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
我國發生嚴重且較快的一種玉米病害
玉米褐斑病是由玉蜀黍節壺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玉米上的一種常見病害。主要危害果穗以下的葉片、葉鞘,可造成葉片局部或全葉乾枯,一般減產10%左右,嚴重時達30%以上。
在中國各玉米產區都有發生,通常在南方高溫高濕地區危害較重;黃淮海夏玉米區因主栽品種感病,田間菌源增多,致使玉米褐斑病流行,已成為玉米生長中、後期的重要病害。
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生產上應以種植抗耐病性強的品種為主,田間病害發生較重時,切忌秸稈還田或用病殘體漚肥,對病殘體要進行深埋處理。在玉米4-5片葉時,若種植的品種不抗病,屬感病品種,且此時溫度高,降雨量大,田間濕度大,光照時間短,適宜於病害發生,應及早預防。
形態特徵
病原菌為玉米節壺菌(Physodermamaydis)。該菌菌體單細胞,有細胞壁,多核。玉米節壺菌可在寄主體外或體內寄生。外寄生階段時間短,菌體在寄主體外,產生細短的假根伸入寄主細胞。菌體膨大後轉變成長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壁孢子囊或配子囊,釋放出體形較小的遊動孢子或遊動配子。同型遊動配子成雙結合形成合子,合子萌發后侵入寄主,在寄主體內發育成不定型的菌體,進入內寄生階段。菌體間有絲狀假根相連,菌體膨大後轉變為球形休眠孢子囊,從囊蓋開口釋放出體形較大的遊動孢子。
生理特性
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萌發需有水滴和較高的溫度(23-30℃)。高溫、高濕、長時間降雨適於發病。
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發生在玉米葉片、葉鞘、莖稈和苞葉上。葉片上病斑圓形、近圓形或橢圓形,小而隆起,直徑僅1毫米左右(發生在中脈上的,直徑可達3~5毫米),常密集成行,成片分佈。病斑初為黃色,水浸狀,后變黃褐色、紅褐色至紫褐色。後期病斑破裂,散出黃色粉狀物(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病葉片可能幹枯或縱裂成絲狀。
莖稈多在節間發病,葉鞘上出現較大的紫褐色病斑,邊緣較模糊,多個病斑可匯合形成不規則形斑塊,嚴重時,整個葉鞘變紫褐色腐爛。果穗苞葉發病後,癥狀與葉鞘相似。
中國以外還發現該菌能引起嚴重的莖腐癥狀。病株莖基部第節或第二節變黑褐色腐爛,致使病部開裂、折斷,病株倒伏。
其中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省危害較重。
褐斑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殘體中越冬。第二年休眠孢子囊隨風雨傳播,萌發產生遊動孢子,遊動孢子萌發產生侵入絲,侵入玉米幼嫩組織。玉米多在喇叭口期始見發病,抽穗至乳熟期為顯症高峰期。
中國南方發病較重,北方夏玉米栽培區若6月中旬至7月上旬降雨多,濕度高,發病增多。實行玉米秸稈直接還田后,田間地面散布較多病殘體,侵染菌源增多,發病趨重。植株密度髙的田塊,地力貧瘠、施肥不足、植株生長不良的田塊,發病都較重。玉米自交系和雜交種間抗病性有明顯差異。
黃淮海夏玉米區大面積種植的鄭單958、魯單981等雜交種高度感病。據調查,自交系黃早4、掖478、塘四平頭、改良瑞德系等高度感病,用感病自交系組配的雜交種也感病。高感品種連作,土壤中菌量逐年增加,會導致玉米褐斑病的流行。
農業防治
如中科11、魯單981等,壓縮感病品種的種植面積,親本中含有唐四平頭血緣的玉米品種易感病,如沈單16號、陝單911、豫玉26等。。用病殘體漚制的有機肥,要經過高溫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同時,重病田可以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倒茬,逐年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數量。不要隨意加大栽培密度,以提高田間通透性。種植玉米前,應儘可能地多施有機肥,以培肥地力。要大力推廣旱播與配方施肥技術,旱播可使玉米在苗期得到鍛煉,根多、根深、苗壯。配方施肥,增施氮、磷、鉀肥。在玉米4-5片葉時,及時追施苗肥,施氮、磷、鉀複合肥150-225千克/公頃,注意氮、磷、鉀肥的搭配。在合理追肥的同時,適時澆水,並及時中耕除草。玉米苗期要根據田間長勢情況,及時中耕鋤草,使玉米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生長。嚴重乾旱時,要及時澆水;雨水多,田間積水時,要及時排澇。並及時中耕放墒,降低田間濕度,改良田間小氣候。
化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