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側金盞花的結果 展開
- 毛茛科側金盞花屬植物
- 冰涼花
側金盞花
毛茛科側金盞花屬植物
頂冰花,為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科、頂冰花屬植物,是一種生活在北方的植物,因其在冰天雪地里她也可以發芽,直到天氣漸暖后,花柄才挺出,開出花朵,人們叫其為頂冰花,意思是頂著冰霜卻依舊能開出美麗的花。頂冰花種類繁多,都是百合科頂冰花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常見的有小頂冰花、朝鮮頂冰花、三花頂冰花等,分佈在中國東北、朝鮮半島、俄羅斯。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而粗,有多數鬚根。莖在開花時高5-15厘米,以後高達30厘米,無毛或頂部有稀疏短柔毛,不分枝或有時分枝,基部有數個膜質鱗片。葉在花后長大,莖下部葉有長柄,無毛;葉片正三角形,長達7.5厘米,寬達9厘米,三全裂,全裂片有長柄,二至三回細裂,末回裂片狹卵形至披針形,有短尖頭;葉柄長達6.5厘米。![側金盞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2/m02256ee28c18cb7bd094071a7aa9e950.jpg)
![側金盞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2/m02256ee28c18cb7bd094071a7aa9e950.jpg)
側金盞花
花直徑2.8-3.5厘米;萼片約9,常帶淡灰紫色,長圓形或倒卵形長圓形,與花瓣等長或稍長,長14-18毫米,無毛或近邊緣有稀疏短柔毛;花瓣約10,黃色,倒卵狀長圓形或狹倒卵形,長1.4-2厘米,寬5-7毫米,無毛;雄蕊長約3毫米,無毛;心皮多數,子房有短柔毛,花柱長約0.8毫米,向外彎曲,柱頭小,球形。瘦果倒卵球形,長約3.8毫米,被短柔毛,有短宿存花柱。
分佈於中國遼寧、吉林、黑龍江東部。在朝鮮、日本、蘇聯遠東地區也有。生山坡草地或林下。
常見於山坡或山腳的灌木叢間、闊葉林下以及林緣地上、山坡、腐殖質多的濕潤土壤上。適應於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中。側金盞花耐冷涼,適合晝夜溫差大的中性或微鹼性土壤的地區種植。![側金盞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1/md1cd51ed0eca2128ade45b3204763e9c.jpg)
![側金盞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1/md1cd51ed0eca2128ade45b3204763e9c.jpg)
側金盞花
種子繁殖是大量繁殖的主要方法,但周期較長。所謂“種子”,實際是瘦果。外果皮稍肉質,淡綠色;內果皮骨質,黑色;內含一枚種子,種皮膜質,白色。5月中旬至6月初陸續成熟,易脫落,應隨熟隨采。種子采后可直接播於育苗地中,不宜過密,以利移栽。覆土1厘米,注意保持土壤濕度。播后種子經后熟和冬季休眠,於翌春萌發。當年幼苗只生兩枚子葉,以後逐年生出1-3枚莖生正常葉,一般需5年才能開花。
此法繁殖量小,但翌年即可開花。分根在春、夏、秋季進行均可,以秋末最好。選擇地上莖多的植株(即根莖分枝多),挖出根系,辨明根莖的分枝和休眠芽的位置,掰開或切開根莖的分枝,使每段根莖上具有休眠芽。分根后栽於育苗地中,具頂芽的也可直接栽於園林中。
可大量快速繁殖,但方法複雜些。實驗證明,在合適的培養基中既可促使休眠芽的萌發生長,又可在營養體的段塊上產生豐富的愈傷組織,並分化出多個芽體。這方面的工作,有待進一步深入。
選地:需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重茬不超過2年的有水澆條件的畦田。鹽鹼地、低洼澇地、上年噴過芽前除草劑的地塊不宜栽植。
整地、做畦:3月下旬-4月上旬開始耕地整地,要求深耕細耙,務求土壤細碎、土質疏鬆、地面平整,要因地制宜做畦起壟,做到壟直畦平。
播種:通遼地區在4月1-15日播種,每667平方米地用種1.5-2千克。在畦田小壟開溝人工條播,園田化種植。4米畦田種8-12個壟,淺開溝淺覆土,覆土厚1厘米左右,播種后要鎮壓、澆水。![側金盞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d/m6dffd68d0add78987a849e9b76915b74.jpg)
![側金盞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d/m6dffd68d0add78987a849e9b76915b74.jpg)
側金盞花
施肥:田間試驗表明,種植施肥(底肥)中,磷肥是不可缺少的,有機肥是高產的保障,同時施入N、P、K產量可比對照增產14.4%,如果再施入有機肥產量比對照增產70.6%。追肥中以N素為主,有利於花蕾的形成,促進開花,同時勤澆水,並注意防病。
底肥:底肥用腐熟好的農家肥1500千克/667平方米與三元素複合肥15千克/667平方米混合施用效果較好。
追肥:在7月中旬進行追肥,追肥以三元素複合肥等磷、鉀肥為好,每667平方米施用三元素複合肥10-15千克加尿素5-8千克,在鉚地時一次施入,施肥后要澆水。有條件的可在開花中期2次追肥。在採花期間可10d左右噴1次葉面肥,直到採花結束。葉面肥用磷酸二氫鉀、金葉豐、壯得豐等均可。
澆水:播種、出苗前澆水:可播種前澆水,也可播種后澆水。播種后澆水的要及時鬆土,防止土壤板結。生育期間澆水:生育期間要多次澆水,澆水時要小流量,不要衝土淤苗,澆水和施肥要結合起來。
緩苗期:小苗前期生長緩慢,所以苗期要加強田間管理,勤鏟勤趟。
間苗定苗:緩苗后抽薹前進行間苗定苗,苗間距為3-5厘米,每667平方米留苗3.5-4萬株左右。
抽薹期:為了促進抽薹、現蕾,在側金盞花進入蓮座狀初始期,於7月上旬葉面噴施0.001%GA3溶液。
除草:一般採用人工除草,盡量不使用除草劑,如果使用應在播種后出芽前噴施施田補除草劑,每667平方米用量150毫升;苗后除禾本科雜草,可用拿捕凈每667平方米用量80毫升,加水25-40千克/667平方米,在出苗后噴施。
經觀察,野生和栽種的側金盞花均無明顯蟲害,僅瘦果落地后可被螞蟻等蟲類啃食。花期和營養生長期可因天氣燥熱,日照過強或旱風引起花葉灼燒現象,解決方法是及時採取適當遮蔭或噴水。![側金盞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3/m3310b62843635dc82d74d0f125a264e7.jpg)
![側金盞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3/m3310b62843635dc82d74d0f125a264e7.jpg)
側金盞花
園林:側金盞花植株矮小,花大色艷,有傲霜寒、頂冰雪的特性,宜於庭園中假山、岩石縫隙及山腳下栽植,或花壇、花境、草坪緣繞或叢植點綴。盆栽布置廳室,美觀大方。
藥用:側金盞花全草都含有強心甙和非強心甙的多種成分,見於許多國家的藥典之中。中醫稱之為福壽草。它具有強心、利尿、鎮靜及減慢心率的功能,能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脊髓反射機能亢進,用於急性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臟性水腫和心房纖維性顫動,與溴化銀的合用能加強對癲癇病的治療作用。日本和加拿大客商每年秋季均從中國購買此花,用於藥物提取。![側金盞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5/ma5fcddd0b115bfc87bb41ed5ba0a6b09.jpg)
![側金盞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5/ma5fcddd0b115bfc87bb41ed5ba0a6b09.jpg)
側金盞花
回憶、堅忍、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