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祭

熊祭

熊祭是阿伊努族人的祭祀活動。阿伊努族的熊祭,日語(熊祭りkumamatsuri)阿伊努語(イオマンテ)是阿伊努宗教里,最為重要的祭禮。有學者認為,是繼擦文文化中對熊崇拜的延伸。

儀式過程


日本北海道的原住民族阿伊努人把捕獲的熊仔作為“神”精心飼養,在熊小時候一直放在家中,以家庭成員的身份相待,半歲時移出,在住居旁邊特製的木製籠子里飼養,裡面留有供小熊娛樂的木製玩具,待小熊撫養到1-2年的那年2-3月份,舉行莊重的熊祭儀式。
儀式中,牽出祭祀的熊,栓於場中立著的柱子上,然後由長老用特製的“花箭”射熊,然後進入對熊的解體階段,把熊拴在地上,四肢伸出,然後從右臂、左臂、下肢、身體、頭的順序進行剝皮,剝皮之後掏出內臟以及肢解熊肉,最後切下已成骨頭的頭部,留作稍後祭祀使用。隨後請客人和聚落的人進入家中飲宴,並進行傳統的歌舞表演,數日後,用木製的祭祀棒(イナウ inau 上面雕刻花紋,一般以家紋為主,各地區的家紋不相同)供品則是米製作的丸子跟餅,酒,太刀(供品皆稱為“土產”,太刀為阿伊努人傳統刀具)由聚落長老念祈禱語,感謝神以熊的姿態下凡,帶給人們食料和皮毛,祈禱神在他日的再訪。最後用稻草塞住熊的頭骨,將頭骨插在房屋東面的祭壇上。
阿伊努人有用雅語傳述的民間故事和敘事詩,現僅在老年中流傳。一般中、青年人皆通日本語文。信仰萬物有靈和多神,崇拜祖先。以前,每年皆舉行隆重的“熊祭”和“鮭祭”。婦女多於口部周圍、前腕和手背文身。為狩獵採集民族,是日本列島的先住民,明治以後大多轉事農耕。古時曾以鳥羽、獸皮、魚皮、樹皮製衣;以鳥獸魚肉為主食。擅長製作和駕駛獨木舟。有獨特的木架茅屋。現衣食住行,已與日本人無別。

阿伊努人


在阿伊努語中,“阿伊努”是“人”的意思。在今天,很多阿伊努人不喜歡“阿伊努”這個稱謂,而希望人們稱他們為“ウタリ”(日語羅馬拼音:Utari,音“烏塔利”,阿伊努語中“夥伴”的意思)。在官方的正式文獻中,則“阿伊努”和“烏塔利”這兩種稱呼都可以被找到。
亞洲東部日本國的少數民族。古文獻亦稱“蝦夷”。主要分佈在北海道。“阿伊努”一詞,在該族語言中是“人”的意思。舊石器時代末期或新石器時代早期曾廣泛分佈於日本列島。18世紀以前在堪察加,20世紀以前在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本州北部也有分佈,后被迫退縮至現住地。在十七至十八世紀,阿伊努族大部被消滅,人口逐漸減少,現僅存2.4萬人(1980)。屬蒙古人種和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類型。身材比日本人稍矮,膚色淡褐,頭髮黑色呈波狀,體毛發達。多年來與日本人通婚,純血統後裔逐年減少。使用阿伊努語,系屬不詳。分口語、雅語。無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