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庵衚衕

觀音庵衚衕

觀音庵衚衕,大豐衚衕的舊稱。位於北京宣武門外大街西側,康熙年間為兵營,現為居民區。

正文


如果說“衚衕”是從蒙古語轉化來的,那麼“條”就是北京本土化的創造發明,且最具特色,並在幾百年的時間裡與街、巷、衚衕共存延續至今。歷史上北京城到底有多少以“條”而稱的街巷,已很難考證,僅1987年出版的《北京市城區街巷地名全圖》中,就有422個稱“條”的街、巷和衚衕。

介紹


北京的“條”有幾個特點——一是相對來說,其長度和寬度,大多要比“街”短的多和窄的多,並處於街與街的中間區域,與衚衕並存;二是多由東西向或由南北向依次排列的居多,並以數字順序命名,但數字前不加“第”字,也就是說,第一條要稱為“頭條”,而不說“一條”;另外,“條”的排列順序至少是三條以上,最多的像東四頭條至十四條,一直排到了十四,有獨在一處的是單獨的街巷能稱“條”的。如果條數太多,還可以在數詞前加上東、西、北、南、中、上、下等方位詞,但不能有前、后、左、右等方位詞;再有,“條”多集中在老城區內,也就是二環路以內,在老城區的邊緣地帶也有一些,但也只集中在三環路以內,多是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形成的居民區,因街道較窄,於是多以“條”相稱,而郊區就比較少了。
老北京為什麼有許多以“條”相稱的地名呢?按照考證,相當一部分以“條”相稱的地名,是從明朝流傳下來的。明代張爵所著的《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中,已開始有“某幾條衚衕”的記載了。
從北京城的發展看,明代的北京城比元朝大了許多,街道、衚衕的數量明顯增加,為了便於記憶,也盡量避免重名,便採取街道名稱的“序列化”,就是將同一區域內依此排列的衚衕、街巷,以數字順序命名,最初叫“某某衚衕頭條”、“某某衚衕第二條”,或是“某某街頭條”、“某某街第二條”,但很快覺得這樣稱呼很繞嘴,於是便簡稱為“某某頭條”、“某某二條”,而將“衚衕”、“街”、和“第”字省略掉,但保留前面的處所名,這樣稱呼起來,既簡捷,又好記,很是方便。像是東四頭條到十條,就是明代保留下來的,是指東四路口東北處,自南向北排列的十條衚衕,後來又增加了四條。
東四十條現在已成平安大街的一部分。往北的東四十一條東段,明朝時叫鈔紙衚衕,清代改叫抄手衚衕。西段叫十一條,清末統稱十一條衚衕。東四十二條明代叫老君堂,清代改為十二條。東四十三條明代分為兩段,西段叫汪家衚衕,東段叫照慧寺衚衕,沿用到1965年改為十三條,東四十四條明代時叫新太倉南門,清代乾隆年間王寡婦衚衕,清代宣統年間東段稱五顯廟,西段稱船板衚衕,1965年改為十四條。

記載


由此往東不遠的宣武門外大街西側,還有一個叫校場的街區,自東向西稱校場北頭條至六條及小五條、小六條、小七條、小八條、小九條等11個以"條"相稱的街巷,顯然這些名稱也與兵營有關。另外,在崇文門外大街東側也曾有一座正藍旗的營房,共有14個帶"條"的衚衕,規模很大,現在也建成新的居民區。這些營房以"條"來相稱街、巷、衚衕,既簡捷方便,還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