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橋東鎮的結果 展開

橋東鎮

江西省豐城市轄鎮

橋東鎮位於豐城市南部,距新城區10公里,轄22個村(居)委會。總面積111.73平方公里,境內秀水,富水穿境而過,山川秀美,鍾靈毓秀,東部有中國最美的鄉村學校—曉春學校,西部是自然生態環境最佳的富硒產業基地—橋西丘陵水岸,南部是原生態森林山水—三門湖景區,北部有我市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再生金屬園區—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常住人口37858人(2017年)下轄地區有更新村,南山村,朱坊村,七里村等。其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以農業為主。

歷史沿革


橋東鎮 2張
橋東鎮
宋淳祜元年(1241)屬豫章豐城折桂鄉。
元朝初期,在高腳廟(又名“朱坊街上”)靠透水西側設有店鋪,進行交易,經過幾百年的演變,逐漸向西移到富水東側,后又發展到富水西側。為了交通方便,在河上架了兩座橋(上橋和下橋),富水東側為橋東,富水西側為橋西。
元代(1286)年間,橋東屬江西龍興路富州。
明洪武九年(1376)屬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三坊。
民國元年(1912)屬江西豫章道豐城縣。
民國十五年(1926)為豐城縣第三區的橋東、橋西2鄉和第二區的丁橋鄉。
建國初期(1949),屬劍南區,不久改屬第三區(駐地石灘)。(為丁橋、七里等9鄉)
1950年屬第九區(駐地橋東)。
1958年合設橋東公社,
1961年分為橋東、本橋、南山公社,屬橋東區。
1964年撤區並社,復為橋東公社。
1965年,成立鐵路區公社,轄橋東,三橋等29個社。
1968年,又撤區並社並隊,原鐵路區撤銷,恢復橋東公社。
1984年改置橋東鄉,
1996年設鎮。

地理環境


位置地域

橋東鎮 2張
橋東鎮
橋東南接洛市礦區,北臨豐城城區。京九鐵路、豐洛鐵路、豐樂公路、豐撫公路皆穿境而過;特別是豐城市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座落橋東境內,海鐵聯運集裝箱裝卸站、川氣東輸豐城南供氣站又相繼規劃落戶橋東。橋東成為投資創業的一方熱土,為橋東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和活力,也為橋東經濟強勢崛起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京九鐵路、豐樂公路、撫豐公路皆穿境而過,豐洛鐵路橋東貨運站座落在城崗山工業小區內,交通便利,經濟活躍。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開發利用價值高,境內中型水庫——三門湖水庫坐落鎮西南側,聳峰山景點位於三門湖畔的群山之中。全鎮小型水庫、港塘星羅棋布,水面資源眾多,開發潛力巨大。

土地資源

全鎮擁有耕地面積4萬畝,山地面積10萬畝,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正所謂“山上綠色銀行,山下優質糧倉”。
富硒土壤豐富,富硒物產富饒,富硒水稻、中藥材市場走俏,富硒瓜果四季飄香。

礦產資源

地下硫磺礦,鐵礦石儲量豐富。

行政區劃


21個行政村:
序號名稱
1藍田
2朱坊
3盛家
4杜坊
5上車
6上青
7下青
8七里
9葛塘
10象牙
11南山
12株橋
13明星
14栗花
15更新
16丁橋
17前進
18展山
19路邊
20觀建
21東岸
橋東鎮下轄2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82個自然村,213個村民小組:
序號名稱
1更新村
2南山村
3象牙村
4展山村
5路邊村
6明星村
7藍田村
8栗花村
9株橋村
10葛塘村
11朱坊村
12上青村
13下青村
14上車村
15七里村
16杜坊村
17前進村
18丁橋村
19觀建村
20東岸村
21盛家村

人口民族


人口

共35748人,基本上為江右民系。

經濟


綜述

油茶種植
油茶種植
橋東鎮的主導產業是:花卉苗木、油茶、蔬菜、畜牧水產、新型環保建材、物流運輸、商品貿易。橋東鎮按照“做強特色農業,拓展新型工業,壯大商貿物流,完善基礎設施,繁榮社會事業,建設橋東新鎮”的主題思路,夯實傳統產業基礎,以產業支撐為主攻方向,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著力優化發展環境,築巢引鳳,以商招商,先後有江西信和金屬製品公司、強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巴橋體育用品公司等一批實力強大的企業落戶橋東鎮。

農業

橋東鎮耕地面積4.5萬多畝,山地75705畝,水面3600畝。農業產業化已初具規模,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大豆、紅薯、油茶、花生、芝麻等,糧豆總產量29000噸,油脂總產500噸。有山地面積7.6萬畝,以杉、松、油茶為主。橋東鎮從外地引進濕地松池杉等新樹種,並且成為松香油的產地,年砍伐木材300立方米,雜木100立方米,油茶籽產量600噸,山地鬱鬱蔥蔥,林木積蓄量大。結構調整加快,特色農業凸顯。在發展傳統農業的同時,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橋東鎮早稻優質稻面積達80%以上,二晚優質稻面積達95%以上,發展早季節、反季節蔬菜2000多畝,稻田旱蓮藕1000多畝,開挖魚塘100多畝,水禽水產養殖得到快速發展,引進茶薪菇、姬松茸等名貴食用菌新品種,並形成了生產加工一條龍服務,特色種養初具規模。
橋東鎮境內水塘、河港縱橫交錯,有可養殖水面3669畝,以養魚、鴨、鵝為主,特別是棚鴨圈養,實行水禽水產立體養殖,經濟效益倍增,年產鮮蛋1000多噸,鮮魚800噸。擁有大小水庫84座,自流灌溉面積4萬多畝。2002年,橋東鎮工農業總產值達29186萬元,財政收入549萬元,農民人純收入2486元。思想觀念更新,個私經濟崛起。橋東鎮在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上,做到政策上放寬,思想上放膽,條件上放開,管理上放活,支持、扶持個私經濟的發展,建成了城崗山個體工業小區,區內有大型建材廠7家,成為遠近聞名的建材基地。橋東鎮個體運輸業突飛猛進,擁有各類運輸車400多部,個體汽車100多輛,長途貨運、短途運輸並舉,是名符其實的運輸之鄉,商業服務興旺發達,個私經濟支撐半壁江山。

工業

開放力度加大,招商政策傾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台了《橋東鎮招商引資優惠辦法》,提出了“只要來橋東,生意能成功”、“客戶進了門,就是橋東人”,抽出最優秀的人招商,拿出最好的地引商,營造最佳的環境納商。優惠的政策,豐富的資源,親商的氛圍是客商投資辦廠、借地生財的風水寶地。現已引進資金對集鎮第一、二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吸引客商建成了橋東中學學生公寓,浙江老闆興辦了橋東松香廠,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
立體養殖
立體養殖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一是按照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以點帶面,逐步實施。大力實施飲水工程,以村容村貌整治為主線,以改水、改廁為重點,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資金方面通過村民自籌一點,向上級爭取一點,政府資助一點的方式進行,確保了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和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08年全鎮完成改水改廁農戶210戶。二是著力整治農村環境,美化、凈化村容村貌,紮實開展文明村組、五好文明家庭戶創建活動,革除農村生活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科學、向上的生活方式,營造一個群眾安居樂業、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先後新建沼氣池60座,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的衛生環境。2008年,全鎮投入資金100餘萬元抓好了明星官溪一組、觀建徐家、杜坊湖坑、上車高溪、前進湯家、更新陳家等六個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較好地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

交通


興建了城崗山水泥公路,改造了集鎮水泥路面,完成了程式控制電話進組,光纜電視入戶,豐樂公路、豐撫公路、京九鐵路、豐洛鐵路皆穿境而過,距京九線豐城南站僅2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獨特。

社會


教育

共有中學二所,中心小學一所。

醫療衛生

橋東鎮 2張
橋東鎮
橋東鎮中心衛生院環境優美,多次榮獲省市表彰。
市政
住房新型化建設穩步推進。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凈化、硬化”工程,加大舊村改造力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投資8.6萬元,完成了四個居民小組新農村建設規劃,制定了新農村建設方案,優先安排住房緊張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願到新區建設而且願意拆舊建新的群眾建房。
社會和諧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建起了文體活動中心,組建起了宣傳、科技、法制、文藝四支隊伍,有計劃地開展了活動;成立了村委會警務室、綜治工作室,全面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全方位接受群眾監督,民間糾紛調解率、治安滿意率均達98%以上。
發展方向
1、進一步掀起招商引資新高潮,大力推進開放性經濟。努力實現“三
個轉變”,即由“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由“招內商為主”向“內外商並重”轉變、由“大招商”向“招大商”轉變。橋東鎮把主要精力、主要力量、主要措施放在抓大項目、引大企業、做大產業上,搞好入園企業協調服務工作,確保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力爭在引進世界知名品牌企業上有新的突破。橋東中學
2、進一步掀起全民創業新熱潮,全力發展民營經濟。橋東鎮上下迅速掀起新一輪思想解放熱潮,大力營造全民創業、和諧創業的濃厚氛圍。依託聖迪樂食品有限公司和潤禾花卉苗木等企業帶動群眾自主創業,著力做大做強花卉苗木、禽畜養殖蔬菜等致富產業,培育各類創業主體,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3、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著力打造服務平台。加快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評議評價體系,努力提升服務創業的工作水平。確保敬老院建設、農村中小學“三集中”布局調整、村組公路改造工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5件實事承諾兌現。
4、進一步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努力促進社會和諧。加強森林防火、加油站和易燃物品的安全管理,及時調解“雙搶”期間因水、電等引發的矛盾糾紛,抓好夏糧收購工作順利進行,繼續實施扶貧幫困,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營造良好的和諧平安局面。

旅遊


橋東鎮最高點為西南部聳峰山,海拔159米。因山峰聳峭故名,又名龍背山,以山脊形似龍背而得名。山頂有聳峰殿高入雲端,雄偉壯觀,為江南著名道教聖地。聳峰殿有寺廟四幢,為清朝所建。
聳峰山下的石年前休閑山莊,其石年湖常年碧波蕩漾,花木茂盛,是回歸自然,會議、培訓、休閑、觀光的理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