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6條詞條名為巴黎聖母院的結果 展開
巴黎聖母院
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巴黎聖母院
《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巴黎聖母院》講述了吉卜賽少女艾斯米拉達在街頭賣藝,聖母院教堂副主教克洛德欲將她佔為已有,後來發現她另有情人,便刺殺她的情人並嫁禍於她,致使她被判死刑。相貌奇醜、對艾斯米拉達充滿愛慕和謙卑之情的敲鐘人卡西莫多把她救到聖母院避難。巴黎下層社會的乞丐和流浪人為了營救艾斯米拉達,圍攻聖母院。國王派菲比斯領兵前去鎮壓。混戰中,克洛德將艾斯米拉達劫走,威逼她屈從自己的淫慾。遭到拒絕後,克洛德把艾斯米拉達交給官兵,在鐘樓上獰笑著看著她被絞死。卡西莫多在絕望與憤怒中把撫養他長大的克洛德推下鐘樓摔死,自己抱著艾斯米拉達的屍體在地窖殉情。
《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巴黎聖母院》的作者雨果通過描寫四個處於不同地位、不同階級的男人對艾斯米拉達內容不同、形式不同的愛,在強烈的對照中揭示了美與丑、善與惡、情與欲、靈魂與軀體的內在矛盾。雨果說:“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後。”
作者:(法國)雨果(Hugo V.)
“我的慘談源自醜陋,你的不幸來自美麗。我只能是那高塔上的敲鐘人,在最聖潔的場所,做最慘淡的夢。……下一世,哪怕不幸被太陽拋棄,做你的影子仍是美的。”《巴黎聖母院》讓我陶醉,讓我心碎。
聆聽巴黎聖母院震撼人心的鐘聲,感受雨果送給全人類的珍貴禮物。
——魔王s(《知音漫客》暢銷漫畫家,代表作《暗夜協奏曲》)
“我的慘淡源自醜陋,你的不幸來自美麗。我只能是那高塔上的敲鐘人,在最聖涪的場所,做最慘淡的夢。……下一世,哪怕不幸被太陽拋棄,做你的影子仍是美的。”《巴黎聖母院》讓我陶醉,讓我心碎。
——全力少年(《浸客·小說繪》趣人氣插畫家,代表作《龍族大畫集》)
聆聽巴黎聖母院震撼人心的鐘聲,感受雨果送給全人類的珍貴禮物。
——魔王s(《知音漫客》暢銷漫畫家,代表作《暗夜協奏曲》)
序
實用知識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並立的兩座豐碑
兩個巴黎:城市的地下與塔尖
對於很多從未到過巴黎的人來說,巴黎與巴黎聖母院所承載的意義,早就超過了它們本身樸素的存在。
這座城市與這個城市符號,在全世界人們的想象里,簡化成一連串美麗的、令人無限遐想的詞語:優雅、高貴、繁華、浪漫又風情。而十九世紀的巴黎,是拿破崙的巴黎,更是國王、宮廷與貴族的巴黎。可是在我年紀還不到兩位數的時候,第一次讀到雨果先生的《巴黎聖母院》,便知道了,事實上,一直存在著另外一座巴黎——被遺忘和被忽略的,地下的、遊民的、看不見的巴黎。
另一座巴黎,在雨果的筆下,是屬於流浪者、乞丐、棄兒、畸形人、瘋子和詩人的世界。這個世界就像是巴黎今天的地下鐵,混亂、失序,充斥著尿騷味。而屬於主教、神甫、法官、劊子手與警察的那個巴黎,則冰冷地高聳著,如同那座眾人敬仰的聖母院,投射出大片陰影,籠罩著地下的巴黎,像是要為巴黎城遮醜似的。
愚人之王,卡西莫多,要說丑,沒有比他的樣貌更丑、更嚇人的了。羅蘭塔里的瘋女人巴格·尚菲勒,因為精神上的混亂以及對美的信仰的喪失而活得那樣頹廢陰冷,也是丑。神甫克洛德那讓人心生寒意的眼神與心計,更是丑。可假如丑只有丑——假如卡西莫多沒有靈魂,假如尚菲勒沒有往事,假如克洛德沒有執念——那麼一切美醜也就都失去意義了。丑從來都是因為美而存在的,它有時作為美的對立面與之交鋒,有時則心平氣和地與美對話,而另外一些時候,丑與美融為一體,難辨彼此。美醜如此,善惡如此,愛恨如此,兩個巴黎之間亦如此。《巴黎聖母院》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對於其中的每一個人物、每一件事、每一處景,你都無法用簡單粗暴的定語去修飾。
對於卡西莫多來說,他粗糙的皮膚下面流動著的是吉卜賽人的血液。儘管他被神甫克洛德在封閉的聖母院內養大,當他在刑場受刑而神甫離他而去的時候,他便成了聖母院的棄兒。失去了聖母院的庇護,又被艾斯米拉達救起,卡西莫多不自覺地就帶著他那吉卜賽血統墜入了另一座巴黎。而守在聖母院里的克洛德,一心想要製造蠱惑人心的宗教奇迹,企圖有朝一日登上塔尖從而佔據權力制高點,他所依賴的工具卻是兩個吉卜賽人——卡西莫多生來就流著吉卜賽人的血液,而艾斯米拉達則成長於吉卜賽人之間,是個精神上的吉卜賽人。也許連神甫自己也末覺察出這其間的荒誕,只因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往上爬,並非為了他所皈依的信仰。到最後,他終於到了塔頂——摔下來;而兩個吉卜賽人各自上升,一個被吊死,一個孤零零立在塔尖。兩個吉卜賽人的屍骨擁抱在一起,儘管表面看來這兩張面孔的差異是那麼巨大,兩個靈魂卻把愛、正義與責任擁在了一起。而愛、正義與責任不正是高高在上的宗教向底下的子民們所宣揚的嗎?地下的世界與地上的世界彷彿在一瞬間顛倒了,又或者,從來就是顛倒的。
我合上書,想著:吉卜賽人——流浪者,他們從地下流浪到塔尖,卻在塔尖死去了。大概有一些靈魂,註定是屬於地下的世界。他們在那裡更自由、真實和生動,不必假裝優雅或高貴,因為那些地上的人們、那些聖母院里的人們需要穿戴在身上給人看的東西,根本就生長在他們的靈魂深處。
不只是在十五世紀的巴黎,流浪者、棄兒、畸形人、瘋子和詩人的世界,也存在於今天的巴黎。或者說,這個奇異的世界隱沒在今天所有的大都市裡,無論是巴黎還是阿姆斯特丹,或者北京、上海。或許,每一座城市裡面都有幾座聖母院、幾個格林廣場,還有幾條奇迹街。
我沒有去過巴黎,但是聽去過那裡的人們說,巴黎的地上世界雖然大體上如人們所描述的那般大氣璀璨,可巴黎的地下世界,卻與人們想象中的巴黎相去甚遠。巴黎的地鐵破落、雜亂、不整潔,在那裡迷路是太尋常的事情。那裡更是流浪藝人與乞討者的天堂。
這樣的描述我是相信的,因為在阿姆斯特丹,我確確實實見識過遊民的世界。在阿姆斯特丹的市中心,立著新老兩座大教堂,老教堂的旁邊便是寬闊的大壩廣場。每天一大早,流浪藝人們就忙活起來了——選一處行人較多的角落,擦拭自己心愛的樂器,試探性地吹奏或是彈撥兩下。他們要一直忙活到天黑,甚至有時天已經黑了,你還能聽到不遠處某個角落傳來一陣幽幽的薩克斯曲或是一段輕盈的西班牙吉他小調。這些流浪藝人當中有大約一半來自東歐,這從他們的相貌就能看得出來。和許多本地的流浪藝人不同,他們更喜歡在城市裡甚至城市間流動,彷彿他們的血液里都流淌著“吉卜賽”這幾個字。他們散落在大壩廣場附近的深巷裡,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旁邊的小角落裡,我還曾經在柏林的火車上見過他們許多次。他們喜歡結伴行動,背著手風琴和一些吹奏樂器,每演奏一會兒就會換一個地方。儘管他們一直流動著,在他們的眼睛里卻有一種莫名的堅定。而他們演奏的音樂總是低沉、婉轉又悠遠,好像這些音樂是在訴說著那些隱藏在城市的黑暗骯髒角落的生命的故事,提醒著人們還有另一個世界。
第一次讀《巴黎聖母院》的時候,我把自己的身體弓成了一個羅鍋子,還試圖閉上一隻眼,張大鼻孔,歪斜著嘴巴,以為那樣就能更貼近卡西莫多的靈魂。那樣,當然不行。生活中有太多東西是我們僅僅用肉眼所看不到的,也是我們僅僅依靠外在的裝扮所無法體會的。地下與塔尖不過是城市的兩種樣子,內心的貴賤往往要在衝突當中才被激發顯現出來。
《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的手法創作了一個發生在十五世紀法國的故事,是一部享譽世界的曠世巨作。
維克多·雨果是世界文壇中巨人式的作家,他的文學業績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是舉世公認的法蘭西偉大的民族詩人,在抒情詩、史詩、政治詩、諷喻詩各方面的成就都達到了頂峰;他又是轟動一個時代的戲劇大師,開闢了一個浪漫主義戲劇的新紀元;他還是非常傑出的小說家,其經典的長篇名著《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至今在全世界還擁有千千萬萬的讀者;他還是一個影響極其巨大的政論作家,其政論著作在法國歷史中起過很重要的作用。
雨果在談到《巴黎聖母院》時這樣寫道:“這是十五世紀巴黎的圖畫,是反映在巴黎的十五世紀的圖畫。”他在小說里以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的筆調出色地描寫了巴黎的壯麗圖景和中世紀陰暗生活的風貌,把讀者帶進一個充滿絢爛色彩和奇特聲響的世界,使我們看到高大的哥特式的建築、此起彼伏的屋脊的海洋、縱橫交錯的街道、散布在街頭的刑場絞架、陰森的巴士底獄和流浪人聚居的神秘的怪廳等一片奇特的景象。小說的情節也是典型的浪漫主義,充滿了現實生活中所不可能有的巧合、誇張和怪誕。例如卡西莫多一個人在聖母院上的抵抗、艾斯米拉達母女在絞刑之前的重逢、卡西莫多與艾斯米拉達兩個可憐人的屍骨一被分開就化為灰塵,等等,完全都是作者奇特想象的產物。由於作者對自己的故事充滿了熱烈的激情,運用了巨大的浪漫主義的藝術力量,這一切具有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本書由著名作家李功達改編縮寫,刪繁就簡,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和內涵,又減少了文字量,突出了主幹,明晰了人物性格,洋溢著原汁原味的藝術風格,語言符合當代讀者閱讀口味,不過時、不生澀,是為青少年了解《巴黎聖母院》故事情節脈絡和思想精華的一個不錯選擇。
讀經典,是我們永遠需要的。因為這些作品都是不同時代下的沉澱之作,經受住了不同時代讀者的閱讀考驗而流芳百世,閱讀它們能夠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素養、提升境界。尤其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和樹立的青少年,應該更多地了解名著價值,用精神雨露滋潤心靈。
想知道十五世紀的巴黎市井是怎樣的光景嗎?公元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天剛剛亮,巴黎就被歡樂、簡單、凌亂的鐘聲震醒了……來,請走進它吧,祝閱讀愉快!
謹以此書紀念偉大作家維克多·雨果誕辰二百一十周年!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