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創建於1978年,是北京市屬唯一一所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的院校,2002年進入首都醫科大學,成為其二級學院。學院現設二系一中心:即中醫學系、中藥學系及教學科研實驗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學院現有研究生、本科生、成人高等教育等多種辦學層次。同時擁有中醫學、中藥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在中醫臨床基礎、中醫醫史文獻、中醫診斷學、方劑學及中藥學方向招收研究生。正積極準備條件開展七年制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學院現有本科專業2個。
學院現有學生600餘人,教職工67人,其中正副教授、正副主任醫師、講師等專職教師50人,教師中博士14人,在讀博士4人。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並擁有高益民、李廣鈞、周躍庭、錢英、楊寶琴、高忠英等一批國家級名老中醫,為北京市及全國培養高質量實用型的中醫藥高級專門人才。20多年來,已為北京地區培養輸送了畢業生2000餘人,其中大多數已成為中醫藥行業的骨幹。
學院十分重視中醫藥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在中醫學、中藥學二個一級學科中確定中醫臨床基礎學為優勢學科,中醫醫史文獻學科為特色學科,中藥製藥學為重點建設學科,臨床中藥學為重點扶持學科,其他均為教育必需學科。並制定了以“一優一特一重點一重點扶持”4個二級學科建設為重點的學科發展戰略,同時在教育必需學科建設中全面推進二級學科的建設,突出中醫與中藥緊密結合、基礎與臨床緊密結合的中醫藥學科特色。中醫臨床基礎學科以經典理論(仲景、溫病學說)指導臨床證治研究為切入點,加強基礎與臨床的合作,開展中醫藥防治肝病、代謝性疾病、老年病的研究,在病毒性肝炎、抗肝纖維化、脂肪肝防治等方面取得成果。中醫醫史文獻學科從語言的視角對中醫文獻的語言規律、特點以及在醫學理論發展中的地位、作用進行整理研究,已完成中國古代醫學要籍中重言的研究,並完成了中醫癥狀語言資料庫、消渴古籍網路等多個資料庫的建設,目前正利用學校圖書館資源,深入開展文獻數字客觀化的研究工作。中藥製藥學科利用流體聲能等新技術,對傳統中藥劑型進行改造,在提取、精製、成型、增加穩定性等方面進行應用評價和推廣研究。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學院先後獲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市科委、市衛生局科技進步成果獎20餘項。目前承擔國家級、市局級課題20餘項,另外學院還通過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及專項經費等多渠道籌集資金,使學科建設扎紮實實地推進。
近年來,學院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專家來學院參觀訪問,並先後與日本、美國、加拿大、巴西、以色列、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教學、醫療單位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學院也多次派專家、學者出國參觀講學,為弘揚中國中醫藥文化而不懈努力。目前全院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團結一致,銳意進取,積極探索,立志建立一流的中醫藥學院,為實現首都醫科大學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中醫藥學院的前身是1978年11月成立的北京中醫學院分院,隸屬於市委教育工委和市高教局。1985年2月更名為北京聯合大學中醫藥學院。1986年6月北京衛生職工學院中醫部併入學院,黨的關係轉入市委宣傳部主管,行政關係由市衛生局、市教委雙管,以衛生局為主。
建校以來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醫藥衛生工作方針,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北京市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立足首都,面向全行業,面向基層;以本科教育為主,以培養綜合素質的實用型人才為目標;突出中醫特色,實現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西醫學習中醫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型的辦學模式;強化管理,加強內涵建設,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努力把學院辦成首都高等中醫藥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和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基地。
根據市教委、市衛生局的調整改革方案,中醫藥學院於2001年併入首都醫科大學。學院要抓住這一重要機遇,調整布局,依靠中醫藥學科優勢,藉助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及相關學科優勢,在鞏固本科教育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七年制、第二學位和研究生教育,提高辦學規模和層次。堅持繼承與創新統一;堅持突出臨床能力的培養,增強科研和對外交流能力的培養,向教學科研型轉化;堅持依託中醫藥行業,積極開展產、學、研一體的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方向;堅持把素質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按照中醫、中藥專業要求辦出具有學院特色、有競爭力的優勢專業。以科研為龍頭,教改為動力,隊伍建設為基礎,全面推動學院發展,為創建一流的中醫藥學院而努力奮鬥。
院長:車念聰
黨委書記:王秀娟
常務副院長:車念聰
黨委副書記:龔慕辛
副院長:班樹金
副院長:王蕾
五年制中醫學專業
四年制中藥學專業;
三年制專科專業3個:
中醫學(中醫學美容專業方向)
中藥經營貿易專業
中藥製劑專業;
三年制高職專業2個:
醫學檢驗專業
中藥製劑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