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鎖陽的結果 展開

鎖陽

中藥

鎖陽是鎖陽科植物鎖陽乾燥的肉質莖。鎖陽藥性溫,味甘。歸肝、腎、大腸經。鎖陽的化學成分包括黃酮、有機酸、萜、微量元素、甾體、三萜、糖、鞣質等。其中,黃酮、有機酸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簡介


● 正名:鎖陽
● 英文名:Suoyang
● 拉丁名:Cynomorii Herba
● 別稱:羊鎖不拉、銹鐵棒、地毛球、瑣陽、烏蘭高腰、黃骨狼、不老葯、鎖嚴子

功效與作用


● 鎖陽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鎖陽具有提高免疫、延緩衰老、抗老年痴獃、抗缺氧、抗疲勞等作用。
● 鎖陽可以用於治療腎陽不足、精血虧虛、腰膝痿軟、陽痿滑精、腸燥便秘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如果您有鎖陽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鎖陽。
陰虛陽亢者、脾虛泄瀉者及實熱便秘者,禁止使用。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務必提前告知醫生。
● 孕婦、哺乳期女性使用鎖陽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鎖陽


● 鎖陽可以煎汁內服,也可以製成丸劑或者散劑服用,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5~10克。
● 鎖陽可以泡酒使用。
● ● 生精酒:和淫羊藿巴戟天、菟絲子等藥物配伍泡酒,有補腎壯陽、益氣生精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男子精子異常不育症、陽痿等。
● ● 鎖陽蓯蓉酒:和肉蓯蓉龍骨桑螵蛸等藥物配伍泡酒,有溫陽、補腎、固精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早泄、陽痿、腰酸、小便清長等。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鎖陽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鎖陽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目前,未見文獻報道鎖陽有毒性作用,也未發現資料顯示按規定劑量服用鎖陽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 長期服用鎖陽會導致便秘。

我該如何選購鎖陽


● 鎖陽主產於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地。
● 鎖陽及其加工品具有如下特徵:
● ● 鎖陽為扁圓柱形,微微彎曲,表面為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顯的縱溝和不規則的凹陷,有些殘存著三角形的黑棕色鱗片。鎖陽體重,質地硬,不易折斷,斷面為淺棕色或棕褐色。鎖陽氣味弱,味道甘、澀。品質好的鎖陽個頭肥大,顏色紅,質地堅實。
● ● 鎖陽片為不規則或類圓形的薄片,表面為淺棕色或棕褐色,比較平坦,微有油性,散布著黃色的三角形點。鎖陽片邊緣為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顯的縱溝,質地堅實。鎖陽片氣味微弱,味道甘、澀。品質好的鎖陽片為淺棕色,略微有油性。
● ● 鹽制鎖陽的外形與鎖陽片類似,但顏色為黑褐色,味道微咸。
● ● 酒制鎖陽的外形類似鎖陽片,但顏色為黑褐色,有極微弱的酒氣。
● 存放於通風乾燥的地方。

含鎖陽的中成藥有哪些


● 三腎丸:具有補腎益精、溫壯元陽的功效,用於治療腎精虧損、元陽不足引起的陽痿滑精、腰膝酸冷、氣短神疲等症。
● 杞鹿溫腎膠囊:具有溫陽補腎的功效,用於治療腎陽虛引起的睡眠障礙、精神不振、食慾不佳、腰膝酸軟、疲乏無力等症。
● 補腎健脾口服液:具有溫腎助陽、健脾開胃、消積化食的功效,用於治療腎陽不足、脾胃虧虛引起的腰酸膝軟、形寒不溫、體虛乏力、脘腹脹滿、食欲不振等症。
全鹿丸:具有補腎填精、健脾益氣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腎兩虧導致的老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尿頻、崩漏帶下等。
● 鎖陽固精丸:具有溫腎固精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腎陽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泄等。

鎖陽和淫羊藿功效一樣嗎


● 鎖陽是鎖陽科植物鎖陽乾燥的肉質莖,淫羊藿是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葉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鮮淫羊藿乾燥的葉。兩者功效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
● ● 鎖陽與淫羊藿都有補腎陽的功效,都可以用於治療腎陽不足。
● ● 鎖陽還具有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治療精血虧虛、腸燥便秘等。淫羊藿又具有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用於治療筋骨痿軟、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等。

用藥誤區


● 誤區:任何類型的便秘都可以用鎖陽治療
● ● 不是任何類型的便秘都可以用鎖陽治療。鎖陽雖然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但是治療的是腸燥便秘。實熱型便秘患者如果服用鎖陽,不但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會加重病症。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