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將軍
古代對將軍個人能力的一種封號
伏波將軍是古代將軍封號,伏波其命意為降伏波濤,歷朝歷代中曾出現多位被授予伏波將軍的人物,其次是前、后、左、右及眾多的雜號將軍,如強弩將軍、拔胡將軍、浚稽將軍、貳師將軍、橫海將軍、樓船將軍、將屯將軍、護軍將軍等。伏波將軍即是這眾多雜號將軍中之一。
伏波將軍只是鑒於個人能力的的稱號。第一位出任伏波將軍的即漢武帝時候的路博德,最著名的伏波將軍是東漢光武帝時候的馬援,第三位榮任伏波將軍的是漢末建安時候的陳登,繼陳登之後,建安時期還有一位伏波將軍,那便是曹魏的夏侯惇,曹魏立國后,還任命過四位伏波將軍:滿寵、甄像、孫禮、盧欽。任期最長的伏波將軍是西晉的孫秀。晉代另外還有伏波將軍三人。著名的煉丹術士 葛洪 另外兩位伏波將軍,則都是晉軍都督陶侃手下的屬將。最後的伏波將軍是南朝陳代的王飛禽。
伏波將軍是古代對將軍個人能力的一種封號,伏波其名意為降伏波濤,歷朝歷代中曾出現多位被授予付伏波將軍的人物。
第一位出任伏波將軍的即漢武帝時候的路博德。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王相呂嘉發動叛亂,殺害漢朝使節和南越王趙興及王太后,武帝任命路博德為伏波將軍、楊仆為樓船將軍,率船隊十萬人會師番禺,次年冬,叛亂蕩平,漢朝在南越地區開置儋耳、珠崖、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等九郡。終西漢王朝兩百餘年,伏波將軍僅此一人。路博德後來因犯事削爵貶官,以強弩都尉終。
伏波將軍銅像
馬援在東漢時代早期對外族的抵禦的功勞是整個漢朝人們的都不敢忘記的。東漢末年。朝綱不再,更是外族侵犯,好在有他後人馬超威震羌族,還有公孫瓚北戰烏丸,諸葛亮七擒孟獲。不過當時人困難在即但又轉危為安又不知道謝誰只要謝祖宗顯靈。
第四回中也也有孔明攀藤附葛而到見一石屋之中塑一將軍端坐旁有石碑乃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廟:因平蠻到此土人立廟祀之。孔明再拜曰:亮受先帝託孤之重今承聖旨到此平蠻;欲待蠻方既平然後伐魏吞吳重安漢室。今軍士不識地理誤飲毒水不能出聲。萬望尊神念本朝恩義通靈顯聖護佑三軍!祈禱已畢出廟尋土人問之。隱隱望見對山一老叟扶杖而來形容甚異。孔明請老叟入廟禮畢對坐於石上。孔明問曰:丈者高姓?老叟曰:老夫久聞大國丞相隆名幸得拜見。蠻方之人多蒙丞相活命皆感恩不淺。孔明問泉水之故老叟答曰:軍所飲水乃啞泉之水也飲之難言數日而死。此泉之外又有三泉:東南有一泉其水至冷人若飲之咽喉無暖氣身軀軟弱而死名曰柔泉;正南有一泉人若濺之在身手足皆黑而死名曰黑泉;西南有一泉沸如熱湯人若浴之皮盡脫而死名曰滅泉。敝處有此四泉毒氣所聚無葯可治又煙瘴甚起惟未、申、酉三個時辰可往來;余者時辰皆瘴氣密布觸之即死。
孔明曰:如此則蠻方不可平矣。蠻方不平安能并吞吳、魏再興漢室?有負先帝託孤之重生不如死也!老叟曰:丞相勿憂。老夫指引一處可以解之。孔明曰:老丈有何高見望乞指教。老叟曰:此去正西數里有一山谷入內行二十里有一溪名曰萬安溪。上有一高士號為萬安隱者;此人不出溪有數十餘年矣。其草庵後有一泉名安樂泉。人若中毒汲其水飲之即愈。有人或生疥癩或感瘴氣於萬安溪內浴之自然無事更兼庵前有一等草名曰薤葉芸香。人若口含一葉則瘴氣不染。丞相可速往求之。孔明拜謝問曰:承丈者如此活命之德感刻不勝。願聞高姓。老叟入廟曰:吾乃本處山神奉伏波將軍之命特來指引。言訖、喝開廟后石壁而入。孔明驚訝不已再拜廟神尋舊路上車回到大寨。次日孔明備信香、禮物引王平及眾啞軍連夜望山神所言去處迤邐而進。入山谷小徑約行二十餘里但見長松大柏茂竹奇花環繞一庄;籬落之中有數間茅屋聞得馨香噴鼻。孔明大喜到庄前扣戶有一小童出。孔明方欲通姓名早有一人竹冠草履白袍皂絛碧眼黃髮忻然出曰:來者莫非漢丞相否?孔明笑曰:高士何以知之?隱者曰:久聞丞相大纛南征安得不知!遂邀孔明入草堂。禮畢分賓主坐定。孔明告曰:亮受昭烈皇帝託孤之重今承嗣君聖旨領大軍至此欲服蠻邦使歸王化。不期孟獲潛入洞中軍士誤飲啞泉之水。夜來蒙伏波將軍顯聖言高士有葯泉可以治之。望乞矜念賜神水以救眾兵殘生。隱者曰:量老夫山野廢人何勞丞相枉駕。此泉就在庵后。教取來飲。於是童子引王平等一起啞軍來到溪邊汲水飲之;隨即吐出惡涎便能言語。童子又引眾軍到萬安溪中沐浴。
第三位榮任伏波將軍的是漢末建安時候的陳登。陳登是廣陵一帶的豪強,其父親為東漢名士陳圭。曹操為對付呂布,任陳登為廣陵太守。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呂布被殺,陳登因功加拜伏波將軍。建安五年夏,孫策以兵圍陳登於廣陵之匡奇城,屬下紛紛請求陳登棄城逃跑,陳登斷然拒絕說:“吾受國命來鎮此土!昔馬文淵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北滅群狄,吾既不能遏除凶慝,何逃寇之為邪?”於是閉城設計,發動夜襲,大敗孫策軍。
繼陳登之後,建安時期還有一位伏波將軍,那便是曹魏的夏侯惇。由於曹操與夏侯家有血緣關係,故夏侯惇在曹軍中倍受親信。建安九年,曹操掃平河北,夏侯惇以功遷伏波將軍,並繼續擔任河南尹(太守)。至建安二十四年拜為前將軍止,夏侯惇連任伏波將軍十五年,比馬伏波長一倍。
曹魏立國后,還任命過四位伏波將軍:滿寵、甄像、孫禮、盧欽。其中甄像是魏明帝曹叡之母甄后的親侄子。青龍二年(公元234年),曹叡派他以伏波將軍的印信持節監諸將東征孫權,大軍方至,而孫權已退,甄像返還復命,仍任射聲校尉,前後才兩三個月,大概是任期最短的伏波將軍。
任期最長的伏波將軍是西晉的孫秀。孫秀本是吳主孫權四弟孫匡的嫡孫,時任東吳前將軍。孫皓上台後,猜忌宗室,殘害忠良。孫秀既是宗室至親,又手握重兵,駐守夏口重鎮,孫皓有如芒刺在背。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孫皓讓親信何定率五千人往夏口打獵。孫秀聞訊大驚,連夜攜帶家小隨從逃往晉朝。晉以孫秀為驃騎將軍,封會稽公。十年後,一片降幡出石頭,孫皓成了晉朝階下囚,孫秀以亡國支庶,降為伏波將軍,雖然將軍府衙依舊開,卻空有其名,已無軍可領。如此以往,竟至二十餘年,死而後已。
晉代另外還有伏波將軍三人。著名的煉丹術士葛洪,年輕時參與平定石冰之亂,勝了一場小戰,便得了個“伏波將軍”的封號,才二十剛出頭的小夥子,並不把它當一回事,竟棄印尋師學煉丹去了,後來著有《抱朴子》等書,宣傳他的神仙導養之法和煉製金丹之術。另外兩位伏波將軍,則都是晉軍都督陶侃手下的屬將,皆無可稱述。
南北朝時代似乎什麼都亂糟糟的。即於伏波將軍的任命也不例外。這段時期中,僅正史所載,有名姓可考的,領受過伏波將軍稱號的多達四十餘人。其中拓跋魏任命最多,不下三十餘人。這大概與北魏政權過分崇拜漢族政治文化密切相關。然而多則濫矣,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三十餘人中,無一有影響者。
最後的伏波將軍是南朝陳代的王飛禽。陳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正月,陳宣帝病故,太子陳叔寶尚未登基,太子次弟始興王陳叔陵於宮中發難,持銼葯刀襲殺太子,企圖取而代之,未能得逞,於是倉惶逃竄。眾追至街巷,將其刺倒在地。太監王飛禽也衝上前,拔刀朝倒地的陳叔陵連砍十數刀。事後論功行賞,王飛禽被封為伏波將軍。
伏波將軍的稱號,由於馬援以及路博德所建功勛業績熔鑄於其中,數百年間噹噹作響。歷代帝王和朝廷都十分珍重,不肯輕易授人。陳登以太守領郡兵,其後以賞功再加拜伏波將軍,用文官兼武職,將軍實職成虛銜,即於其稱號已存降損之嫌。夏侯惇晚年屢恨伏波名號為漢官,多次請求撤換,后終如所願,伏波聲威又銷去了許多。孫秀由驃騎將軍降格為伏波將軍,加上他亡國支庶的身份和貳臣形象,使伏波名號再度受損。葛洪得之太易,又棄之不顧,使伏波名聲損之又損。北魏王朝撿來當寶貝,大封特封,由於太多太濫,於其名號更是糟蹋得不成樣子了。至陳代王飛禽以一宦者舉一小功而得封,則更為人所不齒,隋唐時所修《陳書》中直書“閹豎王飛禽”,足見人情之所惡。自陳之後,一千三、四百年間,再也找不到“伏波將軍”的蹤影了。後世提及伏波將軍者,唯念馬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