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龍濤的結果 展開
龍濤
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現任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控制研究室主任,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東南大學、河海大學校外碩士生導師,第一批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青年拔尖人才。
從事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控、污染場地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主持、參與十二五863課題《易擴散有機溶劑污染場地物化與生物修復技術設備與示範》、環保公益重大專項《典型高風險污染場地鑒別標準與控制技術研究》等10餘項研究項目,參與制定污染場地相關國家環境保護系列標準,對我國二十多個工農業污染場地進行過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發表SCI論文8篇。
博士后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土木與環境工程系 2009 – 2010
博士后美國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化學工程系 2006 – 2009
博 士美國康涅狄格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土木與環境工程系2003 – 2006
碩 士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市政工程)2000 – 2003
學 士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給水與排水)1996 – 2000
納米顆粒、膠體顆粒及微生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傳遞和歸宿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修復技術和數學模型
污染場地調查與風險評估方法
土壤和地下水修復系統設計(包括原位沖洗、土壤蒸氣抽提、氣水兩相抽提、生物通風、堆置、強化生物修復、熱脫附、滲透性反應屏障(PRB)、化學氧化及納米材料修復技術)
預測污染物遷移轉化、修復效果以及總體環境風險的數學模型
基於可持續發展的工程設計與應用
Wang, X.P., Long, T. and R. M. Ford (2012), Bacterial chemotaxis toward a NAPL source within a pore-scale microfluidic chamber, Biotech. Bioengr. In Press.
Long, T. and C. A. Ramsburg (2011), Delivery of nano scale zero valent iron in oil/water emulsion for DNAPL source zone remediation. J. Hazard. Mater. 189(3):801-8.
Long, T. and R.M. Ford (2009), Enhanced transverse migration of bacteria by chemotaxis in a porous T-sensor, Environ. Sci. Technol. 43(5), 1546-1552.
Long, T. and D. Or (2009), Dynamics of microbial growth and coexistence on variably-saturated rough surfaces, Microb. Ecol. 58(2), 262-275.
Lanning, L.M., Ford, R.M., and T. Long, (2008), Bacterial chemotaxis transverse to aixal flow in a microfluidic channel, Biotech Bioengr. 100(4), 253-263.
Long, T. and D. Or (2007), Microbial growth on partially saturated rough surfaces – simulations in idealized roughness networks, Water Resour. Res., 43(2) Art. No. W02409 .
王磊, 龍濤*, 張峰, 祝欣, 田猛, 林玉鎖。用於土壤及地下水修復的多相抽提技術研究進展.2014, 30 (2): 13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