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望遠鏡
用於天體測量的望遠鏡
光學望遠鏡,是用於收集可見光的一種望遠鏡。
鏡,形恆星星系鏡,收集鏡,且聚焦線,影、視觀測攝影,指觀察夜空,固架台單筒鏡,包括持雙筒鏡途鏡。
光學望遠鏡
施密鏡拍攝深微暗照片,按圖索驥研究探索億遙宇宙深。紀反射式鏡施密鏡,紀線波鏡。
19世紀天文望遠鏡主流──折射式德國漢堡大學80厘米折射鏡。
20世紀統一天文學語言的施密特望遠鏡,這是澳洲的UKST。
20世紀天文望遠鏡主流──反射式,這是德國蔡司的3.5口徑反射望遠鏡。
光學望遠鏡
直徑5.08米的海爾反射式望遠鏡坐落在美國帕洛瑪山上。它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建造,1948年完成,建造技術在當時堪稱奇迹。雖然從1993年以後,海爾作為最大反射式光學望遠鏡的地位已被取代,但仍在為宇宙探索發揮重要作用。
凱克望遠鏡
1999年,歐洲南方天文台在智利建造了超大望遠鏡。它是由4台8米直徑望遠鏡組成的一台等效直徑達到16米的光學望遠鏡。這4台望遠鏡可以組成一個干涉陣,做兩兩干涉觀測,也可以單獨使用每一台望遠鏡。它可以在不同波段觀測超新星等遙遠天體。
日本的昴星團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直徑的單面反射鏡,其直徑達8.3米。坐落在夏威夷莫納克亞山上,建造完成於1999年。據稱,僅僅是拋光其超大鏡面就花去了7年時間。昴星團望遠鏡使用了主動光學和自適應光學技術,支持鏡面的是261個機械手指,它們可以不斷調整鏡面的形狀以獲得最佳成像。
地外行星搜尋者模型
總之,21世紀的“天眼”,將具備前所未有的高靈敏度、高解析度、大視場以及多天體觀測能力。就整體而言,它們觀測宇宙的效能將全面超越其“老大哥”,哈勃太空望遠鏡,從而全方位地開闊人類探測宇宙的視界。長久以來,人們仰望天空,看見日月星辰東升西落,有過天圓地方、地心說、日心說等宇宙模型。從前,人們只能用肉眼對星空進行觀察,觀測範圍非常局限,所得的數據資料也就非常有限。
關於反射、折射和折反射望遠鏡具體設計和詳細的資料,請參閱反射望遠鏡、折射望遠鏡和折反射望遠鏡條目
設計圖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收集光線的物鏡(透鏡(1)或凹面鏡)、在一段距離外的物體(4)在焦平面上形成一個實像(5)。這個影像可以被記錄或經過作用如同放大鏡的目鏡(2),讓眼睛(3)可以看見遠處被放大的虛像(6)。
光學望遠鏡
使用兩個凸透鏡成像的望遠鏡產生的影像是倒置的,觀賞地面景物的望遠鏡和雙筒望遠鏡使用稜鏡(一般為普羅稜鏡)或是在物鏡和目鏡之間再安裝一個或更多的透鏡將影像轉正,這樣就能看見正立像。
許多形式的望遠鏡會使用次鏡(副鏡)甚至第三個鏡片來摺疊光路,這些也許是光學設計的整體部分(卡塞格林反射鏡和其他類似),但也有望遠鏡以更簡潔的方法和在更方便的位置上安置目鏡或探測器使用。在大型望遠鏡上,這些附加的鏡片通常是為了提供更大的視野或是改善影像的品質。
忽略大氣擾動(視寧度或稱視象度)對影像品質的影響和光學望遠鏡的缺點,一架光學望遠鏡的角解析度取決於物鏡,也就是望遠鏡口徑大小。
實際上,口徑越大,角解析度就越好。此處要特彆強調的是,角解析度不是為望遠鏡的最大放大率(或倍率)所提供的,經銷商所提供的最大倍數是望遠鏡倍率的上限值,由於超越了物鏡能力範圍的最大倍率與角解析度,不能把影像變得更清楚,通常得到的影像品質也是最差的。
對大型的固定地基望遠鏡,角解析度的極限是由視象度決定,現今發展之望遠鏡安置在大氣層之上,來消除空氣對影像擾動影響角解析度,也就是太空望遠鏡、氣球望遠鏡和安裝在飛機上的望遠鏡(古柏機載天文台、同溫層紅外線天文台(SOFIA)或將地基望遠鏡加裝調適光學和斑點成像。)
近來,光學望遠鏡的綜合口徑陣列變得更實用,經由空間中一組小口徑望遠鏡組合,在小心操控的光學平面連結下,可以獲得更高的解析度。但是這些干涉儀仍只能用於觀測明亮天體,像是恆星或是活躍星系核,例如參宿四的星斑影像可以在此看見。
光學望遠鏡
一架望遠鏡的集光力直接與物鏡(透鏡或鏡片)的直徑(即口徑)有關。要注意圓面積與半徑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當望遠鏡的鏡片直徑增加三倍時,集光力會增加九倍,口徑越大收集的光線越多;另外靈敏度高的影像設備(如CCD)能在較少的光量下獲得比較好的影像品質。
幾乎所有用於研究的大型天文望遠鏡都是反射鏡,其原因是:
• 在採用透鏡之下,必須整塊鏡片材料皆為沒有缺點和均勻而沒有多相性,而反射鏡只需要將一個表面完美的磨光,磨製相對簡易。
• 除真空環境下,不同顏色的光在穿透介質時會有不同的播速度,這會造成折射鏡特有的色差。
• 大口徑透鏡在製造和操作上都有技術上的困難。其一是所有的材料都會因為重力而下垂,觀測舉得最高而且也是相對較重的透鏡只能在鏡片周圍加以支撐,另一方面,面鏡除了反射面以外,可以在反射面的背面和其他的側邊進行支撐。
光學望遠鏡大小在20世紀穩定的增加,在1910至1940年增加一倍,在1940至1990年又增加一倍。現在最大的望遠鏡是11公尺的SALT和Hobby-Eberly望遠鏡,以及10.4公尺的 Gran Telescopio Canarias。
在1980年代,在技術上作出改進的新一代望遠鏡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些進步包括多鏡片望遠鏡,可以控制鏡片的個人電腦,另一個主要的進展是旋轉的熔爐,可以用離心力讓望遠鏡的鏡片在融爐中就接近要磨製的形狀(曲率半徑)。
• 雙筒望遠鏡是將兩架單筒望遠鏡肩並肩的組合在一起,而能同時使用的望遠鏡。這種望遠鏡最主要的實用優點不是放大,而是在黎明或薄暮時有明亮的視場。與指南針結合在一起的單筒或雙筒望遠鏡,在軍隊的炮兵單位和船艦會用於三角測量與地形(海岸)特徵的導航上。手持的望遠鏡不會受到手震影響的極限是七倍,因此要有明亮的視場和最佳倍數的雙筒望遠鏡是7×50的規格。
由於雙筒望遠鏡有視場較廣,較明亮且容易操作、較專業望遠鏡便宜等原因,成為天文愛好者平時學習觀測的常用器材,而較大口徑的雙筒望遠鏡更成為了一些天文愛好者成功尋得新彗星的重要器材;另外亦有天文愛好者嘗試把兩具同一口徑的反射望遠鏡組裝成雙筒望遠鏡。
完全由中國自主發明的新型大視場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在位於河北省興隆縣的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基地落成。這標誌著中國第一次在望遠鏡類型上佔有一席之地。
在技術上,LAMOST在其反射施密特改正鏡上同時採用了薄鏡面主動光學和拼接鏡面主動光學技術,突破了世界上光學望遠鏡大視場不能同時兼備大口徑的瓶頸,使中國主動光學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它採用的并行可控式光纖定位技術解決了同時精確定位4000個觀測目標的難題,是一項國際領先的技術創新。
該望遠鏡的各項指標均已達到甚至超過設計要求,在調試過程中單次觀測可同時獲得3000多條天體光譜的能力,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光學望遠鏡、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大視場望遠鏡,也是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大量天體光學光譜的獲取是大視場、大樣本天文學研究的關鍵。但迄今由成像巡天記錄下來的數以百億計的各類天體中,只有約萬分之一進行過光譜觀測。LAMOST將突破天文研究中光譜觀測的這一瓶頸,對上千萬個星系、類星體等河外天體的光譜巡天,將在河外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研究以及河內天體物理和銀河系研究上作出重大貢獻。中科院常務副院長、LAMOST工程項目領導小組負責人白春禮在的落成典禮上說,LAMOST的建成和投入觀測,將使中國具備世界領先的主動光學技術和多目標光譜觀測能力;將為中國天文學研究增添高水平的觀測設施和平台;將為中國在宇宙大尺度結構、銀河繫結構、暗能量等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技術支撐。
LAMOST中最具創新的部分是24塊對角線1.1米的六角形平面子鏡拼接成的反射施密特改正鏡,觀測過程中通過計算機控制這些子鏡面形,使其實時變形成一系列不同的高精度的非球面,從而實現傳統光學無法實現的這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視場(廣角)兼備大口徑的主動反射施密特光學系統,以便精確地獲取大量的天體光譜信息。我們在一塊大反射鏡上同時採用了薄鏡面主動光學和拼接鏡面主動光學技術,這不僅是在國際上將主動光學技術推進到新的前沿,也是在國際上發展出了第三種新類型的主動光學。我們還採用了并行可控式光纖定位技術解決了同時精確定位4000個觀測目標的難題,遠超過目前國際上最多同時定位600多根光纖。這都是國際領先的技術創新。
由中國科學家創造性設計和建造的這座望遠鏡,在口徑、視場和光纖數目三者的結合上,超過了此前雄居世界第一的大視場巡天儀器——美國斯隆數字巡天望遠鏡,也一舉超過了所有國際上已完成或正在進行的大視場多天體光纖光譜巡天計劃,成為當今世界上獲取天體光譜能力最強大的天文觀測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