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鍾村
蟾鍾村
村內有二岸(上岸、下岸)、三丼(馬掛丼、丼潭丼、祠堂丼)、三墩(門前墩、龍糠墩、永康墩)。相傳古有池塘,其內蟾鳴似鍾,故名為蟾鍾。全村1020戶,另有外來人員7000左右。有水田1882.8畝、旱地410畝。2006年,人均收入11224元。
蟾鍾村,於新中國成立后以序數名村,稱一村、二村。1958年,稱永前大隊。1982年5月,更名蟾鍾大隊。1984年,改為今名。新中國成立前,蟾鍾村上岸、下岸有兩個黨小組,以打拳名義發展黨員,是一個革命老村,現有黨員93人,其中女黨員16人。
蟾鍾村以李姓居多,村民世代以農耕為生,農作物以水稻、蕃薯、糖蔗、大小麥為主,兼種黃豆、橫豆、蔬菜,瓜果較多,流傳“囡兒嫁蟾鍾,甜瓜真吃爽”民謠。農忙一過,海塗副業是小農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多數村民下塗漲拷兒、拔魚生、撿泥螺等。
改革開放以後,甌海登山鞋廠在村內創建,成為溫州市最早實行股份制企業之一。1987年12月14日,參加全國鄉鎮企業創匯工作會議,18日受到中央領導趙紫陽、李鵬的接見。至2007年,村辦企業發展到95家,主要產業有五金、閥門、不鏽鋼、鞋業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2007年,經龍灣區立項,在濱海大道蟾鍾段西側,佔地159畝、總投資6億元建設大型物流中心。
民國3年(1914),蟾鍾村李啟庚在李雲池家設立私墊。民國20年(1931),李日生又增設一所。同年,撤併兩所私墊,創辦蟾池初小。民國32年(1943),遷入李氏大宗。1949年,改稱蟾鍾小學。1994年,征田7畝多,新建蟾鍾小學。2004年,更名為海濱三小。
村內有建於清朝期間李氏大宗,有修善寺、大陰宮、陳府廟等宗教場所。寺廟邊有一棵近250年古榕樹。1987年5月,蟾鍾村老人集資11多萬元,在李氏大宗南面創建佔地1250平方米的古式蟾鍾文化宮,為村民娛樂休閑場所。
蟾鍾村位於龍灣區海濱街道,全村共有4580多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有700多名。該村素有孝道古風,600多年前,這裡就有李氏始祖壽三公孝親孝善的記載,被奉為蟾鍾村最早的孝子楷模。“然而近些年來,因為糾紛增多,村民們吵、罵、鬧等情況時有發生,也有父子關係、婆媳關係不融洽,老年人沒人贍養等情況,是有名的後進村。”村黨支部書記李建光說。
為改變這一面貌,重拾孝道,2011年,村兩委借村裡圓譜之機,在李氏宗祠內立起一個“孝”字,又將中國傳統孝道文化“二十四孝”故事和“現代二十四孝”製成宣傳圖片,分別懸掛在宗祠內部和外圍的牆上,讓村民抬頭就能看到。以孝治村,黨員幹部更要發揮帶頭作用,從2011年起,“孝”成為蟾鍾村村兩委推薦下一屆候選人的標準之一,在黨員的民主考評中也多了一項“孝”的考核。
“傳播孝道文化,關鍵要有具體的載體,讓更多村民參與進來。”李建光介紹道,2011年9月29日,蟾鍾村舉行了首屆“孝敬節”,經過推薦、核實、評議、審批、公示評出了十大孝星;成立壽三慈善基金會,以助學、獎學、助醫、扶殘、濟困為宗旨,通過號召村民捐贈錢物、參加志願服務等形式,幫扶弱勢群體。2012年3月8日,他們又邀請了6家幼兒園參加以孝為主題的繪畫比賽。
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孝順的傳統美德又回來了,村民間的矛盾糾紛也改用文明的方式解決。村老人協會副會長李竹發告訴記者,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看到孝道宣傳畫后找到他,責怪他說,這個應該早點弄起來。“這個老人原先一開口就說髒話,在孝道文化的潛移默化下,他也文明多了,有什麼事首先找老人協會商量。”
如今的蟾鍾村已成為海濱街道的先進村,其孝道文化也成為其他村學習的榜樣。海濱街道黨工委委員姚黎群說,下一步,他們將繼續重視、推廣蟾鍾村的孝道文化,用孝化解村級矛盾,用孝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