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李鎮

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轄鎮

豐李鎮,隸屬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由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地處洛龍區南部,東與洛龍區古城街道相連,南與伊川縣鴉嶺鎮毗鄰,西接錦屏鎮,北與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隔河相望,行政區域面積33.54平方千米。

豐李鎮歷史上曾屬洛陽縣,第七區;1996年8月,撤鄉建鎮更名豐李鎮;2005年12月,將鎮域東部10個村民委員會劃歸洛龍區古城街道管轄。截至2018年末,豐李鎮戶籍人口為43344人。截至2020年6月,豐李鎮轄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豐李村

2011年,豐李鎮完成財政總收入2894萬元,比上年增長10.05%。人均財政收入711.1元,比上年增長15.2%。農民人均純收入6278元。2018年,豐李鎮有工業企業62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歷史沿革


豐李鎮歷史上曾屬洛陽縣,第七區。
1955年11月,撤銷洛陽縣,將第七區併入宜陽縣,改名豐李中心鄉。
1996年8月,撤鄉建鎮更名豐李鎮。
2005年12月,將鎮域東部10個村民委員會劃歸洛龍區古城街道管轄。
2017年,由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豐李鎮地處洛龍區南部,東與洛龍區古城街道相連,南與伊川縣鴉嶺鎮毗鄰,西接錦屏鎮,北與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隔河相望,行政區域面積33.5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豐李鎮地處伏牛山脈,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分為丘陵山區、平原、灘地。主要山脈有伏牛山余脈,境內最高峰位於前窯村南土嶺,海拔380.9米;最低點位於小作北洛河岸邊,海拔157.4米。
氣候
豐李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5.4℃,年平均降水量592.1毫米。
水文
豐李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洛河、甘河等2條。河流總長度17.5千米,河網密度0.51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洛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貟庄、小作、圪壋,境內長7千米,年均流量66.6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豐李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風暴、洪澇。洪澇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6—9月,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96年7月。

自然資源


豐李鎮有耕地面積26730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豐李鎮轄16個行政村。
行政村豐李牛屯西軍屯東軍屯西鳴鶴東鳴鶴前遙東坡河口尹屯薛營牛庄李王屯小作圪壋貟庄
截至2020年6月,豐李鎮轄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豐李村。
豐李鎮區劃詳情
豐李村小作村薛營村東鳴鶴村
員庄村圪瘩村河口村西鳴鶴村
牛屯村牛庄村東坡村西軍屯村
李王屯村尹屯村前窯村東軍屯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豐李鎮總人口4069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696人,城鎮化率28.7%。總人口中,男性20792人,佔51.1%;女性19907人,佔48.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0667人,佔99.92%;有滿、土家、傣、水4個少數民族,共32人,佔0.08%。2011年,人口出生率4‰,人口死亡率11‰,人口自然增長率-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15人。
2017年末,豐李鎮常住人口為43525人。
截至2018年末,豐李鎮戶籍人口為4334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豐李鎮完成財政總收入2894萬元,比上年增長10.0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96萬元,增值稅500萬元,企業所得稅470萬元,個人所得稅19.6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7.9%、42.7%、89.5%、12.6%。人均財政收入711.1元,比上年增長15.2%。農民人均純收入6278元。
2018年,豐李鎮有工業企業62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農業
2011年,豐李鎮完成農業總產值7999萬元,比上年增長10.6%,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8.96%。
豐李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1545噸,人均283.7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紅薯、豆類等。
豐李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奶牛為主。2011年,生產肉類107噸。畜牧業總產值73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4.3%。
截至2011年末,豐李鎮累計造林2860畝,林木覆蓋率5.3%。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27噸,主要品種有紅棗、柿子。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48台(輛)。
工業
2011年,豐李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2689萬元,比上年增長19.7%,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5.5%。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9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881萬元,比上年增長5.5%。
商業
2011年末,豐李鎮有商業網點800個,職工1200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897萬元,比上年增長45.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100萬元,比上年增長7.8%。
金融業
2011年末,豐李鎮有3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2.15億元,比上年增長35%;人均儲蓄5285元;各項貸款餘額2.41億元,比上年增長325%。
產業結構
豐李鎮
豐李鎮
豐李鎮認真貫徹落實“1號文件”精神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圍繞城市餐桌和提質增效擴量的要求,以建設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為載體,大力發展畜牧、花卉、蔬菜三大支柱產業。投資200萬元建成一個奶牛養殖小區一一宜陽巨龍奶牛場,按照市委要求在西南環高速豐李段建成千畝苗木花卉產業基地。在小作、疙瘩、西軍屯建成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在馬窯建成花椒和中藥材生產基地。鎮兩委結合該鎮實際,圍繞產業發展和現代農業建設,理清思路、搞好布局,突出重點、穩妥有序的開展建設工作,在西軍屯建設無公害蔬菜種植,馬窯建成花椒、中藥材種植,西庄以發展企業的主導產業,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
經濟狀況
豐李鎮
豐李鎮
豐李農業發達,素有“宜陽糧倉”之美譽,溫棚蔬菜規模不斷擴大,正在成為洛南新區的“菜籃子”,牧業發展迅速,已有煒華公司、三江綜合養殖廠等四家“A”級養殖企業,有大中養殖場近20多家。是著名的“建築之鄉”,有省二級建築企業兩家,建築工程隊100多個,常年從業人員近萬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機械加工、鑄造模具、耐火材料、日用陶瓷等產業已初具規模。現固定資產100萬元以上企業30家,包括洛陽市豐李建築工程公司、洛陽市技術改造安裝公司、洛陽市技改建築機械公司、洛華粉體工程耐火材料廠、洛陽市中南懸掛輸送機有限公司等縣重點企業。豐李民營工業園區2002年掛牌,現有幾十家企業進駐。2003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0528萬元,財政收入61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30元,鄉鎮企業入庫稅金611.6萬元,新上項目11個,合同招商引資金額105250萬元。分別獲得洛陽市2003年度退耕還林先進鄉鎮、洛陽市2003年度科普宣傳先進集體、宜陽縣2003年度目標綜合一等獎等主要榮譽。
產業發展
緊鄰洛陽新區、交通便捷,是豐李鎮的優勢,發揮這一優勢,豐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007年,該鎮引資近2億元,新上項目9個:投資2180萬元的洛陽金水堰水電有限公司,投資8200萬元的洛陽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柴油項目,投資5000萬元的河南潤升集團塑鋼加工項目,投資1500萬元的宜陽光明機械公司拖拉機配件生產項目,投資均為500萬元的陽升軸承技術有限公司和益科防腐工程項目,投資300萬元的洛陽藍山新型保溫材料項目,投資300萬元的洛陽曙光機械加工廠項目,投資150萬元的環球軸承公司特種軸承加工項目。
豐李鎮
豐李鎮
2007年,全鎮上下積極努力,營造出“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為改善硬體環境,該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首先,在完成鎮區主街道的拓寬改造和照明亮化工程后,投資3萬元完成了主街道綠化、廣場修復等工程,並實行全天保潔。投資12萬元,完成圪壋、西明合、山底村村通建設,全鎮實現村村通水泥路。投資320萬元,村村建起超市、衛生所、文化大院、健身廣場。出動勞動力2.4萬餘人次,清運垃圾2萬餘立方米,拆除臨時建築6000餘平方米,新栽綠化樹木1.5萬餘株,綠化村莊道路2萬餘米,新建沼氣池1900餘座。其中,馬窯村被命名為全國綠色小康村。
為了營造良好的招商環境,豐李鎮積極培育新型農民。以建設文化大院為突破口,引導群眾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市級示範村西軍屯、馬窯、西庄、崔村建成了圖書館、多功能室、農民培訓基地,在25個行政村創建了文化大院、群眾活動中心,配備了電教設備,安裝了遠程教育設施,積極開展千場電影鄉村行、鄉鎮文化周、鄉村文化月、九九重陽敬老愛老等活動。
同時,該鎮還圍繞服務城市餐桌做文章。以建設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為載體,大力發展畜牧、花卉、蔬菜三大支柱產業。投資200萬元建成一個奶牛養殖小區——宜陽巨龍奶牛場,在西南環高速豐李段建成千畝苗木花卉產業基地,在小作、疙瘩、西軍屯建成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在馬窯建成花椒和中藥材生產基地。2007年,該鎮財政收入達6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20元。
基礎建設
通過開展“三清四改五有六好七集中”活動,全鎮農村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好轉。
累計出動勞動力24000餘人次,投入機械近3000台次,清運垃圾2萬餘方,拆除臨時建築6000餘方,新載綠化樹木1.5萬餘株,綠化村莊道路2萬餘米,新建沼氣池1900餘座,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人民的思想和生活習慣也在漸漸改變,生產垃圾不再隨意丟棄,生產用品擺放整潔,鄰里之間和睦相處,休閑娛樂適度文明,社會環境和諧穩定,馬窯村被國家林業局等四部委評為全國綠色小康村。
招商引資
2007年,該鎮圍繞“工業強鎮、財政富鎮、中州名鎮”三大目標。依託洛南新區發揮優勢,以“講正氣、樹新風、建績效”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努力創造優良環境,實施項目引資雙帶動戰略,進一步更新觀念,創新招商方式,開展好“親商、安商、富商”活動,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使外商進得來,留得住。2007年共引進資金18480萬元,新上項目9個,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4個,即:投資2180萬元的洛陽金水堰水電有限公司,投資8200萬元的洛陽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柴油項目。投資5000萬元的河南潤升集團塑鋼加工項目,投資1500萬元的宜陽光明機械公司拖拉機配件生產項目;投資500—1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投資500萬元的陽升軸承技術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的益科防腐工程項目;投資50一500萬元項目3個,即:投資300萬元的洛陽藍山新型保溫材料項目,投資300萬元的洛陽曙光機械加工廠和投資150萬元的環球軸承公司特種軸承加工項目。

文化


地名由來
據豐李村李姓家譜記載,此地原為神林村,后李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居於此村,而後李姓發展人口眾多,故名。

交通


豐李鎮境內有319省道經過。

社會


社區服務

豐李鎮
豐李鎮
以建設文化大院為突破口,引導群眾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市級示範村西軍屯、馬窯、西庄、崔村建成了圖書館、多功能室、農民培訓基地,在25個行政村創建了文化大院、群眾活動中心,配備了電教設備,安裝了遠程教育設施,積極開展千場電影鄉村行、鄉鎮文化周、鄉村文化月活動、九九重陽敬老愛老活動,豐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利用西軍屯河洛長榮農民技校,聘請教師,定期有組織地開展有關勞務技能、種植、養殖、科技知識等方面的培訓,2007年集中和分散相結合培訓農民2萬餘人次,滿足了群眾需要科學致富知識的需求,提高了農民素質,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全鎮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豐李鎮有幼兒園(所)19所,在園幼兒1485人,專任教師77人;小學16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4441人,專任教師26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6.8%,小升初升學率99.4%,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1567.2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567.2萬元。

科學技術

2011年末,豐李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418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0人,經營管理人才1050人,技能人才6800人,農村實用人才630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豐李鎮有村級文化大院16個,休閑廣場2個;文化信息共享電腦14台,經常開展數字電影下鄉村活動;農家書屋3個,藏書15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3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19個。2011年末,廣播喇叭120隻,入戶率100%,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40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0.2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011年末,豐李鎮有體育場地16處。村村配備籃球、乒乓球等體育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豐李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8個,其中鄉級衛生院1個,衛生所17個;病床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2張。專業衛生人員8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3523人次,住院手術278台次,出院病人834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2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3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5620人,參合率96%以上;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5歲,其中男性80歲,女性86歲。

社會保障

2011年,豐李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79戶,人數1390人,支出142萬元,比上年增長7.58%,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30.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0人,支出14.8萬元,比上年增長179.2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7人,支出15.1萬元,比上年增長0.66%;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5人次,共支出15.5萬元,比上年增長10.05%;農村臨時救濟2299人次,支出17萬元,比上年增長12.5%。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豐李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0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1150份、期刊300冊。固定電話用戶2300戶,行動電話用戶3.1萬戶。

基礎設施

供電
2011年末,豐李鎮擁有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4487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8%,供電可靠率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