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鄧州重建外城,西南角與紫金山相連,形成一座瓮城,內長約百餘米,寬處約70米,呈月牙狀,故取名月牙池。月牙池在明清時為鄧州八大景之一。
春秋戰國時期,穰邑(今鄧州市區)為
楚國別都。
楚文王為其妾“桃花夫人”在鄧州城區西南隅建造一座紫金山,並鑿建了桃花洞。山上古柏森森,山下廟宇樓榭,山旁泉水潺孱,為鄧州之絕勝。鄧人宋狀元賈黯少時常深夜借光苦讀於此。鄧人明宰相
李賢詩曰:“我訪桃花洞,桃花猶未開,
古柏虯龍舞,懸泉風而篩。春風吹不斷,好鳥忽飛來,焚香對仙侶,愧爾生塵埃”。據考證,“金山浮翠”周邊先後建有賈狀元書院,看花樓,岳王廟,寺廟群,
牡丹園,臘梅園,
菊圃等景觀。是鄧州人
重陽節登高望遠之地,文人騷客曾在此寫下了大量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