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紙
中國古老紙張
桑皮紙呈淡黃色,工藝講究的桑皮紙可見明顯的纖維結構,明清及民國時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書冊,基本上以桑皮紙作為書頁,外表美觀,手感好。桑皮紙古時一直用於高檔書畫、高級裝裱用紙,除了作普通用紙外,制傘、糊簍、做炮引、包中藥、制扇子等等也有廣泛應用。桑皮紙紙張按質量分為四等,一、二等厚而潔白為高檔書畫用紙,三、四等薄而軟。精製的桑皮紙還是維吾爾族姑娘繡花帽必用的輔料。在繡花帽時,要隔行抽去坯布的經線和緯線,繡花後用桑皮紙搓成的小紙棍插進布坯經緯空格中,這樣做出來的花帽挺括有彈性、軟硬適度。
千年桑皮紙漫長的輝煌歲月桑皮紙確切記載的年代是唐朝。據資料記載,1908年英國人斯坦因在和田城北一百公里的麻扎塔格山一座唐代寺院中,發現了一個桑皮紙做的賬本,上面記載著寺院在當地買紙的情況。宋朝的顧文薦所作的《負暄雜錄》中這樣記載:又扶桑國出芨皮紙,今中國惟有桑皮紙。公元十四世紀中葉,桑皮紙製作技術又由和田傳入吐魯番地區。到明清時期,中原與西域交流頻繁,出自西域的桑皮紙也為中原地區人們所用。在古代,桑皮紙作普通紙外,還用於高級裝裱、制傘、包中藥、制扇子等。上世紀初,桑皮紙還曾被短暫地用於印製和田的地方流通貨幣。1950年,桑皮紙退出印刷和書寫用紙行列,從那時起,高檔桑皮紙漸漸絕跡。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桑皮紙終於退出人們日常生活。
文化遺產名稱:桑皮紙製作技藝遺產編號Ⅷ-70
桑皮紙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桑皮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安徽王柏林
遺產級別國
當地特色
桑皮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
安徽驚現桑皮紙藝人
桑皮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安徽省岳西縣王柏林。故宮博物院專供製作桑皮紙。
臨朐手工桑皮紙
1908年英國人斯坦因在和田城北100公里的麻扎塔格山一座唐代寺院中,發現了一個桑皮紙做的賬本,上面記載著寺院在當地買紙的情況。以及善存於世的維吾爾文典籍《諾畢提詩選》、《維吾爾醫藥大全》《古蘭經》手抄本等,這說明,早在唐代,桑皮紙的書畫用途就已經流經西域,傳播世界各地,廣為使用。
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記載,西域原無絲綢,與中原關係的古於闐國(現和田)國王十分青昧中原的絲綢,但當時中原王朝禁止對外輸出蠶絲技術,只作為商品與國外交易或作為贈品用於外交。於闐國王以和親的名義向中原王朝求娶漢家公主,中原王朝很痛快地答應了。在公主臨行前,聞國的迎親使臣悄悄告訴公主國王急欲得到蠶絲技術的事,公主便將蠶繭藏在自己的帽子里,過邊關時守邊軍卒不敢搜查公主的帽子,公主便將蠶繭帶到了於闐,第二年於闐國便廣植桑樹,養蠶抽絲織綢。據我國署名考古學家黃文弼和日本西域學家羽溪了諦考證,首位遠嫁於闐的漢家公主是東漢末年劉氏王室之女。這可以證明漢代時和田一帶就廣植桑樹了。其實桑樹是西域的古老樹種,只是有桑無蠶,沒有蠶絲業而未被記載而已。
1908年在和田城北100多公里的麻扎塔格山一座唐代寺院中發現了一個紙做的賬本,上面記載著在當地買紙的情況,說明在唐代和田一帶有了造紙業。公元十一世紀以後,維吾爾族成為和田的主體民族,承襲了古代的造紙技藝。
主要工藝
桑皮紙規格分“大漢、中漢、小漢”三種,全為手工工藝生產。桑樹是落葉喬木,它的莖皮纖維韌長且有牢度,一度說來,山桑、條桑、白桑都可以用作造紙的原料。這種紙紙質柔韌而薄,纖維交錯均勻,色澤潔白,紋理美觀,墨韻層次鮮明。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又稱為棉紙。桑皮紙質地纖維細密,紋理清晰,綿韌而堅,百折不損,光而不骨,吸水性強,不腐蟲不腐蝕,桑皮紙含100%纖維,沒有任何其它原料,縱向拉力5000下,橫向拉力3000下,重量達46克左右桑皮紙手工製作工藝是傳統手工紙的典型代表。
桑皮紙
桑皮紙的製作工藝總共有72道工序之多,早在漢代,迄今1800多年前,匠人們在簡陋的作坊里辛勤地勞碌著。匠人們造紙時,先將桑樹枝放在水中浸泡,然後剝去表面的深色表皮,取出裡層白色的樹皮,將其放入加滿水的大鐵鍋中煮,邊煮邊攪,一直到樹皮煮熟軟爛,在場地里曬乾,這只是第一步。在豐水季節,人們將這些曬乾了的樹皮取出,用清水進行長時間的浸泡,撈出后再用沸水進行24小時的蒸煮。煮爛后的桑樹皮被放置於打漿池內,完全用人工將樹皮打細、打碎至絮狀。絮狀的桑樹皮隨後被放於撈紙池內,匠人向內添加一種神秘的藥水。用簾架將已分解均勻的紙漿撈起,紙漿充分地吸收在模具上,一張桑皮紙已初步成形。此時再送往烤房內用火焙乾,成品桑皮紙就這樣造出來了。整個造紙工藝流程一般20多天,全手工操作,紙張的均勻、厚度、添加藥水的分量等要領基本上就靠經驗、眼力、熟練度等掌握。從數十張桑樹皮到一張桑皮紙,至少要經過一個星期的時間,薄薄的一張桑皮紙得來不易。古皖桑皮紙製作技藝是古人集體的研究成果。
傳統製作工藝
先把桑樹皮放在水中泡三四天直到發軟,再按100斤桑樹皮30斤石灰的比例放入石灰,在木桶中放一夜;然後倒在一個大鐵鍋里,用泥封得嚴嚴實實的,燒一天一夜。這樣,桑樹皮就皮肉分開了。再用疏口布、筍殼、稻草三層包住,用力踩踏,將樹皮的渣滓踩出后呈纖維狀,撈出桑樹皮纖維,放到溪水中沖洗乾淨,把纖維拉起備用。再在溪中築起一口塘,將纖維放在塘裡面漂洗幾天幾夜,弄成一個個團,絞乾水,用木榔頭搗爛;再用鎬刀鎬碎,放入袋中用竹桿搗,再放入水缸中洗;然後用稻草灰水漂白,用木棍反覆搗清后漂上一天一夜。將所有雜質都清洗乾淨;當夜把材料瀝出來,放到溪水中讓流動的溪水漂清,最後均勻地鋪到帘子上。這樣做出來的皮紙橫絲直絲縱橫交錯,細密得當,就像撕開的蠶繭,非常適合柿漆的浸潤。
分類和用途
手工製作出來的桑皮紙又分為"生紙"和"熟紙"。"生紙"即未加工的黃紙,"熟紙"則是加工后變得潔白的紙張。
桑皮紙曾廣泛地用於民間。因為有旺盛的市場需求,製作桑皮紙曾成為一些人謀生的技藝,出現過大量製作桑皮紙的專業戶。這門技藝也是世代相傳、子承父業。
桑皮紙非常古老,如今在地球上倖存的也屈指可數。它曾經一度是造紙行業的主角,因為它結實而有韌性,被古人用於書畫、印錢、制扇、書籍等等。與桑皮紙相關的器具製品有:大鍋,木棰,攪棍,紗框。新疆大漠土藝館現收藏有桑皮紙產品200件及全套制桑皮紙工具。
有著千年歷史的桑皮紙被稱為人類紙業的"活化石"。千百年來,它記錄著我國傳統造紙工藝,是人們了解紙文化歷史的一個窗口。
桑皮紙在明清時期還非常盛行,直至20世紀40年代,很多書畫大家用紙用的都是桑皮紙。但隨著時代變遷,社會進步,科技發展,桑皮紙曾經的輝煌已經暗淡,它已經失去了實用價值。早在1950年,維吾爾族桑皮紙便開始退出了印刷和書畫用紙的行列,從那時起就沒有高檔桑皮紙了。20世紀50年代以後,桑皮紙已經完全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因為沒有市場需求,製作桑皮紙的匠人都已轉業,他們的子孫也沒有繼承這門技藝的願望。
桑皮紙有幸成為故宮大修特選材料后,這一民間絕活受到世人關注,為純手工製作桑皮紙傳統技藝的搶救和振興帶來新機遇。桑皮紙在傳統書畫創作以及古畫修復方面是其它機器產品所不能替代的,它的科學價值、人文價值、歷史研究價值尤其重要。然而,現實卻不容樂觀。隨著現代工業的不斷發展,從業人數和生產規模很小的紙坊,難以抗衡市場激烈的競爭;知曉桑皮紙手工技藝的人很少,熟練並精通的更是鳳毛麟角。這種傳承千年的絕活瀕臨滅絕。保護桑皮紙古老技藝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喚醒桑皮紙手工製作技藝的記憶,得益於故宮大修。自2002年起,故宮對內部裝飾進行修復,其倦勤齋內通景畫的修繕,必須完全按照傳統工藝流程進行。倦勤齋通景畫是全國範圍內留存規模最大的內裝飾通景畫,一共70餘張約170平方米。那層貼裱在畫面背後的是乾隆“高麗紙”,找到與之材質相同的紙是這次修復的關鍵。為了尋找這種材質的紙,兩年來,故宮專家跑遍了國內外的許多紙張產區都沒有找到。為了尋找桑皮紙,北京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曹靜樓等專家,花了很長時間在國內以及韓國苦苦尋覓,均未有結果。因安徽的手工造紙工藝在歷史上很著名,其間曹靜樓曾五次來安徽尋找,均失望而歸。2005年9月,曹靜樓第六次來安徽尋訪桑皮紙,安徽大別山區的王柏林揭了“皇貼”。
桑皮紙
岳西農民王柏林是岳西一位地道的農民。正是他在桑皮紙槽間“頑固”地堅守,才留住了桑皮紙手工製作的千年工藝,得知故宮專家世界範圍尋求特選古紙材料后,重新操起了單傳七代的手工造紙絕活,造出樣品送往北京候選。國家紙張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他的桑皮紙進行檢驗,結果均達到了標準值。其耐折度更是高達9000多次,是人民幣用紙的3倍。專家們最後達成一致意見,王柏林手工造出的100%純桑皮紙堪與乾隆年間的高麗紙相媲美。因此,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決定選用王柏林生產的桑皮紙,請他專供故宮博物院用紙。傳統工藝製作的桑皮紙被故宮選用后名聲大噪,日本、韓國及世界範圍書畫愛好者聞訊后趕到中國,一睹桑皮紙的真彩,紛紛感嘆讚譽幾近失傳的桑皮紙造紙文化在王柏林的身上得以傳承保存。
桑皮紙有幸成為故宮大修特選材料后,這一民間絕活受到世人關注,桑皮紙生產工藝流程中使用的特定材料、採用的獨特方式、添加劑的量等都蘊含著科學原理,其生產工藝也折射出祖先們生產生活的一種狀態和發展進程。桑皮紙在傳統書畫創作、修復方面是其它機器產品所不能替代的,它的科學價值、人文價值、歷史研究價值尤其重要。保護桑皮紙古老技藝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2006年5月20日,該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安徽王柏林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中國書畫歷史悠久,桑皮紙背負傳奇,這兩個文化瑰寶交匯、相融於一體。在承載了我國傳統造紙技藝和中國書畫傳統藝術的濃厚歷史文化底蘊,而且通過將桑皮紙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特質與現代文化元素有機融合,在傳統書畫用紙上呈現出時代藝術的光芒。
與漢皮紙(桑皮紙)中得益的韓國,也有這樣的純手工造紙作坊,生產出的韓國純手工紙———“韓紙”、“高麗紙”在全球高檔書畫禮品紙中,單張價格能達到1000多元人民幣。推廣使用桑皮紙書畫創作和書籍裝飾應用等方面的文化創意,使這項千年技藝在傳承中創新。
桑皮紙製作技藝是以植物桑樹樹皮為原料,經過30多道加工工序生產的傳統手工產品桑皮紙的製造技術。該技術始於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手工技藝的典型代表。桑皮紙製造技藝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北的山東、山西、新疆等地。桑皮紙製作技藝以臨朐桑皮紙最具有代表性,傳統的民間工藝,優良的桑皮紙品質,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桑皮紙
桑皮紙的製作技藝追溯到東漢時期,師承左伯紙的臨朐桑皮紙。山東臨朐桑蠶業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臨朐屬齊)已成為桑蠶生產發達的地區之一。漢代“皎潔如霜雪”的“齊紈”經絲綢之路銷往西域各地。“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詩句),反映了臨朐一帶桑蠶生產的盛況。而當時“齊魯桑麻千畝”,造紙原料豐富,左伯在家鄉濰萊一帶造紙,因此山東臨朐桑皮紙也成為有歷史記載最早的古紙品種。
曲阜市地處山東省中南部,位於魯中山區和魯西南平原接合處,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屬於闊葉落葉林帶,有著植桑養蠶的傳統,為桑皮紙的製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曲阜市紙坊村位於洙泗河畔,桑皮紙製作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紙坊村的桑皮紙製作技藝始於北宋年間。明初,掌握桑皮紙製作技藝的鄭氏、喬氏兩家從山西來到該村定居,發展了桑皮紙的製作,紙坊村由此而得名。《闕里志》記載:紙坊在城北十里,居人造紙為業。紙坊村的造紙業始於宋,興於明清。1956年組建了曲阜縣第一個造紙廠,實行規模生產。該村發展桑皮紙製作專業作坊300餘家,鄭氏、喬氏兩家規模最大。
桑皮紙是傳統手工紙的傑出代表,保留了中國傳統造紙技術的精髓,它除了具有紙張的一般功能外,還具有特殊的實用功能,是我國勞動人民在社會生產實踐中的智慧結晶,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長期以來,桑皮紙一直是紙坊村及周邊地區的支柱產業,在當地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千年桑皮紙生產性保護中新生
桑皮紙因產自漢末,故古時又稱“漢皮紙”。桑樹皮纖維韌長,且非常結實,桑樹皮製作的紙柔韌且薄,纖維交錯均勻,紋理美觀。又因其輕薄軟綿,拉力強,不褪色,吸水性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又稱“棉紙”。
故宮大修工程特選桑皮紙作傳統古畫修復材料之後,這一民間絕藝重為世人關注。生產桑皮紙的特定材料、獨特工藝中蘊含著的科學原理、文化傳統,凸顯了它不能為工業造紙所替代的人文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2006年,桑皮紙製作技藝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為桑皮紙製作技藝的搶救、傳承和振興帶來了歷史新機遇。
2010年6月19日,烏魯木齊市美術館舉辦了主題為“桑穰問影”的展覽,160幅攝影作品所用的紙張全是桑皮紙,帶給人們巨大的震撼。當年年底,這個展覽受邀到韓國舉辦,再次受到韓國觀眾的追捧。2011年年底,“中國畫·桑皮紙”國畫展在新疆圖書館展出,100多位國畫家第一次在桑皮紙上作出中國畫,反響熱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創造性地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性工程——生產性保護桑皮紙,讓這一古老技藝與現代藝術創造結合,再創輝煌。
中國畫歷史悠久,桑皮紙充滿傳奇,這兩個文化瑰寶於新世紀的新疆相融於一體。在新疆文化廳的倡導下,新疆各民族畫家欣然命筆,作畫於新疆桑皮紙上。由新疆走出去的內地畫家也應邀在桑皮紙上一揮丹青,共同成就了100多幅桑皮紙國畫佳作。這一創新實踐,不僅承載了我國傳統造紙技藝和中國畫傳統藝術的濃厚歷史文化底蘊,而且通過將桑皮紙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特質與現代文化元素有機融合,在古老的桑皮紙上呈現出時代藝術的光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參觀“藍靛金箔·中國畫桑皮紙繪畫作品展”后說,在桑皮紙上作畫,將新疆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時代發展有機結合,使千年薪火相傳的古老技藝重放光彩,這充分體現了新疆開放、創新、交流、融合的現代文化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