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7條詞條名為張立新的結果 展開

張立新

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長

張立新,1992年四川大學學士,1997年蘭州大學博士,同年進入芬蘭圖爾庫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曾在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蘭州大學工作,2000年度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200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傑出基金資助。現任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長,國際光合作用協會執委會委員,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生物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植物學會副秘書長。Photosynthesis Research副主編,Advance in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Molecular Plant,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生物物理學報》等刊物編委。

個人簡介


張立新,1970年12月出生於江蘇省句容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8年4月至1998年6月和2000年11月至2001年1月分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生物化學系和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園藝和植物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合作研究工作。1992年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專業,1997年6月於蘭州大學生物系植物生理專業獲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光系統II鈣結合和鈣定位的分子機理研究’獲選為‘首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作為主要參加人榮獲‘中國高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7.12-2001.12在芬蘭圖爾庫大學生物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4-1998.6和2000.11-2001.1分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生物化學系和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園藝和植物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合作研究工作。1999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2002年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特聘教授。2002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在國際著名的植物學和生物化學刊物如“Plant Cell”“J. Biol. Chem.”“Plant Journal”“FEBS Lett.”等發表論文數篇。

主要研究工作


1. 光合膜複合物生成和降解的分子機理
從突變體篩選和蛋白質互作等方法篩選光合膜複合物生成和降解的調控因子,研究重要調控蛋白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機制,進而闡釋其相互作用的調控機理。
2. 質核信號轉導機理
研究葉綠體與細胞核之間信號傳導的本質,以及葉綠體信號調控光合作用的分子機理,並探討質核信號在植物生長發育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