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果

沙糖果

沙糖果(Grewia biloba G. Don)【別名】:黑克羅、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樹、馬屎果、蒿葉葉、地石榴、小黑果、老鴉果、小石積木、沙糖果、糖糖果(雲貴川方言)。

目錄

簡介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華西小石積的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O.chinensis Lingsh et Borza]
採收和儲藏:夏季采葉,鮮用或曬乾;夏、秋季挖根,洗凈,切段曬乾。
【化學成份】
葉和針葉主含兒茶酚(catechol),(-)表兒茶酚[(-)-epicatechol]及沒食子醯兒茶酚(gallocatecholo)等。
【性味】
味微澀;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收斂止瀉;祛風除濕。主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痄腮;痢疾;泄瀉腸風下血;陰挺;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鮮吐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