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稷
唐代衡州刺史
許稷,字君苗,莆田人。曾在京師與歐陽詹、林藻等酒會,激於林藻戲語,隱終南山,苦學三年,出就府薦,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舉進士,歷南省員外,終衡州刺史。《全唐詩》錄其二詩,《全唐詩外編》補詩一首,《全唐詩續拾》補斷句六。
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許輔乾官泉州刺史,后卒於泉州任上,遷葬莆陽,其子懋文、懋武即家莆陽。東井群盜掠莆,懋武起義兵剿除之。余盜復來報仇,懋文復家於泉。許稷為輔乾之孫也,其裔聚居於沿海東嶠、許厝一帶。莆田許氏源流為:高陽—汝南—安陸—莆田,其門聯為“太岳家聲大,高陽世澤長。”李俊甫《莆陽比事》“烏石官職莆陽朱紫”條載:“上林許,唐刺史稷之後;仙溪東許,員外尚之後、御史搏之族;松嶺上許下許,同出員外尚后;仙游許倉巷許,都官禎之後;跫橋許,滁守巽之後。”許氏為莆陽望族,簪纓世第,宋代尤隆。
許稷少年,美鳳儀,善談論,警敏能文,性喜漫遊。嘗謁九鯉湖,知何氏兄弟九人之初至也,止於南山而煉丹於湖,丹成飼鯉化龍,乘之而去,故此山名九仙,湖曰九鯉,總名曰何岩,皆以何氏始。稷詩興勃發,口吟《九鯉湖》五律一首:“道是燒丹地,依然雲水居。山空人去后,夢醒客來初。溪雨飛沙霽,石門隱霧虛。高歌對明月,松影落扶疏。”許詩力大思雄,乍看平淡,但仔細品味,讀者會在平中見奇。詩之首聯為虛寫,謂九鯉湖為九仙煉丹之處。頷聯、頸聯為實寫,筆鋒一轉,指的是乞夢之人來往不絕,其夢多麼靈驗。面對瀑布飛雨,霧氣迷茫,詩人置身其中,頓覺仙山神秘莫測。尾聯道出詩人遠離世俗獨處,對著明月高歌,抒發無限寬慰之胸中豪情!眼前的青松在明月的映照下,顯得高低疏密有致,分外挺拔可愛。此詩構思奇巧,章法跌宕騰挪,獨具風采,別有情趣。
許稷與歐陽詹、徐晦、陳翊、林藻友善,早年嘗會聚一起,在徐彥伯創辦的莆陽延壽溪陳岩琉璃院(今景祥寺)讀書,少年尚志,慨然奮發。德宗貞元七年(791)辛末科省試,清源軍舉子惟林藻擢尹樞榜進士。許稷雖年青即登上仕途,但在科名和仕途上卻和徐晦一樣不順利,屢屢受挫,也屬懷才不遇者。貞元八年(792)壬申科省試,歐陽詹擢賈稜榜進士,為一甲第二人,是榜所取多天下孤雋偉傑之士,韓愈亦在其中。而許稷與徐晦得來的卻是落第的悲嘆和奔波於道途的辛酸。
俗云:“安求一時譽,當期千載知。”黃璞撰《閩中名士傳》載:“許稷挾策入關,遇舍人陳翊(字載物,福州閩縣人,官終戶部員外郎,知制誥,工詩,以文章名於時)、四門助教歐陽詹(字行周)、校書郎邵楚長(字待倫、待翰,閩縣人,工詩)、侍御林藻(字緯乾)。在京師,閩川舉子醵酒食,會諸先達,詹以稷為鄉人親故,特與之。藻酣,乃戲曰:‘今日之會,子何人斯,輒冒其間。’稷投杯憤悱(形容冥思苦想而言語不能表達),曰:‘男兒患不能立志霄漢,其有扃鐍(加在門窗或箱篋上的鎖),王侯出處豈必常耶?叨此一飧,稷之過矣。’遂噦(嘔吐)酒而去。深入終南山隱,學三年,出就府薦,遂擢第。”
貞元十七年(801)辛巳科省試,禮部侍郎高郢知貢舉,試題《樂德教胄子賦》和《閏月定四時》詩。許稷與徐晦俱久困名場,今日又參加省試,稷作《閏月定四時》詩云:“玉曆窮三紀,推為積閏期。月余因妙筭,歲偏自成時。乍覺年華改,翻憐物候遲。六旬知不惑,四氣本無欺。月桂虧還正,階冥蓂(瑞草)落復滋。從斯分曆象,共仰定毫釐。”(見《文苑英華》卷一八一《省試二》)。可惜這一年,孤立無援而有真才實學的許稷與徐晦,乃被排斥於及第者行列之外,“困苦饑寒,踣而未能奮飛者,誠有說也。”
貞元十八年(802)壬午科省試,考官為中書舍人權德輿,試題《風動萬年枝詩》等,此科大比,徐晦“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終擢甲魁第一人(狀元)。許稷亦“吐言貴珠玉,落筆迴風霜。”其所撰《風動萬年枝詩》云:“瓊樹春偏早,光飛處處宜。曉浮三殿日,暗度萬年枝。婀娜搖仙禁,繽翻映月池。含芳煙乍合,拂砌影初移。為近韶陽煦,皆先眾卉垂。成陰知可待,不與眾芳隨。”(見《文苑英華》)卷一八七《省試八》)。許稷終於擢徐晦榜進士,是科“二十三人初上牒,百萬千里盡傳名。”人頌權德輿,“共賀春司能鑒識,今年定合有公卿。”
憲宗元和年間(806—820),許稷歷官比部尚書郎,為政有方,愛民如子,清操如君苗,吾閩少有。憲宗西幸,稷從駕有勞,賜賚(賞賜)甚厚,仕終衡州刺史。
稷嘗作《江南春》三首,詞甚綺麗。莆陽許氏科第自稷發軔於唐,勃興鼎盛於宋。到了宋寶元元年(1038),仙游縣許稹擢呂溱榜進士,官監察御史,至宋淳祐元年(1241),莆田縣許一鶚擢徐儼夫榜進士迄,共二十三人登進士第。明、清兩朝,莆陽許氏科第逐漸式微,僅有許瀚、許一星、許國器、許侃、許基五人登進士第,加上宋代許惲、許宗成、許可久、許惟高、許韙為特奏名,共有三十四人金榜題名。
許稷生平事迹可見黃璞《閩中名士傳》、李俊甫《莆陽比事》、黃仲昭《八閩通志》卷之七十二人物、卷之八十六拾遺、何喬遠《閩書》卷之八十一英舊志、鄭岳《莆陽文獻》列傳五、彭定求《全唐詩》卷三四七、徐松《唐登科記考》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