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仰山書院的結果 展開
- 江西撫州金溪縣仰山書院
- 台灣宜蘭仰山書院
- 浙江海寧仰山書院
仰山書院
浙江海寧仰山書院
仰山書院坐落於長安鎮海寧中學內,是海寧僅存的清代書院建築。
宋代時,這裡是“曲沼栽蓮,茂林植柳,真幽棲遠俗之地”。明洪武八年(1375年)建義塾於覺皇寺。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知縣許三禮創設長安書院於覺皇寺,聘黃宗羲等名士講學,成為一時佳話。但由於缺少辦學基金,許三禮升遷后,書院亦即停辦。
清嘉慶五年(1800年),沈毓蓀、陸鳴盛、陳光庭、倪善治等發起重建書院之議,並籌集資金,建書院於古三女堆東坡,嘉慶七年建成。浙江巡撫阮元聞訊,欣然以“高山仰止”之義,命額曰“仰山書院”。
公推沈毓蓀為山長兼主講。其後規模至佔地4000餘平方米,成為房屋幽深寬敞,高低相應,教學、膳宿完備的教育基地。整個建築布置,從大門至主建築崇雅堂,步步升高,其門室樹木,均隱含義。周以修廊,中辟小園,環境上佳,吟誦之聲往往不絕於耳。沈毓蓀本系中產之家,建書院時集資不足三千兩,由其填補費用之不足部分。開學后獨自擔負“延師課士”生員膏火之資,不到四年,以致家道中落,中年時節只得外出為人“幕客”,終老於上饒靈山書院。仰山之人懷念他,立牌於“崇雅堂”之側位祀之。
《寧州志稿》云:“仰院鎮王寺旁,嘉慶七建。院初建,沈君毓蓀創議,縻二千,鳩眾,二。既,獨延課諸費六七。產,落(備志)。洪楊劫,舍宇殘毀。緒,陳坦醵資捐款建(纂)。”
註釋:
.縻í:消耗,“靡í”。
2.醵資jù zī:亦作“醵貲”。籌集資金
民國《海寧州志稿》云:“《重修仰山書院碑記》:海昌長安鎮之有書院也,創始於沈君毓蓀、陸君鳴盛、陳君光庭、都君復基、倪君善治、鄒君諤、倪君谷城。時嘉慶七年,儀征相國阮公填撫吾浙,頒額曰‘仰山’,寓‘高山仰止’之意,亦以登書院之樓可望見皋亭一角,故云。厥後,貲用不給,課藝幾廢,且甬道門闌為工甚巨,事將中輟。賴王李三州牧吳太史敬義主持風教,或捐廉,或勸助兼得,陳君惟德、陸君景頤、許君槤、鄒君履墀chí、汪君澄之籌之甚力,而書院之講舍以全。中為崇雅堂,桃李門內有樓,曰‘更上一層樓’,之前有亭,曰‘坐春亭’。南疊石為山,曰‘小獅林’,環山雜蒔花木,周以曲池,至於邃室修廊,無不整而潔。諸生以時會課於其中,膏火有資。院之東,別營蒙泉義學,俾童稚之秀者,咸肄業焉。其規為秩然備矣。自書院之建也,迄今將四十年,主講席者皆通經宏碩之儒,鎮之士掇巍科登膴仕者,接踵而起,然其人不僅以科名顯,皆能飭躬砥行,不負平日之所學。若夫伏處之士,亦各盛文藻,礪廉隅吁此,固悉由涵濡於詩書,嚌茹乎道,真有以成之者也。昔賢謂學校之設,所以端士習,正人心,厚風俗,書院蓋以輔學校也。其廢其興所系顧不重耶,司事諸君既慶鉅工之獲蕆,又懼其久而或渝也。屬為之記,以諗后之人。后之人守不易之規,綿綿延延,以及於無窮,則不特科名弗替於以端士習,正人心,厚風俗,其所益為何如哉。”
海寧州立第四小學
海寧長安·仰山書院
海寧州中學堂
光緒三十一年朱寶縉創立“海寧州中學堂”。海寧州學堂系嘉興地區僅有的兩所學堂之一,如此這般,仰山書院又因教學革新而載入海寧教育史冊。海寧州中學堂仿西方學制和教學內容,學制五年,另設預科。學堂有從上海、杭州等地請來的教師,開設修身、國文、法制、歷史、英語、算學、博物、財政、體操等課,還一度請日本人教日語,教師中有留學生,更有如錢玄同、王國華(王國維之弟,英語教授)等名家。
“戊戌變法”時,仰山書院從主講到學子,“意氣風發地攻讀時政知識”,《新民叢刊》成為必讀課本。“戊戌變法”失敗,仰山人首先追隨孫中山先生,傾向革命,沈山壽等成為當時海寧州里國民黨的領導人之一,時張步青任學校校長。民國時期,汪培三由鎮長兼任校長。
由於仰山書院一貫對教師資質要求很高,所以人才輩出,清代有陸元琅、許槤、許楣、何國梁、陳方銓等名人、官員。後有朱定一、沈鼎三、韓維邦、陳慰堂、謝培康、馮朱棣等科學家、工程師。朱定一於1987年在美國對沈鼎三的夫人應芬林說:他們這一輩“仰山學子”在美國的有十多人,他們總以是“仰山學子”自豪。正因仰山教學質量聞名於當時,香港著名實業家查濟民先生的父親,當年特意讓查濟民住於曹振麟家,就讀於仰山書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