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南詞

流行於福建南平的傳統曲藝形式

南平南詞是流行於福建北部南平的一種傳統曲藝形式,一般認為是江南地區的南詞於清嘉慶年間由蘇州傳入南平之後逐漸與當地的傳統民歌小調融合發展而成。南平南詞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另有多人分執不同樂器列坐周圍,按照不同的行當輪遞配合說唱。

簡介


南平南詞是流行於福建北部南平的一種曲藝形式,一般認為是江南的南詞於清嘉慶年間由蘇州傳入南平之後逐漸與當地的民歌小調融合發展而成。
南平南詞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另有多人分執不同樂器列坐周圍,按照不同的行當輪遞配合說唱。

歷史溯源


南平南詞
南平南詞
南詞戲流行於南平地區。相傳它是從灘簧小調發展來的,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灘簧小調從蘇州傳入南平,並與閩北的民間藝術相結合,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原為灘簧小調,唱、白均用蘇州"土官話",以唱為主,間以說白。
曲調有"大調"與"小調"兩類,以南詞八韻為其基本調。又因灘簧直接受蘇州崑曲影響,保留有[泣顏回]、[耍孩兒]、[一枝花]、[將軍令]等曲牌。而清唱的曲目也多來自崑曲劇目,如《斷橋》、《秋江》、《出塞》、《白蛇傳》、《西廂》、《拜月》等。清中葉至民國期間,南詞在南平得到了發展。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個班社叫"靜逸軒"。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組織"三德堂",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有"同樂軒",民國5-35年(1916-1946),又有"鶴鳴社"、"庚韻琴社"等組織。
民國26年(1937年),順昌元坑澤坊農民自發組織"樂春社"。

藝術特色


南詞是坐唱形式的曲藝,演唱者三、五人至十餘人不等,各操揚琴三弦、琵琶、笙、蘇笛、殼胡以及大鑼大鈸、詞鈸、漁鼓等樂器,邊奏邊唱,大多以崑曲戲文為主,其律柔美優雅,婉轉動聽。後來,為了使典雅的崑曲文詞變得通俗易懂,南詞演唱時逐漸改長短句為七字句,以適應城鄉中下層廣大聽眾的口味。
俗稱"八韻南詞",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個韻,古稱"八韻"傳統劇目有:《出獵回獵》《昭君出塞》《白蛇傳》《僧尼會》《牡丹對葯》《西廂》《借衣勸友》等本戲和折戲,解放后曾整理劇本60多出。

傳承價值


南詞
南詞
南詞在18世紀後期傳入南平,剛剛傳入時即出現過著名的活動班社"靜逸軒",至今已歷二百多年,傳人有9代之多,藝術傳統相當深厚,藝術生命力十分頑強。但是,南平南詞在今天的發展中出現了問題,後繼乏人,困難重重,急需加以扶持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