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

彩徠色馬蹄蓮(學名:Zantedeschia hybrida Spr.)是天南星科,馬蹄蓮屬中除白花馬蹄蓮外其它種及雜交品種的統稱。多年生草本。原產非洲南部的河流、沼澤地中。喜溫暖,不耐寒。

形態特徵


球根花卉。肉質塊莖肥大。葉基生,葉片亮綠色,全緣。肉穗花序鮮黃色,直立於佛焰中央,多數品種葉片有半透明斑點。花序具有大型的佛焰苞漏斗狀,似馬蹄 先端尖反卷。佛焰苞依品種不同,顏色異、有白、粉、黃、紫、紅、橙、綠等色彩。在佛焰苞的中央有無數的小花構成。肉穗花序綠白色、白色、黃綠色或硫黃色、稀玫瑰紅色,有時內面基部紫紅色;部宿存,短或長,喉部張開;檐部廣展,先端後仰,驟尖。花單性,無花被。雄花:雄蕊2-3個,花藥楔狀四棱形,壓扁,無柄,葯隔粗厚,先端平截,葯室長圓形,外向下延幾達基部,頂孔開裂,花粉粉末狀。雌花:心皮1-5,雌蕊周圍大都無假雄蕊,稀有假雄蕊3枚;假雄蕊匙形,先端增厚、圍繞雌蕊;子房短卵圓形,漸狹縮為花柱或無花柱,1-5室;每室胚珠4,2列,倒生,珠柄短,著生於棱狀胎座上;柱頭半頭狀,盤狀。漿果倒卵圓形或近球形,1-5室,每室種子l-2。種子卵圓形,倒生,珠柄短,種臍稍凸起為小的種阜,種皮縱長具稍隆起的條紋,內種皮薄,光滑。胚具軸,藏於胚乳中。
彩色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

科別


天南星科馬蹄蓮屬
別名
原產地原產非洲。
形態特徵球根花卉。肉質塊莖肥大。葉基生,葉片亮綠色,全緣。肉穗花序鮮黃色,直立於佛焰中央,佛焰苞似馬蹄狀,有白色、黃色、粉紅色、紅色、紫色等,品種很多。盛花期3~4月。彩色馬蹄蓮具有肉質球莖,節處生根,根系發達粗壯。葉莖生,葉片圓形或戟形,按段尖銳有光澤,全緣,多數品種葉片有半透明斑點。
花序具有大型的佛焰苞漏斗狀,似馬蹄先端尖反卷。佛焰苞依品種不同,顏色異、有白、粉、黃、紫、紅、橙、綠等色彩。在佛焰苞的中央有無數的小花構成肉穗花序多位黃色,淡綠色圓柱形。
繁栽要點喜溫暖、潮濕、光線充足。要求疏鬆、排水良好、肥沃或略帶黏性的土壤。在華北,一般夏季休眠,休眠期不澆水,置於乾燥、有柔和光線處。越冬溫度10度以上。以分球繁殖為主,其次播種。
用途主要用於切花,可製作花飾、花籃、花束等,也可盆栽觀賞,全株藥用。
生態習性:
彩色馬蹄蓮原產非洲地區,按產地的氣候特點是周年氣候溫暖而動機是主要的雨季彩色馬蹄蓮喜溫暖而耐嚴寒生長適合溫度為18-23攝氏度之間夜間溫度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上能正常開花但最好低於16攝氏度。彩色馬蹄蓮能忍耐4攝氏度低溫。高於25攝氏度或低於5攝氏度易造成休眠0攝氏度是球莖就會凍死。
彩色馬蹄蓮喜歡陽光,冬季需要充足的光照。夏季避免陽光直曬。
彩色馬蹄蓮對水分要求比較挑剔,要避免過分乾旱,而水分過多易引起根腐病。乃去多次少量澆水的原則。彩色馬蹄蓮對濕度的要求不大。
彩色馬蹄蓮的花期比較長,長江以北地區室內栽培一般花期為12月底至翌年4月,其中2-3月為盛花期。長江以南地區花期在12月至翌年3月。
彩色馬蹄蓮的花期主要受溫度光照的影響,通過控制溫度光照可以周年供花。
彩色馬蹄蓮包括好幾種,常見的有:黃花馬蹄蓮(Z.elliottiana),紅花馬蹄蓮(Z.rehmannii),銀星馬蹄蓮(Z.albo-maculata)與黑喉馬蹄蓮(Z.tropicalis)等。黃花馬蹄蓮佛焰苞大型,長約18厘米,綠黃色。紅花馬蹄蓮植株較矮小,花苞小,長約12厘米,淡紅色、紅色或紫色。這兩種馬蹄蓮大概在1883年歐洲開始引進種植,日本是在1913年前後引入栽培的。銀星馬蹄蓮花苞黃色或乳白色,基部有紫紅色斑,英國在1859年由南非引進。黑喉馬蹄蓮佛焰苞深黃色,亦有淡黃、杏黃、粉色等變化,其花苞的喉部有黑色斑塊。彩色馬蹄蓮的葉片上多數都有半透明的白色斑紋。我國彩色馬蹄蓮的栽培主要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目前世界栽培的彩色馬蹄蓮大都是園藝雜交種(Z.hybrida),色彩鮮艷,有切花品種與盆栽品種等不同生長類型。

切花栽培技術


1、種球的選擇及處理
(1)種球選擇
用於生產切花的種球,要選擇健壯無病、色澤光亮、芽眼飽滿的種球。球莖大小以直徑約為3-5厘米為宜,種球太小開花少或不開花。
(2)品種選擇
種球徠應選抗病性強,花色艷麗,花色變化對光照不敏感,切花產量高,在市場上佔有較大的比率的品種。
(3)種球種植前處理
彩色馬蹄蓮的種球經赤霉素處理,可促進開花。增加切花產量。一般在種植前使用濃度為25-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浸泡10-15分鐘,時間過長,濃度過大,很容易造成畸形花的產生。
2、栽培環境選擇
彩色馬蹄蓮喜溫暖濕潤陰蔽的環境,不耐寒。生長期適溫為白天15--24℃,夜溫不低於12℃,30℃以上高溫易造成軟腐病的流行。栽培環境宜保持通風良好,並適度遮陰,栽培地宜選擇地勢較高,排水條件較好,富含有機質,pH值在7 左右的沙土為宜,並施入氮、磷、鉀和大量腐熟有機肥料。
3、種球種植
(1)種植時間
應根據切花和種球的需求而定。但以春季種植的彩色馬蹄蓮切花品質和產量最高;對促成和延後栽培,要注意種球的開花處理及其栽培環境的有效控制,才能獲利成功。播種前進行催芽,新芽萌動再進行種植。
(2)種植深度
一般3-4厘米的種球種植深度為10厘米,對於超過5厘米的種球,深度以15厘米為宜。種植后澆足水,在地面蓋上小麥秸稈,以提高濕度並降低土溫,促進種球萌發和生根。
4、水肥管理
馬蹄蓮在生長期水分的管理相當重要,一般情況是生長初期宜濕。開花後期適當控制水量,花后養球期宜乾燥的環境充實種球並強迫休眠。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只要適當追肥即可。通黨在開花前用1000倍硝酸鈣、葉面噴肥2次,間隔時間為7天,以促進開花,花后需施複合肥促進種球充實成熟。
5、切花的採收及采后處理
彩色馬蹄蓮從播種到開花約需60--70天。採花時應在早晨或傍晚溫度較低時時行,採用拔取的方法進行,對於花枝較長的品種,也可採用切花方式。採花后可用1000倍的農用鏈黴素噴施、殺菌消毒。切花時要注意切花工具的消毒,以避免不同植株間病毒的傳染。
6、種球的採收及貯藏
彩色馬蹄蓮是多年生球根花卉,切花採收后,種球下一年還可利用,種球收穫的最佳時間是地上葉片枯黃以後進行,先將種球從土中挖出,將泥土清除乾淨,不要強行將根剝離,讓其自然脫落,放在通風處。有條件時應將晾乾的種球消毒,放入冷庫貯藏,適宜溫度為8--10℃,貯藏3個月即可播種,貯藏期每周用硫磺熏蒸冷庫,以減少病害的發生。

下級分類


彩色馬蹄蓮
中文名稱及拉丁名形態特徵及產地生境植物圖片
Zantedeschia rehmannii Engl.
葉片狹披針形,基部銳尖;佛焰苞玫瑰紅色。分佈於中國
雲南昆明。原產非洲納塔爾。是美麗的觀賞植物。 
紅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
黃花馬蹄蓮
Zantedeschia elliottiana (H. Knight)Engl.
根莖粗厚,葉片披針形、箭形、戟形、稀心狀箭形;級側脈多數,伸至邊緣。花序柄長,與葉等長或超過葉。花黃色,佛焰苞大型原產南非。不耐濕,喜溫暖、乾燥。 黃花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
紫心黃馬蹄蓮
Zantedeschia melanoleuca (Hook. f.)Engl.
葉柄下部被細糙毛,佛焰苞黃綠色、稻黃色,內面基部深紫色;雄花序長為雌花序的2倍、纖細,粗僅1.5-2毫米。分佈於中國雲南昆明。原產非洲南部。觀賞植物。 紫心黃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
表格內植物彩色馬蹄蓮:是馬蹄蓮屬中除白花馬蹄蓮外其它種。

主要價值


彩色馬蹄蓮有奇特的花型和豐富的色彩,常用於製作花束、花籃、花環和瓶插,矮生和小花型品種盆栽。適用於擺放台階、窗檯、陽台、鏡前,配植庭園,叢植於水池或堆石旁。

繁殖方法


基質要求:彩色馬蹄蓮屬旱生型花卉.基質要求保水保肥.同時排水良好,通透能力強,不含病原體、雜草種子及有毒物質,pH值為6.0-6.5。pH>7.5,易誘發軟腐病。生產上一般用泥炭與大顆粒珍珠岩4:1比例混合作為栽培基質。使用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以防感染病菌。一般採用蒸氣消毒效果較好。
種球處理及種植:商品用開花種球一般直徑4-6厘米以上,是由脫毒組培苗種植至少2年以上生產出來的。且已經過預處理。因此要生產優秀盆花,一定要從正規供貨商處購買,以減少不必要損失。沒經過預處理的種球可用50-1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浸泡5-10分鐘,以增加花朵數量。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易造成畸形花。之後用800倍多菌靈浸種10分鐘。種球取出風乾后即可種植。種植盆徑從12-20厘米不等,花莖短的品種應選擇盆徑較小的花盆栽培,保證株形美觀大方。種植時芽眼(即生長點)要向上。表層覆蓋4-5厘米基質,定植后澆透水,並噴灑800倍科博等殺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