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水門村的結果 展開

水門村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江山鄉水門村

水徠門村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鰲江南平原中心。東南連平等鄉徐家莊村,東北接龍港鎮李家村,北與湖前鎮雙桂村接壤,西鄰郭宕村。原名儒門,俗稱水門。宜(山)龍(港)公路穿村而過,水陸交通便捷,具備供電、供水、通訊等系列基礎設施。

清時屬江南西鄉十五都,1932年屬雙桂鄉,1940年為新桂鄉第九保。土地改革時期屬綠萍鄉。現屬江山鄉。先祖鄭氏原居赤岸(現福建省霞浦縣境內),後唐同光二年(924),大理寺正卿鄭善果遷徙至金鄉郊外搓溪里(今郊外靈峰),后又轉遷南樓,分居舥艚山堂。明弘治年間,再遷至下水門安居落戶,務農為業。今水門村包括下水門、雙直河、南謝3個自然村。

發展歷程


工業發展

水門村機械鑄件廠
水門村機械鑄件廠
1992年,水門村有356戶,共2147人。耕地599畝。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815萬元。人均年收入5380元。70年代,水門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收入較低,住的大多數是草房或低矮的瓦房,年人均收入僅153.7元。勞力大量過剩。1972年11月,村民鄭幫玉、鄭作勤、鄭正環、鄭幫統、謝欽成等20多人,動員了20多戶,採取股份制的形式,集資5萬餘元,創辦了水門農機鑄件廠。廠址因陋就簡,設在水門殿內。當時工人僅有21人,年產值只有10多萬元。因成本高,產品合格率低,於1973年12月停辦。1974年改組后,由於管理有方,產值明顯增加。1988年經縣審批,改廠名為浙江省蒼南縣機械鑄件廠,另選廠址,建於蜈蚣橋東岸。機械鑄件廠初具規模,廠房佔地面積3150平方米,有工人60多名。有混沙機,衝天熔鐵高爐等設備。廠長鄭正環通過做工人的政治思想工作,發揮工人的積極性,產值逐年增加,1992年產值達280多萬元。
水門村的能工巧匠都利用傳統的工藝和地理優勢,引進技術設備,先後辦起村聯合企業,有蒼南縣機械鑄件廠、蒼南縣龍港機械鑄件廠、蒼南縣江山鑄件廠、蒼南縣江山機械鑄件廠、蒼南縣江山機械設備廠、蒼南縣江山鑄造二廠、三廠及蒼南縣江山修配鑄造廠等16家機械鑄件廠。主要產品有:鐵輪機、愛麗紗花邊機、針輪擺線、卷揚機、防爆電動機、發電機、減速機、圓筒機、閥門、車床台鉗、無極等鑄件產品,銷往上海、北京、天津、江蘇、山東等省市,並出口德國等國家,產品銷售頗暢。水門村從事機械鑄件人員達650多人,並使鄰村部分剩餘勞力就業。1992年水門村機械鑄件產量達5600多噸,價格每噸2800元至3000元,工業總產值達1624萬元,職工人均收入達12150元。水門村成了機械鑄件專業村。由於機械鑄件業的興盛,運輸業也隨著發展。水門村有小客車2輛,客貨船10艘,村搬運組共有搬運工人50多位。運輸業年總收入達23萬元。
紡織業也較發達。有開花機12台,梳棉機15台,紡紗機105台,織毯機6台,大部分婦女從事紡織業,年產值162萬元。1992中外合資電腦印花企業和蒼南縣汽車修配廠在村區籌建。

農業發展

新雅集團慰問下水門村老黨員
新雅集團慰問下水門村老黨員
1985年,在村級集體經濟壯大的基礎上,制訂以工補農、以工興農政策。水門村每年以工企業收入,投入農業資金1萬元。1989年增加到2萬元。1991年,建成1條300多米長的三面光水渠;疏 通2條112米長的排水溝;在離住宅區最遠的田頭、埠頭,架設300多米排灌線路,使水門村599畝水田,全部實現抽水自流化,排、灌、降功能齊全。添置拖拉機1輛,除蟲機1台,總投資1.27萬元,實現旱、澇、蟲保收。1992年,農業投入資金增加到2.2萬元。8年間,總投入12.2萬元。同時,成立農業服務隊,制訂“良種、機耕、排灌、除蟲、農業技術培訓、徵購核算、山場管理”的七統一制。這些措施,使商品經濟活躍的項東村,農業生產隊伍保持穩定,鞏固了1981年建立的聯產承包責任制。1992年糧食產量提高到平均畝產865公斤,農業總產值達300萬元,村級集體資金累計165萬元。並有畜牧場一個,養魚場一個。

基礎設施

富裕后的村民十分重視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1992年,村民集資8萬多元,建成東接宜(山)龍(港)公路,西至南?謝的主要機耕路和水泥路面的行人道2500米。1992年以來,水門村集資60多萬元,籌辦了水廠,添設2台變壓器。村黨支部、村委會、經濟聯合社,加強文明建設,按統一規劃、統一用地標準,進行新村建設。由村民集資42.1萬元修築的16米寬,長570米的新村街道,以及48.72米長的水門新村大橋已建成。新樓拔地而起,戶戶室內裝飾豪華,家家有自來水,70%的村民用上煤氣灶,90%的戶擁有高級音響、電視機,村裡還安裝有10門程式控制電話
經濟的發展,也推進了文化教育和社會福利事業。水門蒙館創辦於1925年2月,借私宅為館舍,傳授《三字經》、《千家詩》等啟蒙讀物,學生35人。1930年2月,創辦水門小學,借水門五顯廟為校舍,分設兩個班級,學生48人。后因辦學經費不足,於1959年併入郭宕小學。1964年9月,水門小學復辦。1976年村民收入有所好轉,群眾集資,在村的中心興建了2個教室,2間辦公室,設立3個班級。1990年又擴建一幢兩層的教學樓,4個教室,2個辦公室,分設4個班級,學生112人,5位教師。教學設備配套,規章制度健全,入學率達99.5%,鞏固率達到99%。村婦女主任吳美秀於1991年創辦了水門村幼兒園,分設大、中、小三個班,幼兒62名,學齡前兒童基本入園,接受學前教育。村設立獎學金制度,規定對考入中專、大學的學生獎勵300元至500元。

名勝古迹


水門村村南有香林禪寺,建築雄偉巍峨,畫梁雕棟,傳說稱為“金鐘地”,始建於宋淳四年(1244)。村西有蜈蚣橋,清道光八年(1828),由村中財主寡婦籌資興建。長180米、108隻腳(橋柱),橋面上有橋屋53間。蜈蚣橋使水門與南謝兩村互相連接。此橋浮跨於河面,傳說因為寡婦的女兒被香林寺中的惡僧占奪,故橋的造型宛如一條碩大的蜈蚣,張開大口,對準南面的香林禪寺。橋造成后,寺內原有一百個和尚被蜈蚣吃了一個剩下99個,此後總也湊不足數。香林禪寺方丈經一個陰陽先生點撥,打一根石柱插入蜈蚣橋喉間,香林寺內和尚才能安居。1953年至1955年,由於方(岩)金(鄉)交通航線改道,蜈蚣橋中段被拆除通航。只殘留尾部。
村中還有鹿浹池和三金瓜的傳說:村西北鹿浹池內時常可以看到一對金魚在戲水,夜晚能呈現出閃閃金光,映照到墨城山。隨著逶迤的河流,遠遠望去,南謝河東岸、李家、香林寺像3個碩大的大金瓜(又名南瓜),河流像生長茂盛的瓜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