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燥,漢字,多音字。

讀作zào時,為乾燥的意思。讀作sào時,指剁細的肉,如:燥子(剁細的肉。也作“臊子”)。

字源演變


zào 心紐、宵部;心紐、晧韻、蘇老切。
形聲字。從火,喿聲,讀為zào。本義指乾燥。《說文》:“燥,干也。” 《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也指使之乾燥。《易·說卦》:“燥萬物者莫熯乎火,說(悅)萬物者莫說(悅)乎澤。”喻指焦急、焦躁。

音韻集匯


◎ 粵語:cou3
◎ 客家話:[海陸豐腔] zau1 cau5 [梅州腔] zau1 [台灣四縣腔] zau1 cau5 [寶安腔] zau1 | cau5 [沙頭角腔] zau1 [客語拼音字彙] cau4 zau1 [客英字典] cau5 zau1

漢字信息


田字格中的“燥”字
田字格中的“燥”字
燥 拼音:zào 注音:ㄗㄠˋ 部首:火,部外筆畫:13,總筆畫:17
五筆86&98:OKKS 倉頡:FRRD 鄭碼:UOJF
筆順編號:43342512512511234
四角號碼:96894
UniCode:CJK

基本釋義


● 燥 zào ㄗㄠˋ
◎ 干,缺少水分:干~。~裂。~熱。枯~。

詳細釋義


◎ 燥 sào
〈名〉
字源演變 3張
字源演變
◎ 燥 sào:剁細的肉 [minced meat]。如:燥子(剁細的肉。也作“臊子”)
詞性變化
◎燥sào
〈形〉
● ● 快 [fast;quick]
從此以後,匡超人的肉和豆腐都賣得生意又燥,不到日中就賣完了,把錢拿來家伴著父親。——《儒林外史》
● ● 另見 zào
基本詞義
◎燥 zào
〈形〉
1. (形聲)
● ● 同本義(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dry]
燥,干也。——《說文》
火就燥。——《易·文言傳》
燥,焦也。——《釋名》
唇焦口燥呼不得。——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燥荻枯柴。——《資治通鑒》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3. 又如:燥吻(乾燥的嘴唇);燥坼(乾燥坼裂);燥勁(乾燥強勁);燥剛(乾燥剛勁);燥氣(乾燥之氣);燥急(乾渴得利害);燥渴(口渴)
4. 焦急,焦躁 [impatient]
往往燥心污筆。——宋·劉克莊《江西詩派小序》
● ● 又如:燥暴(暴躁;急躁);燥灼(焦急如焚);燥急(焦躁不安)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喿。《說文》從火喿聲。乾也。《易·乾卦》火就燥。《說卦》燥萬物者,莫熯平火。《集韻》俗作。非是。
又《戰國策》燥於秦。《注》猶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義同。

音韻集成


方言集匯
◎ 粵語:cou3
◎ 客家話:[海陸豐腔] zau1 cau5 [梅州腔] zau1 [台灣四縣腔] zau1 cau5 [寶安腔] zau1 | cau5 [沙頭角腔] zau1 [客語拼音字彙] cau4 zau1 [客英字典] cau5 zau1

中醫學釋義


概念

中醫病因學概念,又稱燥邪。燥邪致病有外燥和內燥之分。
1、外燥
(1)外燥來源於自然界乾燥的氣候或環境狀態,多從肌表、口鼻侵入人體而發病的病因,多發生在秋季,屬六氣之一(見氣)。自然界乾燥的氣候或環境狀態超過一定的限度,則會使正氣虛弱或體質偏盛的人發生疾病。此時,外燥便成為致病的因素,屬六淫之一。六淫是指超過限度的六氣,淫有太過,浸淫之意,泛指反常。
(2)燥為秋天的主氣。秋季氣候乾燥,空氣中水分缺乏,自然界呈現一派肅殺景象。大凡自然界具有乾燥、收斂、清肅特性的外邪稱為燥邪。人感受燥邪而出現一系列乾燥癥狀者,其病便是燥病。
(3)燥與濕相對。燥與濕相對,多易傷津液。燥邪多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衛,致人發病。
(4)燥分溫燥和涼燥。燥邪為病,由於相兼的寒熱邪氣不一,又可以分為溫燥和涼燥,臨床上以溫燥常見。涼燥則多發生在深秋氣候寒冷之時。初秋有夏熱之餘氣,久晴無雨,秋陽以曝,燥與熱相合侵犯人體,病多溫燥。深秋近冬,西風肅殺,燥與寒相合侵犯人體,病多涼燥。故清代醫家費伯雄在《醫醇賸義》中說:“初秋尚熱則燥而熱,深秋既涼則燥而涼”。
2、內燥
內燥指因各種原因(如高熱、吐、瀉)引致人體內津液精血耗傷而形成的病理狀態。內燥以虛為主,或偏於寒,或偏於熱,主要癥狀可有皮膚憔悴、毛髮枯焦、爪甲脆裂、口唇燥裂、舌上無津、口渴咽燥、目澀鼻干、大便秘結、小便短少等。又因患病部位的不同而表現出差異。如陰虛血燥,可見皮膚乾澀作癢,皮屑紛紛脫落;而津枯腸燥,又主要表現為大便燥結難下,甚至秘結不通。
3、外燥與內燥的區別
雖有區別,但兩者在病證表現上有共同的特點,且外燥侵襲日久或治療失當,傷及津液精血,亦可形成內燥。各種原因導致體內津液耗損,如七情過激,過食辛辣食物,體質陽盛等,均可形成內燥。

性質和致病特點

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干,乾燥;澀,澀滯。燥邪其性乾燥,侵犯人體,最易損傷人體的津液,出現各種乾燥、澀滯不利的癥狀。如口乾唇燥,鼻咽乾燥,口渴、皮膚乾澀甚至皸裂、毛髮乾枯不榮、小便短少、大便乾結等。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燥勝則干”。燥邪傷津之甚,則可損及陰液。
2、燥易傷肺。肺為嬌臟,喜潤惡燥。外燥一般從口鼻、肌表侵襲人體,而肺開竅於鼻,外合皮毛,又屬嬌臟,喜潤惡燥,故燥邪易傷肺。燥邪犯肺,使肺陰受損,宣降失司,甚則損傷肺絡,從而出現乾咳少痰,或痰粘難咯,或喘息胸痛,痰中帶血。由於肺與大腸相表裡,燥邪自肺影響到大腸,則可出現大便乾燥不暢等症。

診斷和治療

臨床診斷燥證主要依據患者癥狀,並結合當時的氣候和環境,以及病人情志、體質和飲食習慣進行。
1、溫燥:
多在初秋。身熱頭痛,乾咳少痰,痰少而黏或黃稠,鼻涕乾結或者黃稠,口乾唇燥,鼻干咽燥,口渴欲飲,舌苔略黃,右脈數大。
治療:辛涼潤肺
主方:桑杏湯方(辛涼法)
桑葉(一錢)杏仁(一錢五分)沙參(二錢)象貝(一錢)香豉(一錢)梔皮(一錢)梨皮(一錢)
水二杯,煮取一杯,頓服之,重者再作服(輕葯不得重用,重用必過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三次之氣味必變,葯之氣味俱輕故也)。
2、涼燥:
多在深秋。可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痰稀、苔白少津等癥狀。
治療:辛溫潤肺
主方:杏蘇散
蘇葉、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殼、甘草、生薑、大棗(去核)、桔皮、杏仁
〔加減法〕無汗,脈弦甚或緊,加羌活,微透汗。汗后咳不止,去蘇葉、羌活,加蘇梗。兼泄瀉腹滿者,加蒼朮、厚朴。頭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熱甚加黃芩,泄瀉腹滿者不用。
〔方論〕此苦溫甘辛法也。外感燥涼,故以蘇葉、前胡辛溫之輕者達表;無汗脈緊,故加羌活辛溫之重者,微發其汗。甘、桔從上開,枳、杏、前、芩從下降,則嗌塞鼻塞宣通而咳可止。桔、半、茯苓,逐飲而補肺胃之陽。以白芷易原方之白朮者,白朮中焦脾葯也,白芷肺胃本經之葯也,且能溫肌肉而達皮毛。姜、棗為調和營衛之用。若表涼退而里邪未除,咳不止者,則去走表之蘇葉,加降里之蘇梗。泄瀉腹滿,金氣太實之里證也,故去黃芩之苦寒,加術、朴之苦辛溫也。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乾燥、枯燥、高燥、燥戰、燥溼、齒燥、閑燥、鱉燥、燥脾、惡燥

相關成語

枯燥無味、推燥居濕、炙冰使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