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

1993年中國電影

這是發生在北京一個家庭內的真實故事,父親的長年酗酒導致了這個家庭處於崩潰的邊緣。母親不得不利用業餘時間外出教學,以補家用。她竭盡全力維護家庭的完整,但最終失去信心。對兩個兒子來說,他們的父親明顯沒有給他們做出什麼好榜樣,而他們對未來盲目的追求也使他們屢受挫折。劇中的主要演員均由故事中的原型扮演。

背景


1996年《兒子》獲得鹿特丹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虎大獎與最佳評論獎,此片屬於地下電影一直沒有在大陸公映。
這是一部很難歸類的影片,張元本人有時稱之為紀實電影。《兒子》是請一家四口表演他們自己的故事,住在張元樓下的一家有對兄弟叫李委和李季,李委曾經在《北京雜種》里做過演員。有一天兄弟倆敲開了張元家的門,第一句話就問為什麼不拍他們家的事兒?他們的父親住在精神病院,當天晚上張元就開車去兄弟倆的父親,那個印象到今天也不能抹掉。父親出來看探望者的時候是蹦蹦跳跳地出來的,完全像一個健康的人,坐下來聊天基本上也是沒有精神障礙,張元認為他們的父親沒有什麼不正常的,甚至比他的兩個兒子還正常,他的問題就只是酗酒,就這樣決定拍這個家庭的故事。從做出了決定到拍攝用了不到10天的時間。寧岱參加了劇本創作,先是他們家每個人分開來採訪,然後結構劇本。
拍攝過程中,這位父親滴酒未沾。他的表演天才讓張元讚歎不止。張元深有感觸地說:“最意外的故事不在虛構的影片之中,而往往是在生活中。你常常會碰到一些神奇的事情,比你絞盡腦汁編出的故事要強一百倍。”一家人重新團坐,直視,面對,以揭開並未癒合但被刻意遺忘的傷疤。這種獨具原創性的手法無疑是影片最富有魅力之處:很多敘事段落介於劇情與紀錄之間,讓人難以分辨,這無疑與張元多年積累的豐富的紀錄片拍攝訓練有關。這是一部關於人的尊嚴影片,一家人於此種不堪處境中為維繫家庭關係與爭取生存做出的不懈努力不禁暗合了包括導演張元自身在內的獨立電影導演們的客觀的現實處境。

獲獎與製作


影片獲荷蘭鹿特丹電影節金虎獎。張元在回答《三聯生活周刊》記者訪問時說:《兒子》是請一家四口人自己表演他們自己,都是他們真實發生過的事件。故事是這個家庭的父親長期酗酒,每日吵鬧,最終住進了精神病院。我把父親從精神病院接出來,讓他們一家人重新聚集在一起,重複他們過去的故事。
這個片子包含了張元對記錄片這種樣式的藝術理念,中國幾十年來,當然也從來沒有屬於攝影家個人的電影眼,記錄片是最意識形態化的品種,絕對服從政治需要,與上級高度一致。張元和他的“第六代”同人們,讓攝影眼個人化,追求冷靜地觀察中國人自己的生活。在中國,文化高的觀眾都有個公識,看中國電影一定要將就,就是要把假的放過去。張元的《北京雜種》里有很多遍“傻B”台詞;還有一泡尿,從頭撒到尾,有人看了說受不了。張元找真實的一家人來演,恰逢美國“直接電影”的創始人梅索導演來中國,他到張元家,聽說后很震撼。張元認為,自我審視的理性和能力是記錄片的本質和精神,這是與好萊塢式的夢幻最徹底的分別。最意外的故事不在虛構的影片之中,而往往是在生活中。

導演介紹


張元,1963年10月生於江蘇,祖籍南京,自幼學習繪畫。1989年北京電影學院獲學士學位,畢業后個人集資獨立製片。在處女作《媽媽》中,張元大膽地採用黑白和彩色膠片並用的手段,並在虛構故事裡穿插了紀錄片的影像,增加了影片的紀實力度。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對社會邊緣人群和弱勢群體的人道主義關注以及獨特的敘事風格引起了國際電影節的矚目。而他於1992年拍攝完成的影片《北京雜種》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部完全獨立製作的影片。自此以後,張元活躍地拍攝了大量的紀錄片和劇情片作品,1999年憑藉作品《過年回家》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而他豐富的紀錄片創作經驗,也對於他在反應社會現實的一系列影片中,對非職業演員的指導影響頗深。與當代最重要的一批作家——王小波王朔余華、朱文,以及音樂人——崔健、竇唯、何勇的合作,在國內電影創作上也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