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廟

安徽省蚌埠市禹王廟

禹王宮別稱禹王廟、塗山祠。在安徽省蚌埠市西北、懷遠縣東南塗山之頂。塗山荊山相望,淮河從荊山與塗山之間穿過,相傳大禹治水於荊塗,廢堵而採用疏導之法,劈開荊、塗二山,使淮河水奔流而下,水患徹底解決,在當地留下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在塗山腳下的禹王村據說是塗山氏的家鄉,曾數次考古發掘出新時期時期的人類遺址,出土了大量文物。禹即天子位后,曾兩次會盟諸侯,所選的盟址一次是塗山,另一次則是在會稽山。禹之所以把第一次諸侯會盟大會的地址選在蚌埠懷遠塗山,就有報答妻子部族的意思。

寺廟簡介


禹王宮別稱禹王廟、塗山祠。在安徽懷遠縣東南塗山之頂。史載:“禹會諸侯於塗山”,一般即指此。後人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在此立廟祀。
禹王廟
禹王廟

始建年代


廟始建於唐之前,具體年代不詳,元大德年間”學正吳文魁《重修禹王廟記》云:“塗山嚴嚴氣象,禹以神功靈德,廟食此山,其來久矣,唐大臣狄梁公(仁傑),天下正人也,毀諸淫祀二千七百餘所,而禹廟巍然獨存。”廟原有三進,現尚存二進,院內有千年銀杏兩株,大可數圍,拔地而起。

布局結構


西北有瞭望台,登臨其上,渦、淮波涌,荊、塗翠峰,盡收眼底,西南有啟母石(又名望夫石),正襟危坐如婦人遠望,傳為禹妻塗山氏望夫所化。西有“聖泉”“靈泉”,清澈澄碧,四季不竭。
歷代文人名宦如狄仁傑、柳宗元、吳文魁、蘇軾、蘇轍、宋濂、鄧石如等,均來此遊覽憑弔並留下大量詩文銘刻;蘇軾《濠州七絕·塗山》詩碑刻,今珍藏廟壁;鄧石如“曠覽平城”摩岩題字,仍清晰可見。

文化底蘊


關於禹墟的傳說在禹會村代代相傳,但由於沒有確鑿的實物證據,“傳說”僅僅被當作“傳說”。直到1981年,當地文物部門在這裡發現了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址,使禹墟的傳說有了考古學映證。首先,禹墟遺址時代與大禹所處的時代相同。據蚌埠市文化局副局長朱孟珍介紹,禹會村遺址分佈範圍自淮河東岸的大堤下一直到村中,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寬約300米,同時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殼、螺螄殼、紅燒土層、燒土塊、灰坑等。通過比較,其文化性質屬於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範疇。
龍山文化因1982年首先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被發現而命名,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傳說中的大禹剛好處於這一時期,時間上吻合。其次,發掘現場與歷史記載的地點非常接近。從史料研究論證的結果,專家普遍認為“夏之興以塗山”“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中的“塗山”在安徽蚌埠市境內。

考古傳說


2006年10月下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吉懷率隊在禹墟試掘,發現“甲”字形遺址頭部是一處面積達2000平方米以上的早期龍山文化大型建築基址時,“禹會諸侯”的歷史遺存似乎具備了可能性。事實上,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問題,歷來在史學界爭論頗多。從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上溯至新石器時代早期,這八九千年的“先秦”歷史由於文獻資料匱乏,史前記載皆為傳說,故又稱為“傳說時代”。這個時代的英雄,形象人神相揉,超越現實,所留下的史料隻言片語、歧義紛紛。大禹也是如此,根據史書記載,他在舜死後,“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正式開闢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將中國歷史帶入文明時代。因此,重構大禹時代的歷史,有助於中國古代文明“正本清源”。
2007年5月31日上午,連綿的小雨絲毫沒有減弱考古者對禹墟的熱情。來自國內考古界的多位知名專家聚首蚌埠禹墟,對禹墟考古發掘現場進行了實地的考察。據了解,專家們一致認同了禹墟遺址屬於龍山文化晚期,對王吉懷研究員前期發掘出的一些遺址跡象,特別是夯土層功能這一關鍵點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測定禹墟距今4000餘年,5月30日夜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讓禹墟發掘現場變得泥濘不堪。這也使得31日上午進入發掘現場勘查的專家們不得不都穿上了鞋套。在禹墟兩個發掘點,附近有不少村民自發地圍了起來,仔細傾聽專家說法。
早前因為考古隊的進入,他們都對自己腳下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產生了極大的好奇。據了解,多數專家都是剛下火車就直接趕到了發掘現場,有的還背著碩大的背囊。在現場的專家們似乎不願放過任何一處細節,總是仔細端詳著現場的每一處。據了解,此次來蚌的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實驗室專家還帶來了一份碳14年代測定報告,其中得出了禹墟遺址的準確年代。
據了解,王吉懷率領的考古隊在2006年10月在禹墟進行了試挖掘,其中出土的木炭等標本被送交考古所實驗室。經過專家測定后確定,該標本的年代為公元前2350至2190年,這個結果使禹墟遺址的斷代有了科學依據,同時也印證了考古隊員根據現場出土文物而作出的斷代推論。

相關典故


夯土層成專家考察焦點,在夯土發掘點因為之前意外發現的清代墓葬坑由於深入到夯土層內部,已經揭示了部分土層結構,成為專家此次考察的焦點。針對墓坑剖面顯示的紅燒土、黃土、白膏土等較為清晰的土層結構,專家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社科院考古所何弩研究員說,該處顯示的夯土性質和結構與黃河流域的典型夯土有所不同。黃河流域的夯土夯窩痕迹清晰、層疊關係明顯。江淮地區的土壤與黃土土性不同,由於含水量大,夯層結構不明顯。且江淮地區考古發現的夯土數目少,只有一處西周時期的夯土祭台,比對有困難。此處的夯土也可能是古人堆積碾軋而成。
由於該夯土層上已有龍山時期文化層存在,夯土層的斷代應相當或早於文化層年代。因為沒有更大的剖面顯示該處夯土層的邊界和堆積厚度,尚需要進一步的發掘來考證。
首次發掘與大禹有關遺址,此次來禹墟的專家雖不乏“大腕”級人物,但都出言謹慎,無人遽下結論,體現出考古學者嚴謹求實的學風。“四川、浙江、陝西、安徽都有大禹傳說,但發掘與大禹有關的遺址,這是第一次,對研究夏代、研究中華文明起源非常重要。”社科院考古所趙春青博士就夯土層的性質和功能說,“在禹墟遺址的重要部位發現了這一不尋常的現象,這個層究竟是人工的還是自然的,必須首先解決,然後才可探討層上的建築是不是與大禹有關。目前的發現很有價值,結果非常值得期待。”傅憲國研究員建議在夯土部位沿墓坑打一道探溝,探清夯土範圍,以期獲得更多研究線索。
2008年4月28日,在禹墟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工作人員已經開挖了四個10米見方的探方,每個探方挖掘深度有50厘米左右。
懷遠縣文物管理所副所長張振忠:“我們的挖掘已經按正常的速度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就是堆築層的跡象。因為有些方裡面有一些坑啊,以前老百姓講的地頭窖,通過這些坑我們想更好地觀察一下地層。坑裡面都是一些晚期的明清、民國的一些磚頭瓦器。
據禹墟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王吉懷研究員介紹,根據2007年第一次發掘揭露的跡象,在這次發掘的四個探方下面可能保存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人類堆築的遺跡現象:“我們去年挖了一部分,挖了不到二分之一,那麼今年在這一塊要把剩下的部分全部揭露出來,最終來判斷這個遺跡的最後面積和確定它的性質,就是這個地點到底是幹什麼的,我們正在做這個工作。”
由於禹會村修公路、築河堤破壞了禹墟遺址的文化層,考古人員又選擇了第二和第三地點進行發掘,在淮河岸邊,八個五米見方的探方也已經布好。王吉懷:“今年準備是按1500到2000平方米的發掘面積來做,因為去年才發了500平方米,今年要多出個2倍、3倍或4倍的發掘面積,因為這個遺址呢從文化性質,從時代上我們都已經比較清楚,但是呢就是內容比較少,我們渴望從大的發掘面積來獲得更多的資料。現在我們就缺少一個發掘面積,因為面積大了,文化跡象暴露的多一些,一個是從文明探源來說能提供一些資料,這樣呢對考證大禹也是重要的一件事。”
作為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重大研究課題之一,蚌埠禹會遺址考古項目第三次考古發掘2009年10月15日正式啟動。與之前兩次的發掘面積1000餘平方米相比,此次考古發掘面積將超過5000平方米,為歷次面積最大的。另外本次發掘人員規模也超過前兩次,歷時2個月,歷史上眾說紛紜的“禹會諸侯於塗山”之謎有望揭開。
據蚌埠禹會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王吉懷研究員介紹,禹會村遺址在2007、2008年度兩次考古發掘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證明禹會村遺址是江淮地區的一個新的文化類型,入選了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項目。
王吉懷研究員向記者介紹,第三次發掘將歷時2個月,在前兩次發掘的基礎上,對祭祀台、文化層和夯土層進行充分發掘,為了保證工程的進行,此次發掘投入人力也大大超過前兩次,有二十餘位專業人員,在實際操作中還將投入百餘名民工。通過對祭祀台的全面發掘整理,歷史上眾說紛紜的“禹會諸侯於塗山”之謎將可得到完全印證,也就是說,即將開始的第三次發掘將會有確定性的答案公諸於世。
就為何選擇在國慶之後發掘,王吉懷研究員解釋說,之所以選擇秋季,是因為此時雨水較少,考古工作最怕的就是在施工過程中遇到雨水天氣,不僅影響工作進程,而且也影響文物的最初出土狀態。在前兩次發掘中受天氣影響耽誤了部分時間的他,這次刻意選擇了在秋季進行。
2010年5月26日,禹墟開始了第四次考古發掘。在文化層探方發現多處成排柱洞,呈南北對稱分佈,專家判斷為大型棚屋建築遺跡,面積可能超過1萬平方米。棚屋區的發現,是禹會諸侯歷史的又一重要物證。
禹墟考古隊負責人王吉懷介紹,在第三次考古發掘過程中,考古隊在淮河大堤以西河灘地上發現一排柱洞,專家推測可能是臨時性類似工棚的建築遺跡。2010年又在禹墟核心區夯土台西南百米處的文化層探方發現多排柱洞痕迹,從排列方式、朝向、跨度,以及新發現的疑似土牆拐角的基槽等跡象,判斷此處為棚屋類建築遺跡。
王吉懷說,龍山時期文明程度已相當發達,聚落居室比較考究,建築的牆體、地面一般都經過夯築,有的還用火燔燒,以增強牆體、地面的強度;有的牆面還用白灰裝飾,反映了較高的建築水平。但是禹墟發現的棚屋建築遺跡沒有上述特徵,地面沒有夯築等處理痕迹,推測這樣的棚屋可能是臨時性住所。據了解,兩次發現的建築遺跡分別在淮河大堤兩側,如果連成片,面積將超過1萬平方米,規模相當驚人。王吉懷介紹,禹會諸侯事件是夏代立朝之前的一次大規模的盟約活動,祭祀過程必不可少。禹墟定性為大型祭祀性遺址在考古界已無爭議。
在夯土祭祀台附近發現如此大型居住場所,為解釋當年祭祀人群在何處生活、工作提供了一種答案。棚屋遺跡處散布大量陶器和燒坑,說明此處也可能是大型的陶器作坊群,為大型祭祀活動提供祭祀禮器和貢品。對應禹會諸侯的年代、方位和歷史記載,可以說棚屋區的發現,是禹會諸侯歷史的又一重要物證。

對外開放


記者從位於安徽蚌埠市的禹墟考古發掘項目處了解到,禹墟考古發掘中再次有了新發現,考古專家在對此前5次的發掘所提取的禹墟土壤標本浮選過程中,發現了史前大麥。據了解,這一發現將人類的大麥種植史延伸至4000年前商周之前,是史前農業考古的一項重大突破。
筆者日前從禹會區相關部門獲悉,展示蚌埠市重要歷史文化遺產——禹墟發掘成果的禹墟博物館已經建成,2010年對外開放。
禹墟位於塗山腳下的禹會村,相傳是禹會諸侯的地方。2010年8月完成的第4次發掘中,考古專家在這裡發現了臨時性工棚式手工業作坊區,此外還發現了大量具有龍山時期文化特徵的陶器。聚集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三大流域的陶器,再次驗證了禹會諸侯的說法。為了宣傳禹墟考古發掘成果,展示蚌埠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擴大蚌埠市及禹會區的文化影響力,禹會區從2010年4月開始,投資籌建了禹墟博物館,並將其闢為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歷史意義


據了解,禹墟博物館設在華禹發展大廈9層,布展內容充分滿足審美需求和功能需要,統一風格、統一色彩、統一設計辭彙,各項功能設施之間具備有序關聯。整個展廳分為影視布展區、文字照片布展區、實物布展區三個區域,共展示圖片、文字展板60多塊,實物複製展品9件。
禹王廟
禹王廟
其中圖片、文字布展區和影視布展區主要以文字圖片、影視資料的形式向參觀者介紹歷次禹墟考古發掘的過程、成果、禹墟的歷史定位,以及各類學術、研究會和各級領導蒞臨指導的情況等。文字、照片布展區通過發掘現場照片、發掘文物圖片和文字介紹禹墟概況、歷史背景,反映歷次禹墟發掘的成果,展示禹墟各類研究的學術成果以及國內外相關媒體的報道等。實物布展區則以禹墟發掘出土的文物複製件為主,通過複製件及文字說明,完整體現禹墟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示禹墟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
據禹會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博物館開放后,禹會區將安排人員在展館內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在實物布展區陳列陶鼎、器蓋、假腹簋、刻陶盆、陶罐等實物複製展品共9件,另外還將陳列部分考古發掘過程中無法修復的碎陶片,供參觀者近距離觀賞和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