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偷停

心臟偷停

患有心臟病的人,經常有心臟"停跳感",並有驚慌、憋悶、乏力等癥狀,尤其是年輕、精神緊張的神經官能症患者,癥狀的反應更為嚴重:焦慮不安,出虛汗,有的好像心臟向下墜或翻出來一樣,醫學上稱為心臟的"過早搏動",又叫"早搏"或"早期收縮"。它分為室性、房性、和結性,以室性早搏最為常見。

簡介


過早搏動的出現,可使心臟排血量減少,有人統計,房性與室性早搏可使腦血量減少8~12%,因此,出現過早搏動者有臨床癥狀是不奇怪的。
出現過早搏動的原因:心臟病引起的居多。如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等。藥物作用而出現的早搏,如:洋地黃類藥物、奎尼丁、麻黃素等。"功能性早搏"患者平素是完全健康的,在體檢方面沒有其它任何異常的發現。這類患者往往在休息后,尤其在晚飯後、就寢前的消閑時間裡發生。過度的飲酒、喝濃茶、吸煙、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都能出現早搏。

治療措施


對那些生理改變與心臟病無關的患者,過早搏動發生后,不要過度緊張,要積極地採取一些措施。有時只要精神鎮定下來,早搏就可以減少或消失。對心臟病的患者,就要及時確診治療,及時消除病因,控制住早搏。因為有較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出現早搏的突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6倍,故不可忽視。另外,無心臟病的患者應避免過度喝酒、吸煙、喝濃茶等,要保證休息,做到勞逸結合。