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瓜

海參綱芋參目動物

海地瓜(學名:Acaudina molpadioides)為尻參科海地瓜屬的動物。分佈於孟加拉灣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山東到海南島等地,多穴居在潮間帶到水深80米的軟泥底以及少數在泥沙、沙泥或沙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菲律賓。

簡介


海地瓜
海地瓜
編號:12735
拉丁目名:MOLPADIDA
中文目名:芋參目
中文科名:尻參科
拉丁科名:Caudinidae
中文屬名:海地瓜屬
拉丁屬名:Acaudina
拉丁種名:molpadioides
定名人:(Semper)
年代:1868
ogenus:Haplodactyla
原始文獻:Holothurien. Reisen im Archipel der Philippinen. 2. WIssenschaftliche Resultate. Weisbaden:41, pl.9, pl.10, fig.2a, 4, 5, pl.13, figs.1-3
模式產地:菲律賓
生境:穴居在潮間帶到水深80m的軟泥底, 少數在泥沙、沙泥或沙底
國內分佈:山東到海南島
國外分佈:孟加拉灣, 斯里蘭卡, 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 澳大利亞(西北部), 日本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志 棘皮動物門 海參綱:247-249.

形態特徵


海地瓜
海地瓜
體略呈紡錘形,末端逐漸變細,但沒有突然明顯縮小的尾部。體長最大可達20Omm,一般為10Omm,觸手15個,無分枝,但靠近頂端有一對小側指。體壁十分光滑,稍透明。幼小標本更為透明,肛門周圍有5組小疣,每組有4-6個疣。波里氏囊和石管均為1個。呼吸樹發達。石灰環輻板各有一對短的后延部。體壁內骨片形態變化很大,但似乎有一定的規律。體長30-4Omm的小標本,體壁內一般都沒有骨片,但在身部後部或肛門疣內可以檢出少量骨片,多為繁簡不同的花紋樣體,少數為複雜的有瘤穿孔板,體長70-80mm的標本,體壁內出現的骨片以啞鈴體為主,有的標本啞鈴體粗短,有的標本啞鈴體細長,有的甚至變為細小桿狀體。體長130-140mm或者更長的標本,體壁內出現較多的星形穿孔板,板面常有突起;另外還有環形體,或“油炸圈餅”,和啞鈴體骨片。生活在潮間帶軟泥底的標本,無論大小,除肛門疣有骨片外,其餘體壁則完全沒有骨片,有的標本,甚至肛門疣內,骨片也很少。生活在潮下帶的標本有的也完全沒有骨片,特別是軟泥底的標本。沙泥底的標本一般都有骨片。似乎骨片數目的多少和底質粒度的大小有關,底質粒度細(如軟泥底),一般都沒有骨片,或者骨片很少;底質粒度粗,如泥沙、沙泥或沙底,骨片則較多而發達。體色變化大:小標本體為白色,半透明;中等大標本有細小的赭色斑點,故呈茄赭色;老年個體,體色深,為暗紫色。

開發利用


海地瓜
海地瓜
海地瓜的營養十分豐富,但這一海洋資源尚未充分地開發利用。海參是唯一不含膽固醇動物性食品。鮮海地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較低的脂肪。鮮海地瓜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且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鮮海地瓜中鐵和鈣的含量極高,鋅也相當豐富,還含有生命元素硒。海地瓜不僅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多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而且還含有能治病、防癌的藥用皂甙和海參多糖。可見它確實是一種很有開發前景的海洋生物資源。
生產天然的綠色食品,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1、鮮食:捕獲的海地瓜放入海水池中蓄養一夜,讓其吐盡泥沙,除掉內臟並洗凈,經高溫煮制,即可食用。
2、腌制海地瓜腸。
3、製作罐頭。
4、開發海地瓜精滋補液:海地瓜→除內臟、洗凈→組織自溶→外源酶處理→脫腥→澄清→調味→微濾→罐裝→滅菌→檢驗→包裝。
5、開發特殊功能的功能食品:通過提取海地瓜中皂甙和多糖,可開發防癌、抗愛滋病的功能食品。在開發利用的同時,注意保護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對海地瓜有效藥用成分及深加工方法的研究。

物種分佈


本種是印度-馬來區最普通的一種芋參。分佈於孟加拉灣、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山東到海南島等地,多穴居在潮間帶到水深80米的軟泥底以及少數在泥沙、沙泥或沙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菲律賓。

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動物穴居在潮間帶到水深80m的軟泥底,少數生活在泥沙、沙泥或沙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