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颯

蕭颯

蕭颯,漢語辭彙。拼音是xiāo sà。釋義:蕭條冷落;蕭索。還形容風雨吹打草木發出的聲音;稀疏;凄涼。

漢語詞語


基本解釋

1.形容風雨吹打草木發出的聲音。
2.蕭條冷落。
3.稀疏;凄涼。
4.蕭灑自然。

引證解釋

形容風雨吹打草木發出的聲音。
①唐 陳羽 《湘妃怨》詩:“商人酒滴廟前草,蕭颯風生斑竹林。”
②宋 王安石 《次韻酬朱昌叔》之六:“長以聲音為佛事,野風蕭颯水潺湲。”
③清 納蘭性德 《唐多令·雨夜》詞:“蕭颯不堪聞,殘妝擁夜分。”
蕭條冷落。
①唐 杜甫 《歌贈嚴二別駕》:“成都 亂罷氣蕭颯,浣花 草堂 亦何有。”
②宋 王安石 《金古》詩之三:“山水寂寥埋王氣,風煙蕭颯滿僧窗。”
③清 狄億 《菩薩蠻》詞:“蕭颯不勝情,孤鴻三兩聲。”
④清 王式丹 《於忠肅公墓》詩:“相望 鄂王 精爽在,靈旗蕭颯暮山空。”
稀疏,凄涼。
①唐 李白 《飛龍引》之二:“下視 瑤池 見 王母,蛾眉蕭颯如秋霜。”
②宋 陸遊 《獨立》詩:“白髯蕭颯一愚公,獨立濛濛細雨中。”
③元 郝經 《女子行》:“詩成淚盡赴江流,蛾眉蕭颯天為愁。”
蕭灑自然。
唐 白居易 《畫竹歌》:“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

文化積澱

從小愛好文學,很小便讀《紅樓夢》。進入台北師專后,對白先勇的《現代文學》、尉天驄的《文季》等十分喜愛,從這方面接觸了大量台灣的當代作家們的作品。外國作家中,對她影響最大的是日本作家的作品,像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夏目漱石等,這使蕭颯的作品,常常表現出日本文學中那種敘述簡潔、格調清新淡雅的風格。

作品

蕭颯於師專一年級時(1970年)躋身文壇,先後出版了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集子共12本。如長篇小說有,《少年阿辛》、《如夢生》、《愛情的季節》、《小鎮醫生的愛情》;中短篇集有《長堤》、《日光夜景》、《二度蜜月》、《我兒漢生》、《霞飛之家》、《死了一個國中女生之後》、《唯良的愛》等。蕭颯的作品多次獲獎,如《我兒漢生》、《死了一個國中女生之後》、《霞飛之家》等。她十七歲,便以“文學天才少女”的姿態成名,她的作品三次入選台灣《年度小說選》(1978年、1980年、1982年),受到不少佳評。她善於捕捉現代都市男女欲情中的人性,善於刻畫現代都市男女愛情中的人性表現,語言質樸,富於情趣,頗受市民和青年歡迎。

風格

小說家張系國認為:蕭颯最擅長描述大都市裡錯綜複雜的男女關係,而這些故事多半有著無可奈何的結局。蕭颯的創作選材在台灣女作家中是較為廣闊的,近年她的創作已走向成熟,尤其是《小鎮醫生的愛情》面世,標誌著她的小說創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小鎮醫生的愛情》以極細膩的敘述手法,呈現了情感世界的無比豐富和深邃。這是一樁不該發生的愛情,然而它又是那樣確鑿地發生了。這場悲劇中的每個人都沒有過錯,都是那麼美好。作者以她女性的善感與多情揭示了這場“畸戀”後面合乎人性的內容。這篇小說寫得極其細緻、抒情,小說帶著淡淡的哀愁,揭示了人物內心深處靈與欲、理與情的掙扎與衝突,在對人性的深入剖析下,描畫出人類生存面臨的諸多困境,比如人的內在欲求與外在戒律的衝突,人對自由的嚮往與種種現實羈絆的對立,人的自我意識的強悍與生物屬性的渺小之間的鮮明對照等等。作者由對生命痛苦的深入體驗,以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表達了對人世缺憾的超越的通脫,對人性弱點充滿了一種人道主義的原諒與寬容。這種深刻的悲劇意識,也許正得力於作者對日本文學精髓的把握吧。作品對人物心理的展露細密、綿長、筆致含蓄委婉,以書中人物的視角與心理互為敘述角度,交叉呈現人物的心態和動作,作者隱於幕後但又無處不顯示出她對人物的寬厚理解與同情,使作品形成了一種舒緩、清淡的抒情風格。

往事

有幾年,張毅、蕭颯和楊惠珊分別以導演、編劇、女主角身份合作,合稱台灣電影界的“鐵三角”。這三角真是撲朔迷離,開始的時候,張毅是蕭颯的丈夫,結束的時候,他歸屬了楊惠珊。而蕭颯,憤而寫下《給前夫的一封信》,此信發表在《中國時報》上,頓時群情大嘩。全社會都同情蕭颯。而投資人、製片人、片商、觀眾——所有藝術工作者的衣食父母,都不要看到那對潘金蓮西門慶、陳世美與公主、姦夫淫婦……張毅與楊惠珊的演藝生命,自此結束。
蕭颯曾寫道:“小說就是人生,總是無可奈何。”婚變以後,她從此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