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州黃檗茶

產於江西宜春高安市的茶

瑞州黃檗茶產於江西高安縣(高安市),1985年進京參加全國優質農產品展覽會,被評為全國優質農產品。歷史上的黃檗茶在元、明兩代列為貢品。但經歷代演變,瑞州綠茶逐漸衰退。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瑞州綠茶几乎面臨絕境。瑞州綠茶有了很大的發展。又恢復和發展了瑞州黃檗茶生產。

簡介


瑞州黃檗茶產於江西省高安縣。1985年進京參加農展,被評為全國優質農產品。
黃檗茶歷史悠久。朱彧所著《萍州可談》中就有:“江西瑞州黃檗茶,號絕品”的記載。
朱彧為宋朝人,可見遠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這裡所產的黃檗茶品質很好,已很著名了。北宋散文家蘇轍貶謫筠州(今瑞州)時,寫有茶花詩二首,其一《詠前寺茶花》詩曰:“黃檗春芽大麥粗,傾山倒谷采無餘。只疑殘枿陽和盡,尚有幽花霰雪初。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嶺梅如。經冬結子猶堪種,一畝荒園試為鋤。”作者把黃檗春芽描繪成形如“大麥粗”,說明黃檗茶幼嫩、細小,十分名貴。作者整個詩篇,對茶樹的再生能力,無限稱頌。在他原來想象中,茶樹經過一年的多次採摘,它的養分已經耗盡,沒有能力再生育了,但卻想不到冬天還能開放出許多花朵來。這種花清香如崖菊,“秀色如嶺梅”。結下茶籽,又可以拿來播種,再長成茶樹。從此詩可見,黃檗茶遠在宋代產、制已有豐富經驗,十分講究了。黃檗茶在元、明兩代已被列為貢品。但經歷代演變,瑞州綠茶逐漸衰退。到了本世紀40年代末,瑞州綠茶几乎面臨絕境。
近40年來,瑞州綠茶有了很大的發展。近年來又恢復和發展了瑞州黃檗茶生產。該茶品質特徵為:外形挺秀多毫;香氣清高;湯色明凈;滋味醇厚;葉片嫩綠明亮。採用炒生鍋、炒熟鍋、攤涼、烘焙、足火等工序加工而成。

品質特徵


外形挺秀多毫;香氣清高;湯色明凈;滋味醇厚;葉片嫩綠明亮。

加工方法


採用炒生鍋、炒熟鍋、攤涼、烘焙、足火等工序加工而成。
炒生鍋:鍋溫120~140℃,每鍋投葉量0.4~0.5公斤,炒約5~6分鐘,到達葉變軟,色轉暗,折梗不斷為適度。
炒熟鍋:有理條作用,邊炒邊揉,三搓一抖為其特點,炒到茶葉六、七成干,形成緊、直、圓、光即可出鍋。稍經攤涼,進行烘焙和足火。待茶葉含水量至5~6%,白毫顯露,香氣濃烈,即加工完成,趁熱裝包貯存。

歷史


黃檗茶歷史悠久,根據《瑞州府志》記載,遠在唐代已作貢品。宋人所著《萍州可談》中就有“江西瑞州黃檗茶,號稱絕品”的記載。北宋文學家蘇轍貶謫筠州(瑞州)時,寫有茶花詩二首,其一《詠前寺茶花》詩曰:
黃檗春芽大麥粗,
傾山倒谷采無餘。
只疑殘枿陽和盡,
尚有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
依依秀色嶺梅如。
經冬結子猶堪種,
一畝荒園試為鋤。
作者以黃檗春芽只有大麥粒那麼大,來表明採摘的黃檗茶之幼嫩、細小,採摘時傾山倒谷,幾乎把幼芽都摘光了。詩人擔心茶樹經過如此細緻幾番的採摘,它的養分會耗盡,元氣會大傷,沒有能力再繁育了。但想不到冬天它還能開放出許多茶花來。這種花清香如崖菊,秀色如嶺梅。結下茶籽,又可拿來播種,再長成茶樹。從此詩可見,黃檗茶遠在宋代,其產、制都已積下了豐富經驗。
該茶在元、明兩代,均被列為貢品,年進貢達15千克。但自清代至民國,瑞州綠茶逐漸衰落。到了本世紀40年代,瑞州綠茶几乎面臨絕境,年產總量僅250千克。現瑞州綠茶有了很大發展。近來又恢復和發展黃聚茶生產。

參考文章


瑞州黃檗: http://www.pinpaitea.com/fenlei/lvcha/6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