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打柴舞
黎族民間具有代表性的舞種
打柴舞是黎族民間最具代表性的舞種,黎語稱"轉剎"、"太剎"。它起源於古崖州地區(今海南省三亞市)黎族的喪葬習俗。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歡迎的舞種之一。黎語"轉剎",起源於古崖州黎族喪葬活動,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時用於護屍、趕走野獸、壓驚及祭祖的一種喪葬舞
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黎族民間傳說,建茅屋時,竹竿不斷從屋頂滑下,人們為避免打腳碰頭刺臉,便不斷地跳呀躍啊。這情形頗具趣味,就逐漸模仿和改進,便形成了“跳柴舞”。打柴舞是黎族民間最具代表性的舞種,黎語稱“轉剎”、“太剎”。它起源於古崖州地區(今海南省三亞市)黎族的喪葬習俗。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歡迎的舞種之一。黎語“轉剎”,起源於古崖州(今三亞市)黎族喪葬活動,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時用於護屍、趕走野獸、壓驚及祭祖的一種喪葬舞。當代黎族村寨有一喪法叫“旱賽”。即人死後入殮,停棺12天、24天、一個月不等時間,然後入土。在停棺“旱賽”期間,喪家及周村相關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喪家跳打柴舞。清代《崖州志》對這一習俗作了記載:“喪葬。貧曰吃茶,富曰作八,諸心以牛羊低燈鼓吹束奠。作八,心分花木,跳擊杵”。“跳擊杵”則指跳打柴舞這是如今所見的唯一記載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獻。
動作樣式
持竿者姿勢有坐、蹲、站三種,變化多樣。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繩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篩米步、猴子偷谷步、烏鴉步等九個相對獨立的舞步組成。在有節奏、有規律的碰擊聲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間,不但要敏捷地進退跳躍,而且要瀟灑自然地做各種優美的動作。當一對對舞者靈巧地跳出竹竿時,持竿者會高聲地呼喝出“嘿!呵嘿!”場合極是豪邁灑脫,氣氛熱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練或膽怯,就會被竹竿夾住腳或打到頭,持竿者便用竹竿抬起被夾到的人往外倒,並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跳的小夥子在這時,往往因機靈敏捷,應變自如而博得姑娘的青睞。打柴舞節奏強烈有力,動作古樸粗獷,生動形象,藝術感染力強,有很強的娛樂性,是開展群眾文體活動的較好方式。1957年晉京參加少數民族文藝會演,被譽為"五指山藝術之花";到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個國家演出時,又被譽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 。
表演方式
黎族打柴舞
第二式:跳躍式。跳柴者的步伐與節奏同第一式;打柴者的打柴方式有變化,一、三對柴分時,二、四對柴合。跳柴者要在柴的空隙中跳過,每一步要跨過兩根柴,難度比第一式有所增加。
第三式:編結兒式。跳柴者的節奏和步伐仍與前面相同;打柴者將小圓木抬高距離大圓木10厘米左右的位置在空中交叉擊打后再平放到大圓木上輕擊。跳柴者需要跳得高些才能順利通過此式,否則容易被柴絆倒。難度比前兩式又有所增加。因交叉擊打木柴形似婦女編織打結,故此得名。
第四式:小青蛙(樹上的腿長凸眼青蛙—筆者注)式。跳柴者的步伐和節奏在此時都與前面有所變化。節奏為三拍,每一條要跳過兩根柴;打柴者的打法更為複雜,將小圓木抬高到距離大圓木10厘米左右的位置向下垂直敲擊大圓木三下,再將小圓木緊貼大圓木平行向中間敲擊兩下,一、三對柴的打法與二、四對柴相反。據村民說,這一式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木柴的敲擊聲很像當地小青蛙的叫聲。
第五式:大青蛙(田裡的大田雞)式。跳柴者的跳法與第四式相同;打柴也與第四式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當小圓木平行向內側敲擊時,男子打柴的一側要將兩根小圓木交叉敲擊。
第六式:(狗追)鹿式。打柴者蹲式將一小圓木垂直於大圓木方向高舉過自己的頭部,來迴向下敲擊另一個小圓木;跳柴者在兩根小圓木間模仿鹿跳的動作,伏地而跳。據說,應該是打柴者兩兩相追逐而跳,前者扮鹿、後者扮狗,但我們當時看到的該村能跳這個動作的只有一位61歲的老人,年輕人都不會跳這個舞式,所以自然也看不到兩兩追逐的鏡頭。
第七式:米篩式。跳柴者的舞步與節奏都和第一式相同;打柴者的打法也和第一式相同,但柴的擺放隊形有很大變化,先將一對小圓木取下,將餘下的三對小圓木等距放置於大圓木上面,再將取下的那對小圓木垂直平行放置在中間一對小圓木上,這時木柴呈現的整體形狀——“井”字形,很像一個篩米的篩子,故此得名。此式打柴者只需要4人,兩兩相對,分別執中間的一對小圓木相對擊拍。
第八式:猴(偷穀物)式。柴的擺放與第七式完全相同,只不過從地面搬到人們肩上,打法不變。由一人手執稻穗(或其他物品)在“井”口上方按逆時針方向擺動,誘惑“猴子”,扮猴者在“井”的下面頻頻伺機想偷吃“穀物”,當“穀物”移到“井口”時,扮猴者奮力跳起搶吃“穀物”,被關合的柴夾到頭或脖子者會引來大家哄堂大笑,能夠用手撐住柴,不被夾到頭和脖子的人,就是一隻成功的“猴”了。
第九式:烏鴉式。這一式中,打柴和跳柴都與前面8時有很大的變化,打柴者不用打“柴”,跳柴者不用跳“柴”。而是要將一舂米的木臼平放在曬穀場中間,兩對小圓木按照井字形放在臼口,再在“井”的四個外角處分別斜插4根小圓木,中間還要垂直再插一根。為了將此造型固定住,小圓木周圍要有人坐上或用手扶著。打柴者們要在不損壞柴整體造型的情況下逆時針旋轉。跳柴者由一人攀到豎著的圓木頂端,以腹部頂著木頭,張開四肢,模仿烏鴉展翅高飛狀,同時還模仿烏鴉“呱呱”的叫聲。至此,打柴舞在高潮中結束。
以上九式跳時的順序不能顛倒,而且只能在停屍的第三天起跳,一直跳到出殯的前一天止。用來敲擊的柴作為舞具是一次性的,出殯時把其作為抬棺材的工具,下葬后棄於公共墓地中,不能帶回活人住的村裡,以免把“鬼”引回來。
藝術特點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表演時場地上平放兩根相距2-3米的長木杆,上面 再橫放上4-5對細木杆,相應人數的婦女在長桿兩邊對面跪坐,兩手握住細木杆的兩端,在統一的節奏中,合擊雙手中的桿,或用它即擊地面上的長桿,發出規律的聲響。過去,舞者均為男子,在細木杆開合的間隙,合著節拍,避開夾擊,輕盈起舞,還邊跳過模仿青蛙、猴子的動態,趣味橫生。舞至高潮,婦女們起身,木杆也隨之橫於空間,舞者依然不受夾擊,輕鬆地騰越而過,驚險美妙。如今女子也進場與男子同舞,更為別緻。而且木杆也多改用竹竿,使音響更為動聽,並搬上舞台演出。在曬穀場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擺開腿一樣粗的兩條方木作墊架,墊架上橫放若干條手腕粗的長竹竿,持竿者相向地雙手各執一條竹竿尾端,把竹竿與墊架、竹竿與竹竿碰擊出有節奏的聲音,稱為“打柴”。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兩條墊木和數對小木組成。跳舞時將兩條墊木相對隔開2米左右平行擺放於地面上,墊木上架數對小木棍。木棍兩端分別由數人執握,兩兩相對,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擊,發出強烈有力的節奏。舞者跳入木棍中,來往跳躍、蹲伏,模仿人類勞動狀況和各種動物的動作及聲音。
隨著時代的變遷,"跳柴"習俗在黎族中逐漸流傳演變。如今,它已成為一種帶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體育健身活動。過去那種只限"女打男跳"的習慣,如今也換成"男女混合打跳"。現今,跳竹竿已經成為"三月三"黎寨山戀節中一項健康的活動內容。青年男女憑藉跳竹竿活動,尋找"搭檔",增進情誼。小小竹竿為青年男女架設起了"鵲橋"。
新中國成立后,經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縣相關部門加工整理,打柴舞搬上舞台、銀幕和運動場,成為黎族舞蹈和體育項目,多次參加全國大型文藝匯演和全國民族運動會,獲得金銀獎。經加工、改編后,打柴舞其道具由木棍變為竹竿,故又取名為"竹竿舞"。今天舞台或運動場所見的均為跳竹竿的形式出現。
打柴舞依託三亞地區黎族民間習俗而存在,該地區習俗的變化,對民間打柴舞的生存延續影響極大。如今,全黎族地區僅三亞市崖城鎮郎典村仍保留著這一古俗。因此,搶救和保護黎族民間打柴舞已迫在眉睫。
由於打柴舞道具、節奏、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極強的娛樂、競技成份,打柴舞很快傳遍整個海南黎族地區,成為黎族著名的舞種。
黎族打柴舞
黎族古代護屍舞的"活化石"。各族多有護屍舞。黎舞與喪葬習俗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只有打柴舞一種,經考證,它是如今發現的黎族古老的護屍舞,對研究黎族舞蹈歷史源流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藝術價值
具有成套的固定的跳法和專有名詞。現黎族各舞蹈中,有成套的舞蹈內容、跳法和專有名詞,僅僅打柴舞一種。
競技價值和健身價值
由於打柴舞是用粗木棍、舞的全程是在上下、左右、交叉擊木情況下完成的,故講究擊木者和舞者的配合、默契、膽量和身手、腳法的靈敏。稍有不慎則被擊傷。古代,當地黎族人也利用喪葬活動跳打柴舞的機會,進行競技性比賽。
解放后,打柴舞經過加工,改編,流行於整個海南省。並列入部分高校、中專、中小學校體育教材,受益眾多。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