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苞石仙桃

宿苞石仙桃

宿苞石仙桃,附生於海拔800—2700米的林中樹上或岩石上。

形狀特徵


宿苞石仙桃
宿苞石仙桃
根狀莖匍匐,較粗壯,直徑5—7毫米,具多節,密被鱗片狀鞘,生多數根;假鱗莖密接,近長圓形,略帶4鈍棱,有時上端略收狹,長(2.5—)4—8厘米,寬1—1.5厘米,頂端生1葉。葉長圓狀倒披針狀、長圓形至近寬倒披針形,長7—25(—35)厘米,寬2—8.5厘米,薄革質,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葉柄長1.5—5厘米。花葶生於幼嫩假鱗莖頂端,開花時葉已基本長成,通常長25—50厘米;總狀花序下垂,長5—30厘米,密生數十朵花;花苞片寬卵形,長4—7毫米,寬4—8毫米,具極多密集的脈,多少凹陷,常對摺,宿存;花梗和子房長4—5毫米;花白色或略帶紅色;中萼片近圓形或寬橢圓形,長3—4.5毫米,凹陷成舟狀,具5脈,背面中脈略突起;側萼片完全離生,卵形,長4—6毫米,寬3.5—4毫米,舟狀,背面有極明顯的龍骨狀突起;花瓣近線狀披針形,長3—4.5毫米,寬1—1.5毫米,具1脈;唇瓣長4—6毫米,凹陷成囊狀,略3裂;側裂片近寬長圓形,長2.5—3毫米,寬約2毫米,直立,圍抱蕊柱;中裂片近長圓形,寬3—4毫米,先端有凹缺,邊緣略波狀;凹陷部分基部有2—3條縱褶片或粗厚的脈;蕊柱粗短,長3—4毫米,兩側從下部至頂端具翅,使正面觀近圓形;蕊喙寬闊。蒴果倒卵狀橢圓形,長1—1.3厘米,寬6—7毫米;果梗長2—4毫米。花期6—9月,果期10月至次年4月。

地理分佈


產雲南貢山、龍陵、潞西、麗江、漾濞、鳳慶鎮康臨滄耿馬景東、思茅、景洪、勐臘、勐海;附生於海拔800—2700米的林中樹上或岩石上。分佈於西藏東南部、四川西南部。廣佈於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島。

藥用價值


植株假鱗莖入葯,用於肺熱咳嗽、痰中帶血、月經過多、小便不利、濕熱浮腫、小兒疳積、肺結核、咳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葯 名】:宿苞石仙桃
【拼 音】:SUBAOSHIXIANTAO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葯蘭科植物宿苞石仙桃的假鱗莖。
【功 效】:清肺止咳、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主 治】:用於肺熱咳嗽、痰中帶血、月經過多、血熱、出血症。如衄血、吐血、尿血、便血、濕熱、水腫、小便不利、小兒疳積、肺結核咳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
【性味歸經】:微澀,涼。肺、肝、膀胱、胃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外用:適量,搗敷。
【別 名】:果上葉(貴州)、萬年粑(貴州)、雞大腿、石串蓮、小綠芨(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廣西、貴州、雲南。
【拉丁名】:宿苞石仙桃Pholidoia jmbricata Lindl.
【考 證】:始載於《西藏植物名錄》,《常用中草藥手冊》“(廣州空軍後勤部衛生部編)誤將本種定名為石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