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山

碧落山

碧落徠山位於江西高安城錦江之北,即今高安市人民政府後院,又名鳳山。 "碧落山前古郡開,綠筠千載鳳凰台",相傳唐武德年間,應智頊作守,有鳳凰棲集,故初名鳳山。當時滿山綠筠,自成一景,都督鮑安仁以此奏改郡治米州為筠州。並在署內建一堂,取名"綠筠堂"。宋紹興九年(1139),知州邱礪于山巔創建碧落堂之後,逐名碧落山。

簡要信息


自唐以來,碧落山上名勝古迹頗多,秀麗多姿,宋代建築尤多,有文天祥的起居處--野人廬,有棲真堂、月朗堂、陽春堂、鳳山堂、民監堂、明遠樓、翠微亭、翠樾亭、玉井亭、臨碧亭、方沼亭等,有偃松、丹井,磨劍池,還有兩個神奇的洞,一個叫碧落洞,也稱迷仙洞,又名八百洞,傳說是李八百仙人修道練丹處,蘇轍有"洞門藤蔓鎖煙霞"之句。
春洞,每遇立春時,洞外花香鳥語,洞內“陽氣”(實是地熱氣)上蒸,人們聚集洞前,不斷投入羽毛,頓時彩羽隨氣騰升,飄忽而出,實是好看,所以有“鳳山飛羽”之稱。明代詩人熊茂松詩讚:“江光隔樹搖晴日,山氣浮煙散曉寒。彩羽忽從蒼洞舞,條風旋向綠池看。”
宋寶慶元年(1225),為避理宗皇帝趙昀名音之諱,又恰碧落堂后產瑞芝一株,十四莖,守臣沈謐作頌表奏於朝廷,詔改筠州為瑞州,並將署內一堂易名“瑞芝堂”。景定無年(1260)春,蒙兵攻據高安,焚燒全城,碧落堂付之一炬。景定五年(1264)愛國詩人、民族英雄文天祥來守瑞州,修復了碧落堂,復刻了詩人楊萬里的遺詩,嵌於堂內,並沿山築以圍牆。又在東麓修復翠微亭,不遠處建月朗堂、野人廬等,使碧落山更加秀麗多姿。南宋著名學者、教育家歐陽守道特為碧落堂的興複寫了專記(3),文中贊道:“最高處有碧落堂,下俯萬山,一水穿城;南北兩岸,萬家鱗鱗樓台,皆可數”。
文天祥賦七言《題碧落堂》(4):
大廈新成燕雀歡,
與君聊此共清閑。
地居一郡樓台上,
人在半空煙雨間。
修復盡還今宇宙,
感傷猶記舊江山。
近來又報秋風緊,
頗覺憂時鬢欲斑。

基本概況


詞人墨客

碧落山以碧落堂聞名,碧落堂以人文傳世。歷代名流、墨客曾在此爭相作記、賦詩。據史書記載,蘇軾詠詩一首,蘇轍有二十首,陸遊也賦三首。自文天祥首次恢復碧落堂並親賦詠詩之後,名流、墨客和來訪者更是絡繹不絕。
(1)明,熊廷相:《鳳山飛羽》。
(2)相傳八百洞有兩處,另一處在伍橋北緣與奉新縣徠交界的浮雲山。
(3)歐陽守道:《碧落堂記》。
(4)出自〈廬陵宋丞相信國公文忠烈先生集〉。

翁方綱碧落堂

翁方綱有〈碧落堂〉詩即寫此勝,今錄於此便參考: 碧落堂(瑞州府治後碧落山上。) 坡公胎息訣,豈假刀圭分。為誰懷八百,恐是戲卯君。仙人棲隱處,不合使世聞。得無愛茲山,寓言匪夕昕。盡收諸峯碧,皺起空江紋。蒙蒙一氣中,心已香俱?#91;。何人復多事,構此勞斧斤。滕閣郁孤台,比擬徒紛紛。和來始青歌,招手鸞鶴羣。城郭環隱翳,桑麻綠鋪棻。何以侑前賢,且莫追記文。徘徊夕雨霽,目竚春空雲。(堂今為十賢祠,十賢者,晉陶靖節﹝陶潛﹞,唐刺史鳳山先生應智頊,宋蘇東坡﹝蘇軾﹞、潁濱﹝蘇轍﹞、黃山谷﹝黃庭堅﹞、米元章﹝米芾﹞、朱子﹝朱熹﹞、楊誠齋﹝楊萬里﹞、文文山﹝文天祥﹞,明劉青田﹝劉基﹞,而宋歐陽守道碑記訪之不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