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內蒙古大學下屬學院,成立於1995年12月,前身是1957年建校時成立的生物學系,是全球著名生命科學研究機構。學院設有生物學系、農學系和生命科學本科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3個教學單位以及實驗動物研究中心、生物工程中心、蒙古高原動物遺傳資源研究中心等3個研究所。參加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和中國國家“863”、“973”、科技支撐計劃、重大轉基因專項等。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由1957年建校時成立的生物學系逐步發展起來的,學院成立於1995年12月,由生物學系、生態與環境科學系、自然資源研究所、實驗動物研究中心、生物工程中心、本科實驗教學中心等單位組成。學院現設有生物學系、農學系和生命科學本科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3個教學單位以及實驗動物研究中心、生物工程中心、蒙古高原動物遺傳資源研究中心等3個研究所。共有三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在此工作,分別為李繼侗院士,李博院士,旭日干院士。生命科學學院一直秉承建校初期烏蘭夫校長提出的“一方面與兄弟院校一樣,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身體健康的勞動者;另一方面擔負起繁榮和建設民族文化和培養本民族的知識分子進行科學研究的任務”的辦學方針,建系初期就提出了“面向草原、旁及農林”的辦學思路,發展到今天的“立足邊疆、服務內蒙、面向全國”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以“草地生態學與農牧業生物技術”為特色的學科群,將其研究成果應用於教學中,多層次、多方位利用全院教學與科研資源,形成人人參與的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一體化的全員教育體系,培養基礎知識紮實、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本、碩、博層次齊全的各類高級專門人才。
國家級實驗室
擁有1個國家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動物學;3個自治區重點學科——生態學、微生物學、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1個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1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1個“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內蒙古草地生態學重點實驗室”;3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草地生態學實驗室”、“家畜繁殖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實驗室”、“牧草與特色作物生物技術實驗室”。
學院現有1個國家動物轉基因技術研究中心, 2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內蒙古草地生態學重點實驗室與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實驗室,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草食家畜繁殖生物技術與育種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牧草與特色作物生物技術實驗室,1個教育部優良家畜規模化繁育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恩格貝絨山羊繁育工程中心,以及家畜繁殖生物技術實驗室、草地生態學實驗室和牧草與特色作物生物技術實驗室3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
學院緊密圍繞草地生態學與農牧業生物技術相關研究領域,以解決我國北方地區的草地資源、生態環境和農牧業生產中的重大關鍵問題為主要科學研究目標。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與生物技術、草地生態學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牧草與特色作物生物技術、藥用植物化學與資源利用、細胞分子調控與腫瘤、蒙古高原動物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等6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在良種家畜繁育關鍵技術集成、優良牧草和特色作物新品種培育、草地退化防治和退化草地生態恢復等方面產出一批高水平的原創性科技成果和應用示範成果,成為國家和自治區在本學科領域解決重大科技問題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院近五年來共承擔各類項目194項,其中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863”、“973”、科技支撐計劃、重大轉基因專項等)28項,國家級一般項目(“973”前期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50項,省部級項目88項,其它項目28項,到賬經費21850萬元。出版專著22部(主編11部)、教材21部(主編8部)。發表論文39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6項,授權4項,有2項科技成果實現轉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
學院設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態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園藝等7個本科專業,擁有“國家理科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擁有1個國家級生命科學本科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邊疆民族地區生物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生物技術專業,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科學專業和生態學專業,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生態學,2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生態學和生物學野外實習教學團隊;擁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生態學,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分子生物學以及普通生態學、生物化學、動物生物學與實驗、遺傳學、生物學野外綜合實習、生殖生物學、基因工程等7門自治區精品課程。目前在校學生1471人,其中本科生813人、碩士生323人、博士生143人、留學生33人、專科生15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