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振造影
磁振造影
磁共振像影術是由勞德伯( Paul Lauterbur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化學教授)及曼斯菲( Peter Mansfield ,英國諾丁漢大學物理教授), 並於2003年獲得的諾貝爾生理暨醫學獎.
MRI 是 1970 年代勞德伯教授無意中發明而進一步研究出來的。當時他在紐約州立大學 Stony Brook 校區化學系當助理教授,因研究經費不足,所使用的儀器是另一位教授送給他的舊核磁共振儀,磁場不均勻,常常一個信號分裂成二個,他想盡辦法要使磁場變成均勻一致,卻無計可施。後來曼斯菲利用勞德伯的研究成果,運用數學及電腦的分析,並開發出「回波平面影像術」( echo-planar imaging ),這些改進使 MRI 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出清晰的人體器官影像, 1980 年代才被醫學界應用來做診斷及研究工具。
「磁共振像影術」(簡稱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M:magnetic 磁
R:resonance 共振
I:imaging 造影術
將人體擺放在強磁場中,用電磁波使體內水分氫原子共振,所產生的信號經電腦處理后,就成為可供醫師觀察體內狀況的 MRI 影像。MRI 能呈現具體的多方向切面影像。它對腦部、頸部、脊椎脊髓、心臟血管、腹部器官、關節……等處的病變,包括腫瘤、退化、萎縮、損傷、發炎、先天性異常……等狀況,都有優良診斷功能。
磁振造影利用磁場原理,使儀器改變體內氫原子的旋轉排列方向,原子核就會釋放吸收的能量,能量激發後放出電磁波信號,再經由電腦分析組合成影像,就是一般看到的 MRI 影像。磁振造影原理,是將人體置於磁場中以無線電波脈衝來改變區域磁場,激發人體組織內氫原子核的共振,而人體不同的組織,便會產生不同的磁矩變化訊號,再經過電腦處理,便可以呈現出人體組織的切面影像。至於磁振造影的磁場強度,則是以Tesla(特斯拉)磁場單位表示。
1895 德國物理學家侖琴發現 X 光
1896 愛迪生製造 X 光透視機
1898 居里夫婦發現釙及鐳
1901 侖琴得第一屆諾貝爾物理獎
1903 居里夫婦得第三屆諾貝爾物理獎
1934 Irene Curie 及 Frederic Joliot (居理夫婦的大女兒及女婿)因製造人工同位素,得諾貝爾物理獎
1949 美國醫師 Howry 建立初步超音波儀器
1952 發現核磁共振現象的 Bloch 和 Purcell 獲諾貝爾物理獎
1971 首部頭部型 CT 在英國發明
1972 首部 CT 在美國展示
1977 首部 MRI 問世
1978 台灣引進第一部 CT (台北榮總)
1979 CT 發明人英國的 Hounsfield 及 Cormack 得諾貝爾醫學獎
1985 FDA 核准 MRI 臨床使用
1989 台灣引進第一部 MRI (台中榮總)
1991 發明核磁共振高解像技術的 Ernst 獲諾貝爾化學獎
1995 PET (正子攝影)由 FDA 認可臨床使用
2002 發明核磁共振三度空間解像的 Wuthrich 獲諾貝爾化學獎
2003 MRI 發明人 Lauterbur 和 Mansfield 獲諾貝爾醫學
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 電腦斷層攝影
MRI :Magnetic Resonence Imaging 磁振造影
PET:Positron Emission 正子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