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實推理

心理學領域的思維活動

反事實推理又稱反事實思維,是指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事實進行否定而重新表徵,以建構一種可能性假設的思維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反事實推理非常普遍,其典型表現為:“如果當時……,就會(不會)……”。

基本介紹


即counterfactual reasoning,指的是設定與事實相反的條件,以確定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使個體將事件的真實現存狀態與假設的、希望的理想狀態進行比較的過程。由於國際政治不同於實驗學科,無法進行人為控制的實驗,因此通常採用反事實推理的方式來探討某個原因是否重要。要判斷一個反事實推理是否恰當和有用,通常可以採用以下四個標準:
1、合理性(plausibility):即所做的反事實推理必須是在合理選擇的範圍之內,不應包括與時代不符的東西,例如如果有人假設拿破崙在滑鐵盧一役中有了隱形轟炸機,那麼他就會取得勝利,那麼就違反了合理性原則
2、相近性(proximity):即在所做的反事實推理中,原因和結果事件在時間上不應相距過長,時間上的接近意味著因果關係鏈上的兩個事件比較相近,這樣我們就可以相對較好地控制其他原因,從而比較準確地衡量各種因素作用的大小。例如Pascal著名的反事實推理:假如克利奧帕特拉的鼻子短一點的話,那麼她對馬克•安東尼的吸引力就不會那麼大,這樣一來,羅馬帝國的歷史乃至整個歐洲文明的歷史就要重寫,這一推理顯然就違反了相近性原則。
3、理論性(theory):即一個有用的好的反事實推理應借用現有的理論。
4、真實性(facts):即進行反事實推理時,我們不能同時假設兩個或兩個以上與事實相反的條件,我們必須謹慎小心防止在同一個思維實驗中,把一個反事實推理論點建立在另一個反事實推理論點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