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

吉祥文化

吉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美好、幸福。是好運的象徵。

簡介


黃一真大師著作《風水吉祥物》
黃一真大師著作《風水吉祥物》
吉凶之術最早見於《易經》,但是人類一誕生就對趨吉避凶的追索卻更加長遠。“吉”,與兇相對。《易 繫辭上》:“吉,無不利”。《逸周書 武順》:“禮義順祥曰吉”。吉祥是指美好、幸運的吉兆、行為、祈願意識和形體表達。從中國最始的飲食文化、服飾上就開始營造吉祥如意的生存環境。後來,隨著人類活動範圍擴大、經濟發展,人們的吉祥意識滲透到生產的更多方面。

淵源


歷代遺存至今的大量造型藝術,決大多數都是中國祈吉納祥文化思想的物化形象。蘊藏在中華各民族的博大而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成為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得以傳承的源泉。傳統裝飾吉祥圖案的形成不是一個偶然藝術現象,是中華民間、民族藝術和民俗文化千百年來沉澱的結果,是廣大勞動人民集體的智慧與創造。
“吉祥”作為一個漢語詞語,它最早出現於《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成玄英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徵。”那麼,為何“如意”又與“吉祥”有關呢?這得從中國民間文化符號去研究和探討。中國民間藝術就像一座人類文化的博物館。中國民間文化中那些或圓或方,或繁或簡,渾樸古拙,約定俗成的圖形圖案,展示了一個龐大的民間符號體系,且有其深厚內涵及歷史淵源。

內容


吉祥圖飾
吉祥圖飾
吉祥文化內容萬象,我們可以分為吉祥物品(吉祥文化的重要載體)、吉祥節日、吉祥行為(吉祥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吉祥傳統(十分多,比如吉祥禮儀、吉祥飲食、吉祥服飾、吉祥圖貼等) 。幾千年來,中國傳統吉祥文化具有如此鮮活的生命力,與它和我們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文化淵源,情感表達方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原始社會的巫術禮儀、自然崇拜使得最早的吉祥觀念得以產生。據史書記載,早在堯舜之世的上古先民就已經崇拜天文,視山河為神靈並重視吉凶之兆。商周之時巫術盛行,預卜凶吉,趨利避害,是人們普遍的理想信念。以此信念為基礎,漢代出現的道教教義與儒學經學譏諱思想相互影響,並與封建統治階級的意志取得大融合,形成了封建社會上層的希求富貴,皇權永固,企慕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等祥瑞意念。
在漢代的裝飾圖案中,就有吉祥漢字的出現。隋唐之際,在與外來紋樣的融合中,創造出了諸如寶相花,唐草紋和陵陽公祥等富有吉祥意義的民族新紋樣。宋元時期,吉祥紋樣不斷受到來自道教,佛教以及民間的影響,題材也日益豐富多彩,表現手法多樣。到了明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活躍,封建上層意識與市民意識相互滲透、融合,傳統的祥瑞思想轉變為吉祥如意福壽富貴等世俗化的吉祥觀念。清代裝飾吉祥圖案集歷代之大成,達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把裝飾吉祥圖案發展到了極致,並被廣泛應用於印染、織綉、服飾、工藝品、建築彩畫及民間藝術等各方面。
其形式多樣,名目繁多,是中華民族在持續不斷達數千年的造物活動中,融合中國歷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創作設計才華,不斷融合中國的道教、玄儒、政治倫理和民情風俗,成為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吉祥文化裝飾藝術造型設計體系。

影響


吉祥文化以其無所不在、而處處引導社會、個人向善、向光明發展的樂觀、積極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