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木舟

用一根木頭製成的船

獨木舟又稱划艇(英語:Canoe),是一種用單根樹榦挖成的小舟,需要藉助槳驅動。獨木舟的優點在於由一根樹榦製成,製作簡單,不易有漏水,散架的風險。它可以說是人類最古老的水域交通工具之一(另一種是筏子)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浙江湖州錢山漾、浙江餘姚河姆渡、福建連江、廣東化州都出土過獨木舟或船槳的殘骸,這些文物已有5000-9000年的歷史。埃及,印度等地都發現過考古證據。至今非洲及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些部落還在按照古法製作獨木舟。

歷史概述


在遙遠的古代,人們發現,樹葉、樹榦在水裡會漂浮,又發現,樹葉能負荷的重量很小,樹榦能負荷的重量就大,樹榦越粗大,其所能承受的重量也越大。人們還發現,圓柱形的樹榦在水裡不穩定,它會翻滾,人在上面坐立不穩,人們根本無法獨木舟在這種圓柱形樹榦上面活動。
就這樣,人們就用石斧、石錛、鍤等工具,將圓圓的樹榦削平。後來,發現用火比石斧加工木材更為方便。人們將樹榦上不需要挖掉的地方都塗上厚厚的濕泥巴,然後用火燒掉要挖去的部分。這樣被燒的部分就被燒成一層炭,再用石斧砍,就比較容易了。獨木舟就是這樣製造成功的。
在中國古籍《易經—繫辭》中有“刳木為舟”的記載,就是說獨木舟是刳木而成的。1958年,江蘇武進縣出土3條獨木舟,據考證是春秋戰國時的獨木舟,長11米,寬0.9米,深0.4米,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

類型分類


中國古代獨木舟大致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平底獨木舟,底是平的,或接近平底;頭尾呈方形,沒有起翹。
獨木舟
獨木舟
第二種是尖頭方尾獨木舟,它的頭部尖尖的,向上翹起,尾部是方的。它的底也是平的。如1965年在江蘇武進淹城內城河出土的獨木舟,尖頭敞尾,尖頭微上翹,舟尾敞開寬而平,屬於尖頭方尾獨木舟一類。其中一條長4.22米、艙上口 寬0。32米、深0.45米,尾艙寬0.69米。系用楠木製成。
第三種是尖頭尖尾獨木舟,舟頭翹起,尾部也起翹。如1958年在江蘇武進淹城出土的一條獨木舟,舟形如梭,兩端小而失,尖角上翹,屬於尖頭尖尾獨木舟一類。舟艙中間寬,全長11米、艙上口寬0.9米、深0.45米,系用整段楠木挖空製成。外壁光滑木紋依舊,內壁布滿焦炭和斧鑿斑斑痕迹,這是古代先民經過數十次用火烤焦后不斷用斧鑿制加工成的。經碳14測定,這舟距今已有2800年歷史,當屬西周時期遺物。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完整的獨木舟,號稱“天下第一舟”。
現在的艦船是從以上三種類型獨木舟演變過來的。

各地的


獨木舟不是中國獨有,國外一些地區也發現了不少的獨木舟。在蘇格蘭境內佩斯地方的湖層里,發現獨木舟。
在瑞士和其鄰近地區,也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獨木舟。除此之外,印第安人的獨木舟和波利尼希人的雙體獨木舟也較有名。印度有種獨木舟,其船側裝有可以放置貨物的橫木板。新幾內亞的獨木舟可以幾條橫排在一起,上面用橫樑固定,橫樑上鋪坐席,還裝有風帆,可以航海。
在英國約克郡一個沼澤里,發掘出了一支公元前7500年的木槳。這支槳一定是用來劃一種中間掏空的獨木舟的。在荷蘭發現了一隻這樣的獨木舟,其年代約為公元前6300年。在英國發現的一隻獨木舟,長達16米,寬1.5米。
獨木舟後來演變成木板船和木結構船,直至今天的各類船舶。可以這樣說,沒有獨木舟,就沒有現代艦船。

現代的


獨木舟,滿語赫哲語都稱為“威呼”,有的地方俗稱“快馬子”船,是用整根的大樹榦砍鑿製成。長兩丈有餘,寬以能坐下一人為度,平口圓底,兩頭尖並微上翹。船槳長近一丈,中段是手握的槳把,兩端是槳葉板,用時左右交替划行。這種船小的只容一人,大的可坐五六人,自清代初年在東北林區就很流行。乾隆皇帝在東巡盛京時,曾兩次把駕“威呼”作為故鄉的“土風”賦詩題詠,稱讚這種“制堅質樸提攜便,圓底平舷坐起康”的獨特水上交通工具。後來人們也用木板來製作這種長而窄的小船,仍稱其為“威呼”。除單獨行駛外,“威呼”也可以兩隻用木板並聯,稱為“對子船”,用來在漲水的季節運送車輛和貨物,能在江河裡比較平穩的行駛。在封凍和冬季,人們把“威呼”搬到岸上,有的還用來做喂馬的槽子,可謂是“物盡其用”了。
東北一些林區獵民還有一些頗具特色的水上交通工具。比如鄂倫春等民族使用的獸皮船,是用剝下的整張犴皮或鹿皮朝外製成船形,然後晾曬,乾燥定型后就可以下水使用。這種獸皮船能載重二三百斤,乘兩三個人或裝少量貨物都可以。因它輕便易攜,又很結實,多在水流不太急,水面不寬的小河泊使用,但不能一次用得時間太長,以免把皮子泡軟,影響浮力。在諸多類型的“船”中,算是十分特別的了。
江南,尤其是湖川(湖南、湖北、四川、重慶)一帶,過去乃至當前也流行一種名為“舢板”或者“划子”的小船。“划子”用木板精心拼裝而成,其造型與獨木舟類似;為攜帶“鸕鶿”打漁的漁民所專用。以往,撐“划子”是江南小河上的一個特有的風景。

有關奧運


起源

皮划艇分皮艇和划艇兩個項目。皮艇起源於格陵蘭島上的愛斯基摩人所製作的一種小船,這種船用鯨魚皮、水獺皮包在骨頭架子上,用兩端有槳葉的槳划動。划艇則起源於加拿大,因此又稱加拿大划艇。實際上,這兩種艇都是從獨木舟演變而來的,因此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日本、韓國、朝鮮、香港、澳門等地都把皮划艇稱為獨木舟。
獨木舟是人類祖先在原始社會就已廣泛使用於漁獵和運輸的水上勞動交通工具。原始的獨木舟在世界許多地方發現過,例如非洲的埃及、南亞的印度和西歐的荷蘭。在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浙江湖州錢山漾、浙江餘姚河姆渡、福建連江、廣東化州等都出土過獨木舟或船槳的殘骸,這些文物已有5000到9000年的歷史。

現代的運動

皮划艇運動是1865年開始的,蘇格蘭人麥克格雷戈以獨木舟為藍圖,仿製了一條小船,長4.57米,寬0.76米,重30公斤。麥克格雷戈從1865~1867年划船周遊了法國、德國、瑞典等歐洲國家,還編寫了一本書,從而積極推廣了皮划艇運動。1867年他所創建的英國皇家皮划艇俱樂部,舉辦了第一次皮划艇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