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馬
雲南馬
雲南馬,也稱“滇馬”,是中國歷史優良馬種,大理馬、烏蒙馬、騰衝馬等品種都屬於雲南馬。原產於雲南省滇西和滇東的烏蒙山區,分佈於大理、鶴慶、洱源、劍川、賓川等地。雲南馬為高原、山區馱挽、騎乘的重要役畜。素以體質結實、短小精悍、運動靈活、善登山越嶺、長途持久勞役、耐粗飼、有良好的適應性為其特點。在著名的茶馬古道上使用的多是此馬。
據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記載:“蠻馬出西南諸番……大理馬為西南番之最。”蠻馬和大理馬都是當時滇馬的別稱。明代設軍馬場於永勝縣。宋代以來,滇馬仍不斷向省外輸出。滇馬的形成,與當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需要有關。產區在高山峽谷,高原山地交錯,高差懸殊,地貌複雜,氣溫驟變,對形成雲南馬耐苦耐勞、輕便靈活、善於攀登的優良特性起了很大的作用。山區交通不便,公路不通,人民賴馬乘騎、馱運,壩區用以挽車,大批物資還靠馬幫長途馱運。每年借傳統節日和各地交易會,進行競賽,選擇良馬。產區人民還對幼駒給予正確的培育和調教。這對雲南馬的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雲南馬體質結實,體格短小,結構勻稱。頭略重,額寬或微凸,鼻平直。頸短。髻甲低平。胸寬深,肋拱圓,背腰平,腹圓而微收,尻短斜。四肢乾燥,關節堅強明顯,肌腱發育良好,後肢微呈刀狀,蹄質堅固。鬃、鬣、尾毛均發達。毛色複雜,而以騮毛、栗、黑、青毛較多,白章極少見。
在西北高山峽谷區所產的馬,體質粗糙結實;向西向南,近於亞熱帶炎熱谷地,低山地區所產的馬,體質粗糙,體格較大;在東部高原烏蒙山區所產的馬,體質結實,結構勻稱;在西部及東部高原、山地、農區交錯地帶所產的馬,體格較小。
圖1 雲南馬
雲南馬在高原山地具有馱乘兼備的優良性能,以馱載能力持久見稱。公馬馱重60-100kg,母馬馱重40~60kg,日行30km,可連續使役半月以上。乘騎一般日行45km,可在山區長途乘騎使用。據1981年在昭通地區永善縣茂林公社賽跑記錄:1000m平均速度為1min55s。在城市及公路上亦供挽用,單馬駕車(膠輪滾珠車)載重450kg,日行30km。
雲南馬一歲半至二歲時達性成熟,母馬三歲時開始配種,繁殖年齡可至15歲。母馬在每年4月份開始配種,5~7月為配種旺期,8月配種結束,發情周期一般21~23d。
據測定,在昭通的烏蒙馬,一歲公駒的體高、體長、胸圍和管圍各項體尺,分別達到成年馬的89.9%,84.6%,83.6%,85.2%;4歲公馬分別達到成年馬的98.4%,97.6%,96.3%,96.5%。可見雲南馬生長發育較快,4歲時發育已基本完成,5歲時結束生長。
雲南馬分佈於橫斷山脈縱向平行的峽谷區,具有寒、溫、熱三種氣候類型,而且地形複雜多變,因此各地所產的類群有耐高海拔干寒和低海拔溫熱的特點。冬春旱季,山草枯黃,纖維粗硬,馬匹完全靠自由採食過冬,形成雲南馬耐寒、耐粗飼、適應性強的特性。
雲南馬在不同的生態環境條件下,形成了以下幾個類群:
產於雲南西部高原、山地和農區交錯地帶的鶴慶、大理、劍川等縣。這一地區氣候溫和,農業生產較為發達,農作物一年兩熟,農產品豐富。馬匹進行舍飼、白天牽牧或系牧,山區居定牧。它是在降雨少、草場較窄、植被較差的生態環境下,經長期培育形成的小型馱用類群。成年公馬平均體高112.6cm,成年母馬平均體高110.7cm。
產於昭通地區12個縣,在海拔.1200~3000m的高原和山區分佈最多。當地苗族人民喜愛養馬,每年端午節舉行賽馬活動,在會上比速度、比步法,以能走對側步、速度快、騎者舒適平穩最受歡迎。由於草山牧地寬闊,水草豐美,馬的數量亦較多,據1980年統計,產區有馬ll萬4千匹。成年公馬平均體高110.9cm,成年母馬平均體高111.3cm。體型外貌整齊,能適應南北乾濕兩種不同的小區域性氣候,是雲南東北部和東部的優良類群。
是體格較大的一個類群。成年公馬體高121cm,母馬為117cm。產於海拔980~3600m地區。中部地區平均氣溫14.7~C,年降水量1245mm。亞高山地帶,草場面積廣,青草利用期長,馬群隨季節不同、草場情況游牧,可區別為三種不同形式的放牧馬群:“游牧群”,終年游牧于山上,隨季節遷徙;“坐牧群”,白天放牧於附近牧場,夜間關進山房裡,每群約20匹;“游放坐山群”,青草季節坐山放牧,枯草季節遷徙游牧。這樣既降低了馬匹生產成本,又促進了馬匹健康。早在西漢,雲南已和緬甸、印度有經濟貿易往來,騰衝是這條商業通道的樞紐,馱馬直接由騰衝長途跋涉進入印度平原。為了商業貿易活動的需要,騰衝馬經選育形成為適於長途馱運、體大堅實的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