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境界論

人生境界論

《人生境界論》立足於個體人生,深人地辨析了個體人生一般情況下身處的人生境遇,力求全面地揭示出了影響人生境界多樣性和層次性的主要因素。在對人們“相似的人生境遇,不同的人生境界”這一現象的進一步揭示中,《人生境界論》突出了“自我超越”在提升人生境界中的主導作用,指出每一個人都能夠在面對人生境遇之“實然”而在意義世界和價值世界中“應然”的指引下,不斷地自我超越,自由自覺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論》由郝永剛博士著。

內容簡介


《人生境界論》在綜合了前人對於“境界”和“人生境界”概念界定的基礎上,簡約而全面地闡述了“人生境界”的概念及其內涵,概括了人生境界的主要特徵。在剖析了前人對於“人生境界層次劃分”方法的基礎上,《人生境界論》根據人生境界的結構將人生境界細分為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和審美境界三個組成部分,並將“超越自我中心的程度”和“心靈自由的實現程度”作為劃分人生境界層次的重要標準,并力圖將這兩個標準貫穿在論文的始終。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問題的提出
一、人生境界對於個體和社會的意義
二、提高個體人生境界在當代中國社會的必要性
第二節前人成果綜述
第三節本書寫作的邏輯特點
第一章人生境界之釋義
第一節人生境界概念的界定
一、關於“境界”和“人生境界”概念的討論
二、本書對於“人生境界”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人生境界的特徵
一、人生境界是內在統一的整體
二、人生境界是內外統一的整體
三、人生境界是差異性與共通性的統一
四、人生境界是既成性與生成性的統
第三節人生境界的層次
一、關於人生境界層次的討論
二、本書對人生境界層次的理解
第二章人生與人生境界
第一節人生境遇與人生境界
一、社會時代狀況是影響人生境界的基礎要素
二、日常生活環境是影響人生境界的直接因素
三、性格和潛意識在深層次對人生境界產生作用
四、偶然際遇往往使人生境界產生非連續的變化
第二節人生境界與自我超越
一、相似的人生境遇,不同的人生境界
二、自我超越是人生境界的主導力量
第三章哲學與人生境界
第一節儒家哲學的人生境界觀
一、仁,從人從二
二、天德流行,盡性立命
三、盡善盡美
第二節佛教哲學的人生境界觀
一、萬法皆空,諸法無我
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第三節道家哲學的人生境界觀
一、吾喪我·無所待
二、體天道·任自然
三、由道而德,尊道貴德
第四節基督教哲學的人生境界觀
一、罪性與救贖
二、謙卑·懺悔·愛
三、與上帝合一
第五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人生境界觀
一、希望在實踐之中
三、在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
第四章時代與人生境界觀
第一節西方人生境界觀的時代變遷
一、西方前現代時期人生境界觀的變遷
二、西方近現代時期人生境界觀的變遷
三、當代西方社會人生境界觀的現狀與趨勢
第二節中國人生境界觀的時代變遷
一、傳統中國社會人生境界觀的變遷
二、近現代中國人生境界觀的變遷
三、當代中國社會人生境界觀的現狀
第五章向更高的人生境界超越
第一節提升人生境界的多種途徑
一、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
二、志在“仁義立身”的儒者
三、成就“佛法”的覺悟者
四、獨為心靈自由的高士
五、作一名真正的基督徒
第二節向更高的人生境界超越
一、向更高的思想境界超越
二、向更高的道德境界超越
三、向更高的審美境界超越
第三節超越的誤區
一、將適應視為超越
二、將排斥視為超越
三、將超脫視為超越
四、將退行視為超越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本書的形成緣起於我長久以來一直揮之不去的一個問題:人生有限而短暫,如匆匆過客,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在何處落定?這個問題曾使我深陷迷茫,在對宇宙、世界、人類、人性的冥思中遲遲未能了悟。帶著這個長久困惑的問題,我進入了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攻讀倫理學博士。經歷了一段如饑似渴的讀書生活后我領悟到,自己並非曠野之獨行之人,恰恰相反,那些迷茫和困惑也正是千百年來古今中外無數人的迷茫和困惑,人生因此並不孤獨。古今中外的那些偉大的先賢和智者,那些偉大的宗教和信仰的創始人,也正是在回應人類對意義的渴望和對價值的尋求而得以在世間彰顯。就這樣,為了回答自己對人生意義和價值問題的追問,我開始人生境界主題的研究。
作為一個長期在管理學界的學者和企業界的管理者,能夠攻讀哲學的博士,已經是一種幸運,能夠研究“人生境界”這樣的主題,則更是一種生命的際遇。懷著對這一緣分的珍惜之情,心中也充滿著深深的感恩。導師馮平教授從我人學起對我熱情洋溢的鼓勵始終是我寫作的強大動力和能量的源泉。她對這篇論文的精心指導,使我得以完成了從一個對哲學的業餘愛好者成為了今天的哲學研究者的轉變,雖然過程艱難,但卻步履堅實,而本書的寫作不但不是我學術研究的終點,恰恰開啟了我學術生涯的新篇章。
我的父親是一所大學的工科教授,卻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記得他辦完退休手續后,竟將其所有的工科書籍全數秤賣,轉而買了許多國學書籍認真研讀。此時正值此篇論文的寫作,於是就和父親在人生境界這個主題上展開了許多次長時間的交流。父親的許多人生感悟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的許多觀點,成為了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記得有一次我們暢談到一半,父親忽然說:“你說像咱們父子這樣的深度交流當今有多少呢?”我知道,父親體會到的是一種父子間的天倫之樂,這些人生剎那間的體驗將與這本書一起成為我美好的記憶。
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我的寶貝女兒澄澄已經快一周歲了。“澄”之意蘊,源於中國美學觀念中的“澄懷觀道”,要洞察世界的真相需要首先讓自己的心靈澄靜和空靈。我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做一個洞徹世態而又心靈純凈的人,智慧而有德性,向這個世界展示一種人性之美。其實,這也何嘗不是我對自己的期許和對人類文明未來的期盼。女兒的降生使我的人生態度有了一個奇迹般的轉變,曾經深層的憂患和孤獨已漸行漸遠,代之的是對人心的信心和行動的勇氣。人生境界的問題是需要想清楚的,更是需要活出來的。生活平凡,念念已轉。 2012年6月26日夜寫於密雲花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