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際春的結果 展開

張際春

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的醴陵人

張際春(1904年—1933年),湖南醴陵人,1924年春,轉考黃埔軍校第一期。1933年4月病逝於重慶。

人物生平


醴陵人張際春,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其生平則鮮為人知。故兩位張際春時常被混淆,張冠李戴。
張際春(1904年—1933年),湖南醴陵人,1923年在醴陵縣立中學就讀時,他曾與蔡升熙、左權、李隆光等20餘名同學組織了進步學生團體“社會問題研究社”,中學畢業后,張際春赴粵考入國民黨軍政部教導團學兵連(后併入該部講武學校)。
1924年春,他轉考黃埔軍校第一期。在校期間,他加入了團組織,並積極參加黨團組織的活動。
1924年11月,張際春畢業分到軍校教導第一團見習。1925年初,調任軍校教導第一團任連黨代表。後轉為中共黨員,並參與籌建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
1925年第一次東征時,張際春在淡水之役中擔任奮勇(敢死)隊分隊長。后相繼晉陞為上尉連長、少校副營長、中校黨代表。第二次東征后,張際春被任命為二十師五十九團三營中校營長。中山艦事件后,他被免職。
1926年9月下旬,張際春被中共派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9年春回國,留在上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中央軍事部委員兼江蘇省軍委委員、上海總工會糾察隊副總指揮。
1929年8月下旬因叛徒白鑫出賣,張際春與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等5人同時被捕。8月31日,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等4人被秘密處決;而張際春成為唯一的倖存者。
據曾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秘書的曾擴情說:“約在1929年8月的時候,上海警察局破獲了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幾處,逮捕了黃埔第一期同學張際春及其他共產黨員彭湃等多人,蔣介石想藉此瓦解當共產黨員的黃埔同學,特派我到上海警察局,將張際春同學保釋出來,其餘如彭湃等多人一律由上海警備司令熊式輝槍決了。”
1932年初,張際春獲釋,被派任中央軍校政訓處中校政治教官;1933年4月病逝於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