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塊玉·別情

元代關漢卿創作小令

《四塊玉·別情》是元代偉大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小令。這首小令描寫離別情緒,表現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別情人憑欄望遠、依依不捨的相思之情。送別後,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駐留難忘,令人痛苦欲絕。想登高眺望他離去的背影,但終被關山阻隔,這更使她肝腸寸斷。在藝術手法上通過層層設障委婉細膩的抒寫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絕、纏綿悱惻的離情別緒,用準確、凝練的文字寫已別、剛別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寫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別心上人時的情態和意緒,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感受。

作品原文


【南呂】四塊玉·別情
自送別,心難捨,一點相思幾時絕?
憑闌袖拂楊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註釋譯文


註釋

⑴南呂:宮調名。四塊玉:曲牌名。
⑵絕:斷。
⑶憑闌袖拂楊花雪:寫主人公靠著闌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飛絮,以免妨礙視線。楊花雪,語出蘇軾《少年游》:“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如雪花般飛舞的楊花。
⑷斜:此處指溪流拐彎。

譯文

自從那天送你遠去,我心裡總是對你難分難捨,一點相思情在心中縈繞不絕。記得送別時我斜倚著欄桿目送你遠行。我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楊花,以免妨礙視線。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見了,只見彎彎曲曲的小溪向東流去,重重的山巒遮住了你遠行的道路,我才意識到心上的人,真的走遠了。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離別情緒的小令,用代言體寫男女離別相思,從語言、結構到音情都有值得稱道之處。
“自送別,心難捨,一點相思幾時絕。”自從送別以後,心中萬分難捨,一點相思之情,綿綿不斷,不知何時能停止?作者以主人公——一名與愛人分離的女子口吻寫來,直抒其纏綿的相思、真摯的愛情。曲從別後說起,口氣雖平易,然送別的當時,既覺“難捨”,過後思量,心緒自然無法平靜。說“相思”只“一點”,似乎不多,但又不知“幾時”能絕。這就強調了別情纏綿的一面,比起強調別情沉重的那一面,似乎更合情理,此即所謂藕斷絲連。“一點相思幾時絕”是全篇的中心,它強調了別情的纏綿,使之成為全篇描寫和抒情的基調,也使前三句顯得十分形象。
“憑闌袖拂楊花雪”一句有二重意味:首先點明季節為暮春(楊花如雪)時候,此時節容易動人離思,句中或許還含有“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蘇軾《少年游》)那種暗示別離情景的意味;二是點明處所系有闌干處,當是高樓;與此同時也就點明了女主人公是獨上高樓,她在樓上站了很久,以致楊花飛滿衣襟,須時時“袖拂”。
末尾三句“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分明是別時景象,它與前數句的關係不甚確定。可有多種解會。可作順承看,女主人公既在“憑闌”,不免由望情人的去路而引起神傷,“人去也”是痛定思痛的口吻。另一種是作逆挽看,可認為作者在章法上作了倒敘騰挪,近乎小山詞所謂“從別後,憶相逢”(晏幾道鷓鴣天》)的寫法。兩種解讀都可以,就造就了作品的多義性和啟發性,體現了作品之妙。

作者簡介


關漢卿像
關漢卿像
關漢卿,元代戲劇家。號已齋叟。約生於金末,卒於元代,大都人(今河北安國)。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居首。鍾嗣成《錄鬼簿》說他曾任太醫院尹。據各種文獻資料記載,關漢卿編有雜劇60多種,現存18種。個別作品是否出自關漢卿手筆,學術界尚有分歧。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所作散曲今存套曲10多套、小令50多首,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描繪都市繁華與藝人生活,羈旅行役與離愁別緒,以及自抒抱負的述志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