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賁
漢語辭彙
虎賁,漢語辭彙,拼音是hǔ bēn,意思是勇士。出自《周禮·夏官·虎賁士》,作賓語,定語。
虎賁hǔbēn,勇士。賁同奔,意思是虹虎舞跑,像虎一樣勇猛有力。
虎賁紋仿古牌
2.軍中驍楚者,勇士.
4.西周精銳的武士稱謂。根據周禮的記載,夏朝的官員里有虎賁氏。古“賁”通用,虎賁取義如虎之奔走逐獸。見程大昌《演繁露》卷四。《書·立政》:“綴衣虎賁”。《孟子·盡心下》:“武王之伐殷也,革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趙岐註:“虎賁,武士為小臣者也。”江聲《尚書集注音疏》:“《樂記》曰:虎賁之士劍,然則虎賁,士也,一乘十人,三百兩則三千人矣”。
春秋以後為天子侍從的衛士。《國語·魯語下》:“天子有虎賁,習武訓也;諸侯有旅賁,御災害也;大夫有貳車,備承事也;士有倍乘,告奔走也。”《周禮·夏官》有虎賁氏,即王的侍從衛士。設下大夫二人,中士十二人,虎士八百人,並有府、史、胥等人員。平時守王官,王出行則隨前後。漢代有虎賁中郎將、虎賁郎,歷代沿用,一直到了唐朝才被廢止。古代稱宮廷禁衛軍的將領為虎賁,也稱勇士為虎賁,虎賁的意思是如同老虎勇猛地奔走追逐野獸。
《書·牧誓序》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
《書經·顧命》: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
《戰國策·楚策一》:“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疋,粟如山。”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上》“虎賁”:“謂《牧誓》之‘虎賁’為虎賁之卒,非《周禮·夏官》‘虎賁氏’之官,故非‘百夫長’也。‘三百人’當為‘三千人’,因沿上文‘三百兩’而誤。”按,王說是。
《周禮·夏官·虎賁氏》:“虎賁氏掌先後王而趨以卒伍。軍旅、會同,亦如之。舍,則守王閑。王在國,則守王宮。國有大故,則守王門。大喪,亦如之。”漢武帝時置期門。平帝時改為虎賁中郎將,領虎賁郎,主宿衛。歷代因之,至唐始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