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短語

春秋時期,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講究,他的原則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糧食越精緻越好。肉類切得越細越好。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過米面的數量,酒可以隨便喝但不能喝醉。

基本內容


【典故】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論語·鄉黨
【解釋】齊:通“齋”,肅敬;祭祀時的齋戒。食:音“嗣”。厭:《說文》:“厭,笮也。”意思是“壓;膾:細切的肉。
【造句】一個飢餓的人,趕緊吃上一頓肉就能活命,這時候你不可能也做不到膾不厭細,只能端上一碗顫巍巍的紅燒肉。——柴靜《看見
【同韻詞】驕兵之計、斂聲匿跡、漫不經意、冒險主義、指天畫地、飛鴻羽翼、無可非議、排愁破涕、情深伉儷、揚眉吐氣、……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出自《論語·鄉黨第十》,原文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潔,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原文可歸納為“二不厭,三適度,十不食”。
割不正:“割”和“切”不同。“割”指宰殺豬牛羊時肢體的分解。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不按那方法分解的,便叫“割不正”。
翻譯成白話為“齋祭時用的食品不能象尋常飲食那樣,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別潔凈講究。參加齋祭的人要離開家居之所居宿到齋室中。現祭的飯要儘可能選用完整的米來燒,膾要切割得儘可能細些,飯傷了熱濕、甚至有了不好的氣味,魚陳了和肉腐爛了,都不能吃;色澤異樣了不能吃,氣味不正常了不能吃,食物烹飪得夾生了或過熟了均不應當吃;不是進餐得正常時間不可以吃;羊豬等牲肉割得不符祭禮或分配得不合尊卑身份,不應當吃;沒有配置應有的醬物,不吃;肉雖多,也不應進食過量,仍以飯食為主;酒可以不劃為一限量,但也要把握住不失禮度的原則;僅釀一夜的酒,市場上賣的酒和干肉都不可以食用(慮其不醇正精潔);姜雖屬齋祭進食時可以食用的辛而不葷之物,也不可吃得太多;助祭分得的肉,應不留神惠當天班賜;祭肉不能超過三天,過了三天就不能在吃了。
孔子的八字主張,是他就當時祭祀的一般原則而發的,因此只能放到他關於祭祀食物要求,和祭祀飲食規矩的意見中去了解。孔子主張祭祀之食,一要“潔”,二要“美”(視祭祀者條件而定),祭祀之心要“誠”,有了潔和誠,才符合祭義的“敬”字。 “精”“細”二字,要放到孔子的時代的生產力水平和生活條件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精者,善米也”孔子主張的“精”是鑒於一般人常食粗礪的脫粟,主張祭祀應選用好於礪米的米。“膾”是肉類切後生食的,為使生肉儘可能除腥味,就必須切的薄些,細些,味道才能更可口,也便於咀嚼和消化。
孔子的論述,正體現了他主張恪守祭禮食規以示敬、慎潔、衛生的完整思想和文明科學的進食原則。

成語出處


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論語·鄉黨》
譯文:齋戒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因食膾之精細而特飽食也。
——錢穆論語新解

成語舉例


1. 孔子的一生,僅只有三年做官,晚年受到了一些禮遇,而從總的來說,他的一生仍是一個“布衣”,一個雖不“賤”卻比較“貧”的人。所以就孔子的政治地位和飲食生活當屬“國人”,其大部分時間的飲食僅僅只能果腹而已。孔子生活的年代,在中國飲食文化發展中雖然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堪稱飲食文化的奠基期,但就其烹調工具、方法、食品結構、飲食習慣和風格來看,還是低級和粗糙的。不難看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真正涵義,主要是指在做祭祀用的飲食時,應選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時要儘可能精細,這樣才能達到盡“仁”盡“禮”的意願。可見,孔子的飲食思想是與祭祀相聯繫的,是建立在“禮”、“仁”的崇儒重道基礎之上的。
2.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論語·鄉黨》

成語辨析


【辨形】膾;不可寫成“噲”。【正音】膾;不可讀成“huì”。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示例

“割不正不食”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規矩,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條令卻有些稀奇。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被人們稱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講究,他的原則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糧食陳舊或變味,魚肉不新鮮了,他都不吃。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過米面的數量,酒可以隨便喝但不能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