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市頭村的結果 展開

市頭村

廣東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轄村

市頭村位於南村鎮的北面,距市橋、大石都是10公里,市新路與興業路經村而過,北臨珠江河畔,交通方便。全村面積3平方公里,在冊人口1541戶、5201人,外來人口約10000人(含東線工業區)。市頭村村域面積3平方公里,2個自然村,全村共有2086戶,總人口約1.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5428人、外來人口8600多人,屬於兩級經濟組織,下轄18個生產隊。全村集體收509.8萬元,人均收入15247元,勞動力平均收入22762元。

市頭村姓氏眾多,蔣氏宗祠、梁氏宗祠、陳氏宗祠、吳氏頌慈樓等祠堂保留較為完整。其中蔣氏宗祠是南村鎮現存規模最大的祠堂之一,也是村內古建築群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濃厚的嶺南建築文化特色。

地理環境


市頭村距離市橋10公里,離南村鎮中心2公里,緊靠市新路,離地鐵四號線新造站10分鐘車程在建的地鐵七號線途經本村,交通非常便利。本村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東面與新造鎮相鄰緊鄰黃埔大橋,南面是南村鎮中心,西面是廣州雅居樂花園,北面是珠江、廣州大學城

位置境域

市頭村與坑頭村、羅邊村南村村板橋村、海怡半島花園社區、梅山村、興業社區、樟邊村、興南社區、江南村、雅居樂北苑社區、里仁洞村、星河灣東區社區、官堂村相鄰。

行政區劃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郵政編碼
市頭村440113102202粵A020510000

政治


著力改善民生福利,投入2000多萬元建成市一級學校市頭小學,將投資700多萬元建設區一級標準的市頭幼兒園。高標準建成村社區衛生站,推進農村合作醫療、住院二次報銷和外來工門診報銷制度,並根據村集體經濟效益發放福利分紅,實施孤寡老人、困難群體特別關懷計劃。
市頭村
市頭村

組織架構

番禺區南村鎮市頭村2014年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序號姓名職務性別分工
1蔣志新黨支部書記負責黨支部全面工作
2蔣廣權組織委員負責支部組織工作
3曾少堅紀檢委員負責支部紀檢工作
4吳澤昌宣傳委員負責宣傳工作
5吳亮平支部委員
6陳兆良支部委員
番禺區南村鎮市頭村2014年村委會(聯社常務理事會)組成及分工 
序號姓名職務性別分工
1蔣志新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支部、村全面工作
2蔣錦輝理事長村經濟全面工作
3陳垣興副理事長經濟、消防、安全、工會
4吳亮平村委副主任、民兵營長武裝民兵、環境衛生(協助主任工作)
5蔣廣權組織委員治安、組織、農業
6曾少堅紀檢委員、婦女主任婦女、幼教、紀檢、僑務
7吳澤昌宣傳委員水組、體育、宣傳、文教、財務、文書、社保
8陳兆良支委委員、調解主任國土、調解、民政
9吳淑芬理事計生

經濟


2006年社會總產值14532萬元,同比增長6.5%,其中工業總產值12912萬元,同比增長10.18%。因該村分為村委會、生產隊兩級經濟,2006年村委會純收229萬元,同比增長122.33%;生產隊純收1286萬元,同比增長74.90%。2006年該村村民共收到集體分配款1170萬元。

文化


市頭村重視文化建設,經常組織各類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市頭村組織的龍獅武術團,在國內外舞獅、舞龍比賽中屢獲佳績。每年農曆五月初三,該村都會組織一次大型的龍舟邀請賽,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又增加了現代文明的氣息。 

社會


2006年,市頭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農村工作“經濟建設、環境建設、社會穩定”的三大任務,全面推動市頭村的發展。2006年市頭村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一、村容村貌建設
於2005年至2006年區、鎮、村共投入190多萬元建成該村北約大圍機耕路,該路段為長700多米、寬10米水坭路面的景觀交通要道。
二、精神文明建設
繼承傳統文化,將市頭龍舟及舞獅、舞龍發揚光大。該村於去年市橋龍舟賽中取得傳統龍銀杯第二名、廣州國際龍舟賽傳統龍第二名。每年農曆五月初三在珠江河面市頭村段舉行龍舟賽,以豐富該村村民的文體生活,既鍛煉身體又充分發揮村民的團隊精神,是該村民間活動的一大樂事。該村龍獅隊於2006年香港西貢元旦龍獅邀請賽中榮獲銀獎、廣東省傳統龍獅麒麟錦標賽一等獎、2006年澳門南方獅藝精英邀請賽季軍等多個獎項,並應邀於多哈亞運會參加開幕式表演。
三、綜治建設
2006年村“兩委”積極帶領全村黨員群眾參加黨的先進性教育,甩掉市頭村後進村稱號。加強完善該村東線工業區的各方面工作,組織了一支20多人的東線工業區保安員隊伍並設置了治安崗亭、檢查站。加大投入東線工業區的環衛設施使衛生工作逐步得到完善。加強了領導班子自身建設,於2007年3月29日補選了村主任一名,健全各項制度,村“兩委”團結一致,各項工作開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