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游虞山記的結果 展開

游虞山記

沈德潛作品

《游虞山記》是清代詩人沈德潛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寫虞山之景,無論描摹近石遠山,還是寫蒼煙渺靄,都具有詩情畫意,體現了作者狀物寫景的功力。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徵,融情於景,刻畫逼真,文末寫回望虞山:“令人慾反棹復至。”表現餘味未盡,具有言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游虞山記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沈德潛
作品體裁:散文

游虞山記賞析


有趣的是,清人沈德潛亦有《游虞山記》傳世。與張裕釗不同,他只是稍識虞山面目,未能盡探幽深險峻之佳境,卻因此悟出一處世之道:天下勝景,若留有餘地,則意味無窮;盡情探歷,欲求一覽無餘,反而興味索然,世間事物往往如是。可見,同樣一座山,審美主體不同,所見景物不同,得到的人生感悟亦自不同。惟其如此,它才具有恆久不變的魅力。

作者簡介


沈德潛(1673~1769年),字碻(què)士,號歸愚,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代詩人,著名學者。祖籍浙江吳興郡乾隆元年(1736),薦舉博學鴻詞科,以六十七歲高齡得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乾隆帝喜其詩才,稱其“江南老名士”。
歷任侍讀、內閣學士、上書房行走,乾隆十四年(1749年)升禮部侍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加禮部尚書銜,乾隆三十年(1765年),封光祿大夫、太子太傅。作為葉燮門人,論詩主“格調”,提倡溫柔敦厚之詩教。其詩多歌功頌德之作,但少數篇章對民間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歸愚詩文全集》。又選有《古詩源》、《唐詩別裁》、《明詩別裁》、《清詩別裁》等,流傳頗廣。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病逝,年九十七,贈太子太師,祀賢良祠,謚文愨(què)。后因捲入徐述夔案,遭罷祠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