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紀念館
李時珍紀念館
李時珍紀念館,位於蘄州城東南面風景秀麗的雨湖之濱,佔地80畝,由李時珍紀念館、李時珍墓地、李時珍醫史文獻館和藥物園四部分組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時珍紀念館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館名,為仿古(明代)建築群,氣勢恢弘,錯落有致。館內陳列大量珍貴的醫學資料、藥物標本和郭沫若、鄧穎超、方毅等同志的題詞,並珍藏中外《本草綱目》版本十餘種,以及古今中外介紹李時珍的醫藥書籍、文獻資料和報刊雜誌等等。紀念館自1981年4月對外開放以來,平均每年接待中外遊客40餘萬人次。
2020年8月7日,湖北省宣布,全省A級旅遊景區對全國遊客免門票,此次活動從8月8日開始,一直持續到年底,李時珍紀念館位列其中。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時珍墓坐落在蘄州鎮風景秀麗的雨湖畔。雨湖自明代以來就是“蘄陽八景”之一。在雨湖岸畔,一片古樸典雅,氣度恢宏,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仿明建築群在一條長500米的帶形地段巍然聳立,這就是李時珍紀念館。整個紀念館佔地面積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紀念展覽、藥物館、百草藥園、墓園五大部分組成。館內樹木茂盛,綠水環繞,坡崗起伏,鳥語花香,彷彿世外桃源。
李時珍紀念館
李時珍陵園由本草碑廊、紀念展廳、藥物館、百草藥園、墓園五大部分組成。陵園仿古大門上的館名由鄧小平親筆題寫。進入陵園,第一重院落是本草碑廊,牆壁上嵌有96塊黑色大理石,石上刻有1983年著名畫家蔣兆和所畫李時珍像,明末清初文學家顧景星所撰《李時珍傳》,明代文壇巨匠王世貞的《本草綱目序》及從《本草綱目》中節選出來的128種本草藥圖。
李時珍紀念館始建於1980年,自對外開放以來,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賓客達30萬人次,為弘揚李時珍精神和民族優秀傳統的醫藥文化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鄧小平親筆為“李時珍紀念館、藥物館”題寫館名,胡耀邦、鄧穎超、王任重、回良玉、俞正聲1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後親臨李時珍陵園視察並題辭題字,國內外許多著名的專家學者郭沫若、李約瑟、袁隆平等曾前來考察並題辭。
1982年2月李時珍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批),1995年3月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10月被教育部等六部委聯合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6月被中央宣傳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AA級旅遊景區(點);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國家重點博物館;同年12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第一批)。2009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李時珍紀念館
李時珍紀念館
《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學》 位於仿明代王府的樓中。由“中國古代十大名醫展”、“動植礦物葯標本展”、“繁榮昌盛的醫藥事業”三個展覽四個展廳組成。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該版為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冬刻,蘇郡後學張雲中重訂,張青萬同參。萬方針線並刻。有吳太沖序,吳毓昌序,錢蔚起小引,李建元進書疏,蔡烈先自序,葯圖同武林錢衙本圖。
《本草綱目》
昭和4年(1929年)東京春陽堂刊行(15冊)。《頭注國譯本草綱目》和《新注校訂國譯本草綱目》是目前國外僅有的兩種《本草綱目》全譯本。
李時珍紀念館由本草碑廊、紀念展覽、藥物館、百草藥園、墓園五大部分組成。
李時珍紀念館-歷史意義
碑廊盡頭至正中,兩座石雕獅子蹲守大門,入廳正中是高約3米的李時珍塑像。李時珍紀念展廳是第二重院落,大量文物、翔實的圖片資料,充分展示了偉大醫學家李時珍畢生所作的卓越貢獻和深遠影響。
出紀念展廳,過月洞門,來到藥物館。藥物館為仿明建築,陳列有動物、植物、礦物標本300多種。百草藥園一覽無遺,群芳鬥豔、春意盎然的百草藥園中,100多種本草生態標本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紀念館內陳列著有關李時珍的歷史文物、古籍繕本、字畫、近現代名人書畫、雕塑等。其中有《本草綱目》的各種版本,有顧景星、章學誠等明清學者為他撰寫的傳記;有郭沫若的兩次題辭、有著名美術家蔣兆和先生親筆畫的李時珍像以及莫斯科大學的李時珍雕像照片和120餘種中草藥標本。背面牆壁有大型壁畫《李時珍武當採藥圖》。這些文物集中展示了李時珍平凡、偉大的一生。
李時珍
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三十餘年之艱辛,著成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在他辭世三年後問世,除在中國翻刻三十餘次外,還被譯成拉丁文、朝文、日文、英文、俄文、德文、法文等十幾種版本,在世界各地流傳,成為國際醫學科學界的重要文獻。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紀念館仿古大門上鑲嵌著鄧小平於1987年7月8日親筆題寫的館名。紀念館的展覽形式以封閉通櫃為主,配以室內採光設備,展品主要有歷史文物、文獻、藥物標本、圖表、照片、畫像、雕塑等1000餘件,形象系統地介紹了李時珍的生平和《本草綱目》的偉大成就。藏品中有諸多古籍善本,尤以《本草綱目》自明清以來的各種版本彌足珍貴。此外尚有多幅古字畫和近現代名人字畫,這充分體現了歷史名人紀念館的收藏特色,融紀念性、專業性、科學性於一體。
在那古樟參天、松柏青翠的園林深處,是李時珍的墓園。郭沫若1956年題寫的“醫中之聖”四個大字鑲於牌坊之上,根據蔣兆和先生繪畫而成的李時珍半身塑像巍然聳立。李時珍與髮妻吳氏合葬墓,其父李月池與母張氏合葬基,雖歷經四百餘年,仍保存完好,兩墓前有立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和隆慶六年(1572年)的墓碑,碑文清晰可見。李時珍陵園已被確認為“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為“百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建館以來,紀念館已累計接待中外賓客200多萬人次,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