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廟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禹王廟

寧陽禹王廟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伏山鎮堽城壩村北,大汶河南岸,坐北朝南。

禹徠王廟原為河神廟,後為紀念大禹治水改建為禹王廟。

寺廟簡介


禹王廟,位於伏山鎮堽城壩村北,大汶河的南岸,座北朝南,佔地16132平方米,沿中軸依次為大道、廣場、廟門、神道、正殿、假山等建築,東西兩側為掖門、東西兩廊,石碑及古柏樹十一株。創建年代不祥,據清咸豐元年重修《寧陽縣誌·秩祀》記載:“原名汶河神廟,在堽城壩,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員外郎張盛建壩,因立廟。”
禹王廟[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禹王廟]
禹王廟[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禹王廟]

建築風格


禹王廟,正殿虹渚殿為穿堂式建築,殿祀禹王,門額篆“風調雨順”四字。廟內立有龜趺螭首石碑兩通,一通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造堽城石堰記”碑,由明代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官至兵、戶、吏三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尚輅撰文,由明代四大家之首的文徵明及名家祝允明的書法老師李應禎篆額書丹,另一通碑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同立堽城堰記”碑,由戶郭尚書萬安撰文,布政使司樊輔書丹。
禹王廟
禹王廟

布局結構


大殿西側,原有石碑數通,今僅存城堰碑兩通,東西相向而立。合併圖冊(2張)通高約5.6米,寬近1.5米,厚0.5米。記載著明成化十年(1474年)城壩重建的原由、選址、用料及施工工藝等,指出該壩為古代著名的水利建築工程。
碑文記載:元憲宗七年(1257年),始築城壩遏大汶河水南流,由河注入濟寧,以利漕運。因壩為土築,汛期常被沖毀,且淤積泥沙,河床升高,河道塞流。
禹王廟
禹王廟
1267年,建石砌大閘,用鐵砂磨合,以利控制水勢,構築堅固。明朝定都南京后,漕運停止,河道逐漸淤塞,堰壩毀壞。明成祖初年,遷都北京,恢復航運。於是改選河床為堅硬石質的今址,重新建壩。壩體用碎石和石灰灌注,次年竣工。這項工程在歷史上為繁榮南北水路交通、灌溉魯西南廣袤的農田,發揮過巨大的作用。碑文陰刻,因長年風吹雨淋,很多字已模糊不清了。

廟內古柏


禹王廟內今存古柏11株,其中有一株被稱為大禹化身的直徑達1.52米的古檜柏,號稱“齊魯第一柏”,還有一夭嬌作龍形被譽為“虯枝歧柏”是寧陽八景之一,文人詩客多賦詩讚美。
禹王廟
禹王廟

文物保護


禹王廟,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優秀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