。農業總產值2.21億元。2010年末,全鎮常用耕地面積4376公頃,有效灌溉面積3395.7公頃,糧食種植面積5741.2公頃,總產量30136噸;水果種植面積4390.87公頃,總產量47994噸;蔬菜種植面積1448.2公頃,總產量35081噸。
2010年,靈城鎮生豬存欄6.1萬頭,出欄肉豬5.7萬頭;牛存欄1.11萬頭,出欄肉用牛1000頭;家禽存欄145.95萬羽,出欄570.88萬羽;水產品總產量1038噸。

第二產業

2005年,十里工業集中區內企業實現總產值2億多元,繳稅500多萬元,安排就業1000多人。至2008年,已成功引進農副產品加工、乳品加工、電力、化工、制衣、皮革、編織等企業23家。2010年,威龍標準廠房開工建設。

第三產業

2015年,靈山縣物流園建設,佔地400畝,建設物流信息服務中心、物流後勤服務中心、普通貨物倉儲、信息系統等。
靈山荔枝文化園,佔地1500畝,建設旅遊綜合服務區、鄉村自風光和農事體驗區、荔枝林生態休閑區、江濱休閑區、農家餐飲休閑區、工業加工區等。

社會事業


教育

2008年末,全鎮有學前班56個,學生2486人;中學4所;小學26所,390個教學班,學生13826人,教職工2690人。2010年,有小學28所,在校學生17856人,公辦教師606人;中學10所,在校學生20073人,教師1139人;幼兒園、託兒所36所。

文化體育

2005年,鎮文化站文藝隊獲得自治區“優秀村屯文藝隊”稱號。2008年,全鎮各村設有活動室,安裝閉路電視,有線電視覆蓋率達100%。2010年,全鎮有圖書館、文化站2所,體育場館1個,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通”。

衛生

2008年,鎮衛生院有職工75人,病床50張。門診開設內、外、婦、兒、五官、口腔、急診、中醫、婦幼保健、老年保健和心血管等科室。全鎮兒童“四苗”接種率98%以上,院內分娩嬰兒計免率100%,疫情上報率100%。2010年,全鎮有醫院、衛生院7所,病床1952張,醫生688人。

風景名勝


六峰山

六峰山海拔343米,有龍頭、鳳尾、鶴立、龜背、保障、沖霄6個山峰,怪石嵯峨,古樹參天,景點多多;三海岩內鍾乳詭異,冬暖夏涼,留有上至宋朝下至民國的摩崖石刻140多處;穿鏡岩有抗日名將蔡廷鍇“振旅岩疆”的題刻。1988年,六峰山風景名勝區被定為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1998年以“六峰綴秀”當選為欽州新八景之一,2006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年接待遊客30萬人次以上。
六峰山
六峰山

雙鶴公園

2003年始建於雙鶴嶺,2005年正式對外開放。園內建有各具特色的人工 景點,東鶴嶺頂端有觀光亭,西鶴嶺端有觀景閣,公園內曲徑通幽,並錯落有致地分佈著牌坊、亭廊等景點。每隔一定距離便設有供遊人小憩的平台。同時在大潮江上架起了雙鶴橋(鐵索橋)連接東西二個鶴嶺。並在長著蒼松翠竹的嶺上廣植桃花、綠柳。現在公園已成為人們的悠閑場所和登山健身的好去處。
雙鶴公園
雙鶴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