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楊津的結果 展開
- 北魏大臣
-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生
楊津
北魏大臣
楊津(469~531年),字延祚,改字羅漢,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北魏外戚大臣,侍中楊播之弟。
相貌端謹,以器度見稱。初為侍御中散,侍奉文明太后。遷長水校尉、直閣將軍。出除征虜將軍、岐州刺史。躬親巨細,孜孜不倦。延昌末年,遷右將軍、華州刺史。孝昌初年,拜散騎常侍、定州刺史,從定葛榮之亂。永安二年,拜吏部尚書,遷侍中、司空、并州刺史。協助孝庄帝剷除權臣爾朱榮和元天穆。
普泰元年,為爾朱兆殺於洛陽,時年六十三。太昌初年,追贈大將軍、太傅、雍州刺史,謚號孝穆。
人物關係
楊津墓誌
楊津生性聰明,言行謹慎,保守機密,很少與親友接觸,且不趨附權貴。司徒馮誕原與楊津相交,有意與馮誕疏遠。後來以振威將軍頭銜,領監曹奏事令,再遷太子步兵校尉,成為皇帝的親隨。文明太後去世后,北魏孝文帝掌權,為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接受漢族文化的影響,拉攏漢族地主士大夫,鞏固政權,便決定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南遷洛陽。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假稱“南伐”,領兵二十萬南下,任用楊津為都督、征南長史。大軍到達懸瓠(今河南汝南縣),加授楊津直閣將軍,后遷長水校尉,仍直閣。
景明二年(501),隨宣武帝元恪游北亡西山,發生了咸陽王元禧謀反事件。楊津與叛亂無牽連,更受宣武帝信任,因此被拜為左中郎將,后遷為驍騎將軍。永平年間,楊津奉調出朝,以征虜將軍頭銜任岐州(治今陝西鳳翔縣)刺史。善於治理,對部下官吏治理較嚴。一旦發現屬官貪財行為,便以書信指責勸其認罪,令其改正。政務民事,事必躬親。即使是民間搶劫偷盜事件,立即認真處理。后以母喪去職。
延昌末年(515),起為右將軍,任華州(治今陝西大荔縣)刺史。以前,該州徵收稅絹時,官府使用的尺子超長,不合標準,多收了百姓的稅絹。經辦的官吏將多收的絹私分,苦害百姓。楊津到任后,下令用標準尺收絹,並對繳納優質絹的百姓獎勵一杯酒,以示表彰。對繳納的絹質量差不夠尺寸的百姓,不給其喝酒,以示告誡。這樣以來,百姓爭相繳納好絹。官府收稅工作比以前順利得多。
孝明帝元詡正光年間,北魏統治者對農民的剝削更加殘酷,迫使廣大農民背井離鄉,北方六鎮士兵的生活待遇日趨貧困。而貴族階級卻極端腐化奢逸,貪污成風,終於爆發了六鎮起義。在這種形勢下,楊津被派往接近六鎮的定州(今河北定縣)防禦起義軍。孝昌元年(525),楊津以撫軍將軍、定州刺史,領兵北進。二年,他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縣)一帶與懷朔鎮鮮於修禮領導的起義軍作戰,被朝廷擢兼吏部尚書、北道行台。后與另一支義軍杜洛周部在定州作戰,又被加封華陰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戶。不久,楊津被杜洛周打敗,當了俘虜。後來,杜洛周又被另一支起義軍葛榮吞併,楊津又為葛榮俘獲。當北魏政府軍打敗了葛榮起義軍后,楊津回到了洛陽。
孝庄帝永安元年(528),楊津被任命為荊州(治所在今河南魯山縣)刺史。但他害怕起義風暴,不願去上任。第二年兼任吏部尚書。當年五月,原來流亡於江南的北海王元顥,在梁武帝的支持下領兵北返,攻破洛陽。孝庄帝北逃時楊津未能逃出,在洛陽城中守護皇宮。七月,爾朱榮領兵南下打敗了元顥,孝庄帝返回洛陽。楊津向孝庄帝陳情請罪,孝庄帝不但沒有責怪,反而將他擢升為司空,加授侍中。
永安三年(530)九月,操縱朝政的爾朱榮由晉陽到洛陽謁見庄帝,孝庄帝與楊津的侄兒楊侃密謀,趁爾朱榮進宮之機,埋伏禁兵殺了爾朱榮和元天穆。楊津以本官兼尚書令、北道大行台、都督、并州刺史。爾朱兆、爾朱度律等為替爾朱榮報仇,發兵攻佔洛陽,楊津被俘。四年,他在洛陽被殺,時年六十三歲。高歡幫助北魏政府消滅了爾朱氏勢力,擁立孝武帝元修即位,追贈楊津為使持節、太傅、大將軍、都督秦華雍三州諸軍事、雍州刺史。
十一世祖:楊震,東漢太尉
六世祖:楊珧(瑤),西晉侍中、衛將軍
高祖:楊結,後趙中山相
曾祖:楊珍,上谷太守
祖父:楊真,清河太守
父親:楊懿,洛州刺君、弘農簡公
兒子:楊遁、楊逸、楊謐、楊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